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所在位置:地名记忆

太行古村忧思录

原创 地名古今谈今古 地名古今

 

住建部发文:城市更新改造中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华语群星 - 新闻进行时

太行古村忧思录

                             

文、图 | 王保利

 

太行山村的古石屋记载着清朝时期的古建筑;

        

居住贾家大院的老媪告知这房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映入眼帘的那些残垣断壁的古村落述说着久远的往事;

        

一次次见证空心村都呈现出锥心刺骨的模样......

        

霜降前夕,随焦作市修武县政协文史办主任王保成老师奔走南太行,寻访古村落,走着看着拍着想着,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亦欣喜亦无奈,几多唏嘘几多忧患。

                                   

一一题记

 

 

         

我是受邀第一次来到太行山中修武最北的一斗水村的,这个古村落实际上十几年前已闻名遐迩了。站在村落的房前屋后暝思:这里的名气在哪儿?给人的感觉,不是指示牌上的古关帝庙、黄龙潭,也不是老把窑、双龙峡,甚至不是已封盖的斗水泉,而是古朴的石头房,水墨画样的村庄。

         

一斗水,说是因泉水起的村名,可现在基本上找不到活水的痕迹,倒是石头砌建的古村落吸引人的眼球,实则让人在基本完好的山村追忆、怀古。

        

你看石桥东边这座源于清朝的古石屋,原是山西泽州府国子监生陈景义开设的一个铁货店,因在古道必经之处,生意兴隆,几代人在此经营约一百五十多年。宣统年间,举家迁往外地,故将这些房屋捐献出来。再仰视位于西沟经历了百余年风雨沧桑的李家大院,始建于1845年,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占地面积484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拥有上下两层共34间。房屋全部用石头精雕细琢而成,其门窗、橡檐、阶石、栏杆等,无不造型精巧,匠心独具,是目前全县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的古民居。

         

怀着访古探幽的心情,伫立于镇村大宅一一贾家大院门前,黑色的门楼木雕,镂空镶有动物、山水、花卉的浮雕,剥落了久远的漆痕,坦露原来木质的本色,想来原先也是油红油亮的。一副褪色的对联"年年顺景财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真实地凸显了人们最挚诚的期盼。轻轻步入严丝合缝的四合院大院,古朴的气息依然从饱经岁月洗礼的墙石、窗棂、石阶上散发出来,渲染得使你不敢造次,只有虔诚地默默巡视。尽管老屋年岁已高,却不失烟火气,墙上悬挂着红辣椒、黄玉米,正房石台上摆放着大小不一的11个花盆,有的只能称作为土罐,栽种土生土长的花草绿意盎然,两盆海棠花开粉艳艳。一位60多岁的大哥刚洗过衣服,抖抖水珠,搭在绳子上晾晒着"花红柳绿"。旅游业给村民带来商机和收入,这位40岁模样的妇女正站在南屋门前的商品摊位前叫卖商品。墙上"特产百货"格外招眼,经营范围所列品种不少,我数了一下,竟有31种之多,大多冠以"山、土、野、老"字的招牌,兴许这样会好卖些。

         

一斗水自2013年8月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没有停留在古老上依老卖老,滞步不前,"山水怡居""山里美"等客栈都在与时俱进,古朴中不失鲜活,传统里萌生现代。无论是在夜晚庭院中围炉夜话,还是在清晨袅袅炊烟中悠然漫步,我分明找到了这50多户人家山村驰名的答案。这些,无不见证着一斗水悠久的历史,也是支撑中国传统古村落名牌的基石。

                            

        

有历史学家曾言:河南地下文物多,山西地上文物多。由于焦作毗邻山西晋城,因太行山相连,有时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小时候上山割荆编片,不知不觉间已踏入山西地界。因工作的关系,到晋城矿务局也属家常便饭。周末休闲,晋城所辖景区几乎已经玩遍了,前年消夏还在陵川双底村住了一星期。这次,不是去景点游玩,而是沿着太行古道,奔着寻访古村落的设想,从修武一斗水出发,攀箭眼山,过上云台,逾夺火,访鱼池,越华金掌,寻军寨,探望洛,到金岭坡归来。一路翻山越岭,一路阅读古村落,满心满眼都留下深刻的印迹。

       

 行至陵川打造的"上云台"景区极目远眺,山下的云台山历历在目,那弯曲的山路,恰似一条蜿蜒的银丝带在山间绵亘,飘向远方,载着人们的遐想和希望。

 

