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所在位置:地名记忆
新密古城1400年的岁月印记

 

    斑驳的光影里,新密县衙透出威严;起伏的檐瓦下,似乎仍能听到惊堂木的清脆。
    沿一条光滑的青石板路,向新密古城走来,远远就望到了这个建筑群,以它为中心,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城隍庙、文庙、法海寺、桧阳书院、关帝庙……
    翻阅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密县志·城郭图》,图上清晰标注的县衙、城隍庙、卓君庙……都能在今天的古城中找到苍老的身影;魏氏家祠、进士第……数不清的民间建筑,隐身于僻静小巷,一切还是从前的样子。
    古城老街,花开花落。那一份繁华记忆,如同画卷,铺陈开来。
 
现存最久的官署衙门
    新密古城,北有青屏山屏障,南有洧水环绕,是平地与丘陵、山与水结合的一处佳境。
    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密县志》记载,公元前205年,始置密县(今新密市)。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洧水暴涨,县城西迁到古法桥堡城(今新密古城)。
《新密胜迹》一书说,古城历经1400年风雨,数代修复,至清末,城墙周长3.5公里,高8.3米,宽6.7米,成为中原地区一座有名的古城垣。民国“重修县城碑记”说:“此城虽蕞尔弹丸,但襟嵩、带洧,万山耸翠,亦桧阳之大观也。”
    隋代迁址,首建县衙,又以它为圆心,向四周展开,确定出城郭的总面积。 
    秋色中,坐北朝南的县衙,在蓝天下显得高阔宏大。
大门前,两个石门墩高大威武,雕刻依稀可见。古城管委会旅游开发部主任马洪涛介绍,一对石墩,每个高0.7米、宽0.85米、厚0.4米,重约800公斤,为建衙时所立,从隋代留存至今,十分珍贵。

    大门之内,仪门前甬道两侧,各有一莲池,荷叶田田,随风律动,为威严之地平添了几分景致。这莲池,是清康熙年间续修县衙时,特意开辟的。古建筑专家说:密县县衙是中原地区唯一建有莲池的县衙,寓意“出淤泥而不染”,提醒官员廉洁自律。
    县衙大堂前的卷棚,是五品官衙在建筑形式上的反映。大堂和卷棚连接之处,没有封闭,下雨时,自然形成一道水帘,被称为:“两檐滚珍珠,水帘挂前堂”,象征衙门是清廉之地。
    建筑群落布局严谨,自南向北沿中轴线排列,形成九层的五进院落,亭、台、楼、阁、榭、坊、桥、池一应俱全,青砖灰瓦,气势雄伟。马洪涛说,新密县衙是国内现存最久的官署衙门,有“华夏第一衙”之称。元代毁于战火,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原址上复建,清代顺治、康熙年间续修,至今保持着明、清的建筑风格。
    县志记载,从汉代第一任知县,到民国末年的最后一代知事,有史可查的200多位县令,在气象森严的衙署中,留下过深浅不一的印迹。
《后汉书》《后汉纪》和《资治通鉴》,都记录了西汉密县县令卓茂的故事。 
    卓茂任县令后,视民如子,用善行教导大家。几年后,教化生效,密县地域民风淳厚,路不拾遗。汉平帝时,中原大地蝗虫肆虐,卓茂组织官员民众用各种方法大力灭蝗,把蝗灾降到了最低。那时河南省内20多个县受灾严重,密县的庄稼受灾最轻,人们争相传说蝗虫“独不入密境”。后来卓茂赴任京部丞,密县百姓聚在道路两旁,依依不舍,挥泪送别。
    汉光武帝刘秀登基甫定,即屈身探慰70多岁的卓茂,封褒德侯,下诏表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 
    卓茂去世,皇帝赐他棺椁和墓地,刘秀身穿素服为他送葬。密县百姓感念其德,修建了卓茂祠和卓茂衣冠冢。  
    汉以后的密县官员都以卓茂为楷模,历代县令到密县任职,必先到卓茂祠敬拜。明代大儒顾炎武到此瞻仰后题诗:“拱木环遗祠,空山走部民。循良思旧德,执节表淳臣。几杖中兴礼,丹青御座亲。至今传俎豆,长接大隗春。”   
    县衙大门东侧,有一座受过皇封的螭首纪念碑,由清康熙年间知县衷鲲化重修衙署时所立,碑额上刻“密侯衷公重修县治碑记”,碑文记载了卓茂被皇帝封侯一事,也确定了在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密县县衙是密州州治衙署。
 

