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所在位置:地名文化
文/李萍 
 
老地名里的城市记忆
 
引子
 
    人与地之间,有一种内在的情感联结。你出生的地方,你生活过的地方,即使有朝一日离散而去,你也会心中存之,忆之念之。
    当然,这个地方是有名字的,你一想到听到或看到这个名字,曾经的一幕幕就会展现在眼前,或人,或物,或景,或事,即便是一堵爬满藤蔓的墙,一段布着青苔的石阶,甚至是墙头开着黄花的仙人掌,都会因了这地名而变得情意深重。
    然而在历史衔枚疾进的演化中,在时光的滔滔洪流中,或者说是在因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伴之以地标的频繁更替中,尽管有的地名是与历史一脉相承的,但还有诸多老地名,有的消失,有的更名,有的被人误传。也还有一些老地名还在,但因其所在环境已不是最初的模样,其内涵便似乎被尘封了起来,不少人已说不出它的来龙去脉。
    古宛城的地名亦是如此,28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有多少地名被淹没,有多少地名被遗忘,又有多少地名被更替?还有那些被误传、误读的地名,以及那些内涵已经休眠的地名,即使我们生活在这里,即使我们常常说起它们,但,你真的知道这些地名的来历么? 
    地名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可触可感的地方历史,是今昔生活风貌的见证,甚至是乡愁得以栖息的枝头。无论从哪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似乎都应该了解它们,我们都应当知道自己生活的这个地方曾有过的乡土乡情乡风乡韵;即便是那些在岁月里沉沉睡去的地名,也该轻声地唤醒,让城市在一个个含有文化积淀的地名接续和传承中展现应有的温度和厚度,也让那些久别故土的游子,还能藉地名找到回家的路。
 
古宛城叫“宛”(wan)?错!应念宛(yuan)
 
    多年前,市里组织一个较大的活动,我随着采访,行车路上,听到坐在我前边的广州人小声问他旁边的一个南阳小伙:“南阳为什么叫‘宛’呢?”可惜那个小伙答不出来。我庆幸被问的不是我,因为,很惭愧,我当时也不知道。
    之所以自揭“丑事”,因为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记得当时回来后,我急忙查了查,才对“宛”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身为一个南阳人,谁不知道南阳古称宛呢?但身为一个南阳人,是不是谁都知道南阳称“宛”的由来及其原本正确的读音呢?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实在未必。
    “宛(wan)”是常用汉字,比如我们常说“宛转”“宛若”之类的词,但“宛”在特指南阳时,并不读wan,而应当读宛(yuan)。
据说早在五千多年前,神农氏遍尝百草为民选药,一日来到豫西南边陲一带(今南阳市辖区),见此地群山环绕、环境优美、林木参天,一派郁郁葱葱景象,连声赞道:“此地真乃灵气宛(yuan渊)潜,富民宝地也,就起名叫宛(yuan)吧!”
    由此看,“宛”这个地名竟可追溯至三皇时代,可谓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同时,“宛”反映了古宛城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说文解字》中说,“宛,屈草自覆也。”“屈草自覆”即植被葱绿、芳草盖地之意,古宛城生态环境之美尽在名中。且《路史·国名纪》中亦说:“宛即郁郁华国”。春秋之初,楚国日益强大,灭掉申、吕后占领了南阳区域,楚文王根据神农氏称南阳“灵气宛(yuan渊)潜”的传说,便将此处定名为“宛邑”。
    对“宛”字,《康熙字典》的注释为:“宛,於袁切,县名……秦为宛县。汉因之。明属南阳府。”1938年出版的《辞海》,对南阳古地名“宛”字的注释也是“於袁切”,即“yuan渊”音。197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海》,对南阳古地名“宛”的注音仍是“yuan渊”。2002年4月,再版的《辞海》将南阳古地名“宛”字的注音单列出来:“宛县(yuan渊),古县名,战国楚邑,秦昭襄王置县,治今河南南阳市……”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古南阳的宛(yuan)被读成了宛(wan)。之所以读成wan,也许与地形有关,《尔雅·释丘》中说:“宛,四方高中央下也。”因南阳地形周高中洼被称为盆地,亦如坐落于碗状地形之中心,因此“宛(yuan)”成了“碗(wan)的同义;也许纯粹就是从俗、从白,按“宛”字的常用音wan来读了。前几年,晚报记者曾就此写过文章,说南阳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克锋曾在1996年致信中国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请教南阳古地名“宛”的读音,编辑部回信中说,“战国古城宛,古时读yuan(於袁切)是肯定无疑的,wan(於阮切,碗)是它的另一个读音,表实词义,二者本不相干……《辞源》是一部重在溯源的古代汉语辞典,收字尽量反映古籍中的原始面貌,所以保留‘yuan渊’这个读音。”编辑部在该信中还批评南阳人不该把家乡的地名“宛”(yuan渊)白读为“wan碗”。信中写道:“厦门、荥阳等地名的读音,都有不从白读的趋势,即,不按它的常用音去读,保留自己的特殊性。在这一点上,宛字的读音却正好相反,是从俗、从白读的趋势,很特殊。”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宛(yuan)”体现了南阳历史之久远、环境之优美,白读为wan,倒有点见笑于大方之家了。所以前几年有市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希望恢复宛(yuān)的读音。只是,宛(wan)被叫了这么多年,是补偏救弊恢复为yuan好呢?还是约定成俗仍叫wan好呢?倒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尚待商榷。
 