         

在一个山涧探访过卫河源头,顺着35度的斜坡,来到一个山村,村口一堵白花花的墙面上,书写着"鱼池人民欢迎你"几个隶书大字,噢,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红色乡村了。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白墙后面便是风刮雨淋后,裸露的凹凸不平的泥土山墙,形似衣衫褴褛的乞讨者在哭诉。

 

 

鱼池村头的一棵大槐树葱茏劲秀,昂首云天,给这个山村平添一层神秘深幽的色彩。村里一间土房的北墙上,白底红字书写着游击战的十六字诀,以及太行山剧团1943年底至1944年底,随八分区部队到陵川开辟根据地,赵子岳等人创作出《沙柳泉》五幕活剧等内容,彰显这里曾经是革命老区。据史料记载:1944年,太行区党委指示太行山剧团,创作一个以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搞摩擦祸国殃民为主题的剧本。副团长赵子岳等人深入调查走访,搜集创作素材,由黄一涛执笔,写出了以沙流泉村村名谐音命名的《沙柳泉》。1945年春,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和文代会同时隆重开幕,太行剧团即以五幕话剧《沙柳泉》在两会期间正式演出,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荣获"鲁迅文艺奖金"。

        

我与保成主任来到一农家,推开柴门进入小院。墙上悬挂的两大辫玉米,向我们展示着丰收的喜悦。院西支着一架木板,晾晒着密密麻麻黑色比谷子大的油粒子。从中年男子听不甚清楚的晋中方言得知,他家种了两亩多油粒子,能榨几百斤油,收入三四千块钱,基本上能解决温饱问题。只要肯付出,山村能过上好日子。

        

正午时分,冬日暖阳使得山村分外明媚,可村里鲜有人迹,只有那位72岁花白头发的老太太,佝偻着身躯在闲逛。经与她攀谈,了解到青年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没有多少人。让人感到这里又仿如太阳落山后的傍晚,没有了光、缺失了热,只有冷清寂寥。要不了三五年,这儿是否也难逃空心村的噩运?想着,让人不寒而栗。

         

当得知村里有红色遗址时,我们遂摸到一幢涂抹红墙的房子前,墙上乱七八糟的电线似蜘蛛网盘结着,两扇红漆木门铁将军把门,两盏褪色的红灯笼默然沉寂着。透过门缝往里瞧,二进院的迎面墙左边钉了一块铁皮牌匾,把拍的照片放大可看出上书"夺火乡渔池村,太行八地委八专署曾驻地,革命老区重点村,落款是陵川县老区建设促进会"。院里堆放着9袋水泥,从屋瓦上到地面上杂草丛生,可见这里多时没人来了。保成主任久久张望着,我想此时他有诸多的遗憾和感慨吧。

        

我们一行几人怀着对古村的追思,在各个院落穿行着寻求历史的踪影。面对那一座座空房,直面那一间间老屋,心里只会生发拥堵的块垒。那倾斜的、裂缝的房屋像大海中飘浮的船只,经不起风吹浪打,随时有倾翻的可能。

        

在人们眼里,也不纯粹是荆榛满目,也能感受到些许温暖和希望。尽管墙壁斑驳,可小菊花在墙根昂扬地怒放,大多人会不失时机拍下来珍藏。一位穿红皮衣的妇女在场院用钉耙子扒搂晾晒着谷子,也给这山村增添一抹亮色和生机。

                           

 

 三

     

一路寻访,一路颠簸,一路风尘行至望洛村辖地,这个山村涵盖8个自然村,不足百户人家,此时一片晚秋的景象。寻访之前,王永生老师特地叮嘱我们要到有特色的背向戏楼看看。寻到村里这座戏楼,心里咯噔一下,完全颠覆心中"戏楼″的概念,整个戏台衰朽得像个瘦骨嶙峋的老人,衣不蔽体,椽子裸露,立柱支撑着行将倒塌的房顶,前面的枯草足有齐腰深。凝视着,想象若干年前,这里还是曲声悠扬,人声沸腾。

       

 "戏楼"北边的院落冒起炊烟,我们看到希望发现新大陆似的赶忙来到破弊的院落。经询问做饭的妇女得知,她们回村只是为了收秋,中午临时在这里做些简单的饭菜,不在这里居住已有年头了。闻听后,希望随着炊烟升腾消散在空中,院落里又剩下心酸和无奈。

        