县衙监狱一角
    大堂以南,设有监狱。该狱建于隋代,后屡次重修。监狱围墙的厚度是衙门建筑之最,达到0.9米,墙高近5米,墙头布满荆棘,铜墙铁壁,戒备森严。  
    监狱形制齐备,24间牢房分为男监、女监和地牢三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增建了岗亭等建筑,仍然作为监狱使用,直至2003年,使用时间长约1390年,成为我国使用年限最长的监狱。
法海寺与城隍庙
    在河南博物院的二楼展厅,有两个小巧精致的三彩器物:一个是三彩舍利塔,高98.5厘米,底边长30.5厘米;一个是三彩舍利匣,高47.3厘米、底边长33.2厘米。两件物品的表面为褐、黄、绿等釉色,色彩鲜艳,造型秀丽,结构严密,光彩夺目。  
    工作人员介绍,这两件文物都出自新密法海寺。当年,同时出土还有一个稍小的三彩塔,目前在国家历史博物馆。
    出县衙向西约40米,就是法海寺所在。县志中说,它建于北宋咸宁四年(公元1001年),明、清两代续修了四次。其取名“法海”,意为佛教的经藏如同大海一样广阔。
    法海寺声名远播,缘于寺院内的一座玉石塔。按照记载,塔为石结构四方形,外檐九级,颇似楼阁,高13.08米,除了塔门、栏杆与塔顶等处使用汉白玉装饰外,全塔皆以青石雕砌而成。石塔自下而上由地宫、基台、基座、塔身、塔刹等部分组成,十分壮观。  
    石塔四壁,自下而上镌刻着一部《妙法莲花经》,字体隽秀工整,约六七万字,因此它又被称为法海寺莲华经石塔。  
    塔成胜景,万人争睹。宋人张哲留下一篇《法海寺石塔记》。北宋文学家秦观住在法海寺期间,抄写了一部七万字的《妙法莲花经》作为功德,离别时,又写下一首《赠法海寺平阇黎》。 
    1936年,建筑学家刘敦桢写下《密县法海寺塔》,梁思成先生也曾于民国时期来密县考察,写有《密县法海寺石塔调查记》,两个著名的建筑学家都对这一宋代建筑称赞不已。
    1963年,石塔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法海寺出土三彩琉璃方塔
    石塔被夷为平地,人们又开始向下挖。没想到,一个宝库赫然出现。 
    塔基距离地面5米左右,深藏着地宫,它分为上、下两层,用6块石板砌成一个方形石函,石板向内一面,雕刻着四幅佛教故事,雕线纤细,形象生动。  
    石函内的物件,让人大吃一惊:大小不等的三彩琉璃方塔2座,三彩琉璃舍利匣1件,瓷舍利盒2个,银舍利盒2个,铜佛像3尊,其他各种琉璃器物50多件,都是北宋早期的文物珍品。  
古城管委会主任刘金法说,出土的方形琉璃塔,对研究北宋早期砖、石建筑结构,具有重要的标本作用。  
    与法海寺一墙之隔的城隍庙,也遭遇过一次浩劫。 
    城隍庙坐北朝南,创建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因为受过皇封,庙门建成了5孔的午朝门形制,比其他1孔或3孔的城隍庙更显得庄重。 
    庙内现存明清建筑93间,戏楼集钟楼、鼓楼、乐楼于一体,八角楼形状,采用了悬空梁结构,午门及西边廊房也多采用悬空梁结构,这在全国的古建筑中也很罕见。 
    80多岁的王衍村老人回忆说,庙前曾有一面彩色琉璃影壁,由红、黄、紫、绿几种色彩的琉璃砖砌成,上有二龙戏珠,配有花朵,色彩艳丽,栩栩如生。不幸的是,1966年,城隍庙内的琉璃影壁墙和铁狮、石坊,毁于一旦。  
    今天的城隍庙,浓荫匝地,花草葱茏。古城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每逢农历十五日,这里都会热闹非凡,香客摩肩接踵,香烟袅袅不绝。
古建与民居
    细雨后的老街,行人寥寥,抬眼望去,青苔染上陈年的青瓦,仿佛有无限心事。 
    行走在东西大街上,偶尔会看到屋顶花脊,檐垂莲柱,门楼考究,匾额古朴;宽街窄巷旁的荒草丛中,随手还能捡拾到一块残砖断瓦,一截基座构件,其花纹繁复精美,传递着岁月的信息。
    杨家拐、孙家胡同、阁门路……仅仅看这些街巷的名字,就有无数猜测,一个转身,就站在了“旧时王谢”的门前。   
    东街路南,三个明清院落组成了一个郭家大园。东阁门口路南,曾是元末辅国大将军郭汾的宅院,如今只存有三分之一。院内凿有水井、植树栽花,一入庭院,满目清爽。郭汾的后人中,进入仕途的有镖骑将军1人,知府1人,知县3人,是古城的名门望族。  
    明万历年间举人郭逵的居所和清代郭家大园,都是四进宅院,两层楼房。穿过照壁、门楼、绕过仅一人通行的窄房山,即看到豁然敞亮的院落。房屋多为单檐硬山建筑,门楼前有砖雕,门墩上有石刻,门窗装饰花格,前廊配有花饰,细微之处显示着大户人家的富庶。
    规模不一的四合院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隐于幽静深巷,大则占地几亩,小则不过数丈,有的残破不堪,有的生机盎然,或独家独户,或数户、十几户合居,清代建筑有数千间之多,古意悠远。 
    河南省古建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张家泰颇有感触:“新密老城古建筑保存之完好程度,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县城中,都是十分罕见的。”   
    新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绍光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县政府各个机关陆续搬迁新城后,古城的公有建筑易作民用,老城、新城相距不远,因为煤矿沉陷区和铁路阻隔的原因,才使得古城1400年的城址延续至今,传统街道布局和旧城肌理,都得到了保存。

城隍庙戏楼
    千百年来,战争、灾难在饱经风霜的古城身上,留下了一道道印痕,它一次次倾颓,又一次次挺立。 
    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和传统民居如何保护,二十多年来一直牵动人心。新密市正积极筹划,将对古建筑进行科学修复,力图全方位展示出一个古色古香、韵味浓厚的历史文化名城。  
    夕阳落山,古城沉静,桂花清香,沁人心田。一阵风过,零零星星的花瓣轻轻飘落在了脚边。
 
 
转自微信公众号“遇见郑州”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