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郑州街巷经过历史传承,有着丰富的地名文化。通过集体记忆、文化符号的角度去理解和应用,对城市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具有重要价值。街巷文化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从社群研究的角度,以社会学相关理论入手能很好地解决新社群建立、社群文化传承等问题。
关键词:集体记忆;文化符号;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街巷是社群聚居区,而集体记忆、文化符号是研究社群关系的重要的支点,因而在街巷文化研究中具有极大价值。在社群研究中,如何更好建设、融合新社群关系,有语言学家认为可以通过方言解决,认为快速融入的方法是使用当地方言。也有其他领域学者给出的不同的解释和解决的方法,比如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等方面。这里,笔者提到的是集体记忆理论(collective memory)和文化符号(cultural symbol)。
一、老郑州街巷中的文化符号和集体记忆
文化符号、集体记忆蕴涵着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内在本质。在街巷文化中,地名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符号,以地标、建筑、民间传说、风俗等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并传承至今,成为地区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对外宣传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的发展,郑州市内地名变化较大,但地名文化符号却依然有着强劲的生命力,突出了其作为文化符号的作用。笔者选取老郑州有代表性的地名为例,分三类阐释如下:
(一)关于建置、树木等的地名文化
1.熊儿桥
《郑州志》:“熊儿桥在南城埠民门外”“州南城外有桥曰熊儿,其来久矣”。民间流传,此桥为明末石柱刘村(今新圃东街)熊儿所修。熊家弟兄熊大和熊二,家贫无以为生,熊二到城内南门东拐张监生古敦府中当家人,改名熊儿。熊儿年老后,将积攒的银钱捐修一座砖桥,百姓感其德,遂名“熊儿桥”,桥下的河随之叫“熊儿河”。
2.北城门外摇钱树(紫荆山)
《郑县志》:“紫荆山乃北城门外崇圣寺后旧城故址”。紫荆山系商代旧城址的一部分,现城墙埋入地下,1958年建立紫荆山公园。民间流传,北门外的大沙岗上有许多紫荆树,远看像小山一样,所以被称为紫荆山。沙岗上却有一颗榆树,每年结出的榆钱,一串串像铜钱一样,吃到嘴里黏糊糊、甜丝丝,榆钱成熟落地变成铜钱,解救穷苦人。春节时,家家户户要烧香,来到紫荆山沙岗装香炉,这里的沙土粒大,并有红、黄、蓝、绿各种颜色,闪烁发光,不断有人从沙堆里见到铜钱。
(二)关于人物、传说的地名文化
1.船城的传说(管城)
传说很久之前,县官在坐堂。忽然间天摇地晃,他急到海滩寺求助,法僧说:管城本是一个船城,头在西尾在东。因漂泊到嵩山脚下碰到岩石走不动了,所以一直摇晃。必须用铁锚镇住,方能平安无事。县官立即命令铁匠铸造一个千金铁锚放在大堂上,大堂果然不再摇晃。至今在民间流传的歌谣中仍可听到:“管城像只船,塔儿是桅杆,铁锚放大堂,县城不摇晃”。
2.代书胡同
老郑州裴昌庙街与营门街的连口,旧时是监狱,又因这条街有司衙,当地群众称这条街为老司衙门。法院西街(裴昌庙街东)的南面,管城街路西有一条小胡同叫“代书胡同”,但其原名叫“黄殿坑东沿”,那改为代书胡同的原因是什么?这就跟代书胡同的传说有关了。民间传说中,黄殿坑四周住的都是穷苦人,有点是从黄河以北逃来的难民,有点是小商小贩,也有拾破烂、要饭的。在黄殿坑东住着一家姓巴的私塾先生,谁家有红白喜事,写讣告、祭文、传启庚帖,都请他代写。后来地方法院建立,打官司的人多了,大家都找巴老先生代写,人多之后,写状纸便形成了一种职业。附近代人书写状纸的人日渐多,在门前挂着“代书处”的牌子,黄殿坑东侧便渐渐变成了“代书胡同”。
(三)关于风水、风俗的地名文化
1.“三山不显,五门不照”
老郑州城流传着这样的风水观念。“三山”是指北门外的紫荆山、泰山庙和城隍庙的屋山。“三山”不算高,所以称为“三山不显”。“五门”在《郑县志》记载:“•••城门有五:东为寅宾、西是西城、南曰阜民、北者拱辰、东南为迎恩”。五门中只有东西两门相对,其余均不照。南门偏西、北门居中,所以“五门不照”。
2.桑林祈雨
商汤时期郑地连年大旱,到第七个年头,井干河枯,树木庄稼都旱死,民众受到饥荒威胁。汤王非常着急,亲率群臣到汜水的桑林祷雨。汤王手捧三足鼎,把自己作为祭品,跪在地上向上天忏悔自己的过错,以六件事责备自己,求告上天降雨,搭救万民,并剪下自己的头发指甲焚烧,以示对自己的惩罚。汤王的诚心感动了上天,顿时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而下。百姓们高兴地在雨中又唱又跳,汤王命伊尹把百姓的歌舞记录整理,取名“桑林舞”。
二、地名文化符号背后的集体记忆
个体和群体、社会以及时代精神氛围,能提供给一个人重建记忆的方法,并鼓励进行特种形式的回忆。哈布瓦赫指出:存在着一个所谓的“集体记忆”和“记忆的社会框架”。个体记忆置身于这个框架(集体记忆),特定的记忆能否被回忆起和以什么方式被回忆起、被讲述出来,都取决于这个框架。很明显,老郑州街巷中的地名文化符号就是一个“框架”。
关于老郑州街巷文化,近年来逐步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并引发了一系列讨论。如“郑州祭城路更名”、“郑州地铁站名之争”等。老街老巷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中,其地名文化也在改变,但地名承载了集体记忆和文化符号早已成为不可替代的地方文化,发掘地名文化,在老街老巷中觅踪忆旧,更能凸显出城市发展中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
三、结语
作为文化符号的老郑州地名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塑造社群文化要重视文化符号,思考地名文化如何与新社群进行融合,传承传统、创造新价值。因此,发掘这些文化符号和文化符号背后的集体记忆,能让市民更加了解和热爱城市,对新社群建设影响重大。
来源:《大众文艺》2017年07月
作者:郭西梁
选稿:耿曈
编辑:华丽
校对:黄海红
责任编辑:黄馨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