倒是房头小树上攀附的栝楼,俗称棵楼蛋的野生植物拾起我们儿时的记忆。这个一拃多长、拳头状、黄烂烂的野果,默不作声在展示丰收的成果,很是招人待见。倘若有人在这儿生活,它可能长不了这么大就被摘下来玩耍了。留作今日我们采摘,也是有缘的纪念。不管它象征意义和药用价值,带回家中权作寻访记忆吧。

       

 

 四

         

太行古道旁,古村多凄凉。古人诗云"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的景象已不复存在了。

        

夕阳衔山,我想起今年5月份,一位朋友世世代代居住的故乡热土将拆迁,托我修改撰写他们制作视频的文字稿,其中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故乡永远消失了,从此,离别成为乡愁。胸中聚结浓郁的情绪,似甜却苦,乍喜还忧,说不清的乡愁。"风景触乡愁",没了乡村的风景,只有秋风悲,泪横流。

         

有人说残缺的古村落是一种美,说老屋是斟给岁月的一杯酒,酝酿在光阴里多年珍藏的原浆玉液,沉淀的年代越久,味道越绵柔,越厚重,越悠长,是文明演进的足迹,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文字真美呀,可我不敢苟同啊!

        

回溯到2003年,作家冯骥才开始大力推动中国古村落的抢救工程,他说:"我国的很多传统村落,就像一本厚厚的古书,只是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是呵,我国每一天竟有80至100个村落在消失。一项最新调查统计:在进入二十一世纪(2000年)时,我国自然村总数为三百六十三万个,到了2010年,仅仅过去十年,总数锐减为二百七十一万个。十年内减少九十万个自然村。它显示村落消亡之势的迅猛和不可阻挡。

        

著名导演吕克·贝松有过一句话:"童年是人类的父亲。"从这个意义上说,村落就像是"人类的父亲"。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是长城,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就是村落。也如作家班若所言:中国的乡村丢了,丢了的怕不单单是国人记忆里的几间老屋,几条土路,几句乡音,几个乡人,而实在是一种情感依附,一种精神皈依。

      

 

       

 "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就在我拟把这篇文章命名为《太行古村忧思录》时,一则新闻拨开云雾,看到了太行古村的曙光。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近日联合印发《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规划范围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共78个县(市、区),总面积10.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030万人。

  

按照发展目标,到2025年,太行山旅游形象初步树立,多样化旅游产品体系基本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逐步完善,太行山东西部重点旅游交通通道全面畅通,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旅游业在促进乡村振兴、资源型地区转型和生态功能区建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

         

到2035年,太行山将成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展示国家形象、彰显文化自信的标志性山脉和国际知名的山岳型旅游目的地。太行山东西部安全畅达旅游交通网络全面形成,成为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和国家旅游风景道建设样板。旅游产品体系和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健全,旅游业成为太行山区最重要的生态产业、富民产业和幸福产业。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规划已制定,前景很光明。然而,现今古村落的负载很大,压得它喘不过气来,在这样的情形下,如何能做好古村落保护?我私下揣摩,保护规划应先行,因为保护规划能提炼出这个村的特色和价值,才会接地气,这是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应引入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在这方面,日本做得非常好:他们在一个历史村镇、历史街区的发展规划制定时就邀请很多专家和当地百姓参与进来,专家里面有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规划师、建筑师,甚至还有画家......

      

若真如此,太行古村则大有希望。

                            

 

 六

         

本来这篇文章就要在亢奋的希望中结束了,可一则消息又戳疼了心窝。

        

《大太行》主编仝小四老师在"百家岩"微信群发了一条12秒钟的视频:一台挖掘机在对孤立仅存的一间老屋山墙进行无情而野蛮的摧毁。挖一下,震惊;挖两下,颤抖;挖三下,心疼;挖四下,哭泣!见此,我当即表态:这是在挖断我们的记忆,我们的根。

         

追忆寻访着古村落,回想惨不忍睹的小视频,失言无语的同时,心头又笼罩一片乌云,不禁又生出一种伤感和凄然,还有一堆沉重的诘问。迷惘、惶惑、忧伤、沮丧、沉痛,这些带感情色彩的词藻,汇集于我的心痛中,难以形容,无以言表。

         

拯救古村落,就是寻根,就是不忘本!

 

(写就2020年12月20日下午)

 

 

作者简介▼

王保利,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奔流文学院作家研修班学员。1986年开始在《焦作矿工报》发表文章,作品散见国家省市报刊杂志,著有《往事印痕》等书籍。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