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正良
关于栾川名字的由来,现在大家公认的来源是1994年出版的栾川第一本县志。其中开篇关于栾川名字的由来是这样描述的:栾川位于豫西山区,古时西部蔓渠山(今闷顿岭)鸾鸟群栖,故名鸾山。所出伊水名鸾水,地名鸾川。“鸾”与“栾”通用,宋朝以前通写鸾川。元人修宋史,始写栾川,沿袭至今。
“鸾鸟群栖,故名鸾山。所出伊水名鸾水,地名鸾川”。其依据的是清光绪卢氏县志所载:“或曰,山多鸾鸟,川由以是得名”。这样描述栾川名字的出处,听起来浪漫美丽,既充满诗情画意,又符合对家乡寄情美好的愿望。但是如果仔细从客观的历史记载来考证出处,栾川名字的由来或许另有说法。
目前,关于栾川名字由来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北魏晚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一书。《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应该说《水经注》对当时地理的记载和解释应该最具权威,同时又因为它是对栾川由来最早的记述,因此,关于栾川名字的由来应该从《水经注》的记述中进行考证,也最具权威。
《水经注》卷十五对洛水、伊水、瀍水、涧水的记载中,关于伊水的记载是这样的:“伊水自熊耳东北径鸾川亭北,姦水出姦山,北流际其城东而北入伊水。世人谓伊水为姦水,姦水为交水,故名斯川为鸾川也。又东为渊潭,潭浑若沸,亦不测其深浅也。……”
从上文可以看出,鸾川之所以称为鸾川,是因为水,而非因为鸟。而这里的水为姦水,“姦”乃“奸”也,是奸的异体字。“奸”乃淫也,男女苟合曰奸。苟合为交合,故为交水。“鸾”即鸾鸟,汉、晋时期,把鸾鸟视为春神之使者,青鸾也被引申为爱情。这样将“奸”引申为“交”,“交”又引申为“鸾”,那么“姦水为交水,故名斯川为鸾川也”这句话应该就可以理解了。
其实,战国时期《山海经》 中山经第五卷记载:“又西百二十里曰葌山,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山海经》里的“葌”山、“葌”水到《水经注》里成为了“姦”山、“姦”水,应是传抄之误。但不论是“葌”还是“姦”,而鸾川之名出处却是依据《水经注》这个传抄之误的“姦”。而且从“姦”到“鸾”的引申虽然附会,但这个由来经过历代的沿用,应是最正宗的出处。
然而,鸾川名出东峦山、峦山、鸾掌山或更为合理。唐《括地志》卷三记载:“伊水出虢州卢氏县东峦山,东北流入洛。”唐《元和郡县图志》 卷第五记载:“伊阳县,畿。伊水路,在县西南。出鸾掌山,东流。”而清顺治时期的《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六河南一记载:“伊水出卢氏县东南百六十里峦山,一名闷顿岭。”卷四十八记载:“伊水,府东南十六里。源出卢氏县之峦山,下流至偃师县西入洛。”卷 一百二十四川渎一记载:“伊水出卢氏县峦山,即闷顿岭也。”康熙时期的《尚书古文疏证》二记载:“峦山在今县东南百六十里,非今县西南五十里之熊耳山也。”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从唐代开始官方都称伊水所出的闷顿岭为东峦山、鸾掌山,而清代则简称为峦山。峦山或鸾掌山所出之伊水俗称为鸾水,鸾水流经之地称为鸾川。清康熙《大清一统志》 第二十五部分记载:“世人谓伊水为鸾水,故名斯川为鸾川也。”而清末杨守敬、熊会贞所著《水经注疏》记载:“《注》鸾水为世俗之名,至后又以水目山,《元和志》因有出鸾掌山之说。”笔者认为,应是以山目水,又以水目川或更为合理。
至于“峦”“鸾”后写为栾,从当今可查阅到的古代史籍看,可追溯到由北宋史学家薛居正监修宋太祖开宝七年(公元973年)十月成书的《旧五代史》:“天福四年(939年)十一月,乙丑。诏建钱鑪于栾川。”
而至于“峦”“鸾”为何后写为栾,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峦(巒)与栾(欒)字形非常相像,古籍常常传抄,以讹传讹,将与鸾(鸞)通用的栾(欒)字写成峦(巒)字也未可知。因为古籍中写错字、别字亦很常见。清顺治《明史》志第十八地理三中:“又东南有栾州镇、西南有硃阳镇、北有杜管镇三巡检司。”则将栾川写为栾州,当时应是笔下之误,而今则成为将栾川称为栾州的唯一出处。二是康熙字典中【郑注】鸾或为栾。清光绪卢氏县志:“郑注,鸾或为栾,则鸾栾通用,明矣”。鸾、栾通用,古人以笔画更少的栾(欒)字替代鸾(鸞)亦有可行之理。
由此推论,鸾川来自于鸾水,而鸾水来自于鸾山或鸾掌山。至于鸾山与鸾掌山的来源,鸾鸟群栖于此而得名或许也是合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