 
南阳之名的由来,因地处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
 
    中华五千年历史旷古悠久,古时一个地方的名字很容易在改朝换代时被更改。比如说南京吧,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等都是它的名字,元时改集庆路,朱元璋攻下后又改为应天府,可见地名,除了方位距离、地理形态、祝福言志、人文历史等等之外,某种程度上还是上层建筑的具体化,时代性是相当强的。那么,南阳呢?
    “南阳”,最早见于史册是在战国时期, 《战国策·西周策》载,“且魏有南阳、郑地、三川而包二周,则楚方城之外危”。《战国策·秦策四》中,有“楚魏战于陉山,魏许秦以上洛,以绝秦于楚。魏战胜,楚败于南阳”。再翻阅《史记》,也极易找到“南阳”之称,《史记·秦本纪第五》中就多次提到,“三十四年,秦与魏、韩上庸地为一郡,南阳免臣迁居之。三十五年,佐韩、魏、楚伐燕。初置南阳郡。” 《资治通鉴·周纪五·赧王四十三年》亦载:“秦置南阳郡,以在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秦置南阳郡,南阳成为一个行政建制名称,之后,虽朝代更迭,但“南阳”并未像南京那样不断被更名,而是一直保留沿用到现在。
    因处于 “南山之南,汉水之北”(即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而起名“南阳”,说明古人是依据地理实体的内在内涵来命名的,且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注释《资治通鉴》说:“凡山南、水北皆谓之南阳”。这就容易解释为何自古到现在有多个地方叫南阳,皆因它们地势、地貌、地理环境基本相同——均处山南、水北。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南阳”地名都如咱们南阳这样有着如此坚韧的生命力,有不少“南阳”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更名,比如春秋时期晋国之“南阳”(今河南省修武县一带,处太行山之南,黄河之北)在元朝以前就已更名。
 
《史记》中南阳之名多处可见
 
    在古代,大到国号会改名,小到一街一巷会改名,各城各地有别名的数不胜数,但是,你瞧,秦汉时的“南阳郡”、晋代时的“南阳国”、唐代时的“邓州南阳郡”、宋代之“南阳县”、元明清之“南阳府”,不管“南阳”这一行政区域是大还是变小,“南阳”之名始终保留着。甚至隋代南阳郡郡治于穰(今邓州市),其名称也仍旧是“南阳郡”。
    为什么咱南阳的“南阳”名称有这么坚韧蓬勃的生命力、历二千多年而始终未变过呢?在翻阅资料时,我看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版的《南阳市地名志》刊有署名为郑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孙重恩的文章,在这篇《略论“南阳”地名的由来》一文中,孙重恩对此作了分析,他认为,南阳不仅具有山南、水北的特点,还有其地理、历史的特点:夏时南阳居夏人的腹地之南;商代的腹地是黄河两岸,南阳被视为商之“南乡”,《诗经·商颂·殷武》中有“维女(汝)荆楚,居国南乡”;周代则把包括南阳这块地方在内的广大地区叫做“周南”,《诗经·大雅·崧高》中说“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南阳”居南这一概念,直至汉代人们的思想中也很明确,《释名·释州国》中说:“南阳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以为名也。”由上可以看出,自三代至秦汉,人们在使用“南阳”这个地名的“南”,都指南方而言,或是指国中之南,并非指一山之南,这一点和古晋国之“南阳”等有区别。
 
 
 
 
    孙重恩说,自三代至春秋,“南阳”地区内封国林立,不相统属,“南阳”作为一个大地区的名称未曾出现。直至楚向北发展打破封国林立局面,为使用方便,找一个确能代表这一地区的地势、地貌和历史特点的地名,“南阳”就在这样的地理、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了。“南阳”地名最早见于《战国策》,此时为战国时期,事实上,也只有在楚占领了南起汉水、北至伏牛山南麓这块广大的盆地之后,才会出现这个统一地区的名称。此后,秦置南阳郡,秦之“南阳郡”包括整个南(阳)襄(阳)盆地及其边缘地区,辖有今之河南省叶县以西,沿着伏牛山岭向西,直至今内乡、西峡一带。南则以大洪山为界,自湖北省的应山县而西,直至郧县(今十堰市郧阳区)间。这一地区扩大了,但以“南阳”二字,仍能很好地概括这一地区的地势、地貌、地理的相对位置及其历史特点。
    在孙重恩看来,“南阳”这个地名从它一出现,就是一个地区的概念,即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的这一广大地区的地理事物,而不是一城一县的地理概念。他说,南阳为南北交通要冲,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的地位都相当重要,特别在东汉时又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帝乡”之称亦为“南阳”这一地名的涵义增添了人文内容,“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且在使用‘南阳’这一过程中,通过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交往,愈来愈丰富着它的涵义,其名声也愈来愈显,这就使得‘南阳’这一地名不但不能废弃,而且愈来愈具有重要意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注: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云在青天萍在语”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