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帝都濮阳
话说泱泱大濮阳,古称帝丘。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在此定都,濮阳故有“帝都”之誉。
据传,黄帝与蚩尤曾在这里进行过长期的战争,后蚩尤战败,其头颅埋在了现台前县境内;黄帝长子玄嚣青阳氏的封地位于顿丘(今清丰县南部),次子昌意在今南乐县北部筑造了昌意城;“造字圣人”仓颉也主要在这一地区活动,今南乐县梁村乡吴村尚有仓颉陵、仓颉庙等古迹。黄帝之后,颛顼管理天下部落,定都帝丘(位于濮阳西南部,称“颛顼之墟”),颛顼大帝推行宗教改革,实力大增,打败了以共工为首的氏族集团(共工因此怒触擎天之柱——不周山,致使天地倾斜)。在这之后,帝喾、帝尧、帝舜都在濮阳地区有活动记载。
春秋时期,濮阳一带属卫国地盘,是当时发展较先进的地区之一。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迁都于帝丘(今濮阳),帝丘成为卫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达400年之久。公元前602年,黄河改道后流经濮阳,黄河之水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又带动了纺织、皮革、竹木、冶铸等手工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在黄河岸边慢慢涌现出了早期的城镇。如临黄河的戚邑(现有戚城遗址),在公元前626年至前479年的近150年间,各类史书中关于戚的记载就有28处之多,各国诸侯来卫国的10余次会盟有半数在戚举行;其他还有如咸(位于今濮阳市东南)、铁丘(位于濮阳华龙区)、顿丘(今清丰县西南)、五鹿(今清丰县南)、澶渊(位于华龙区)、清丘(位于濮阳市东南)等大小城邑10多处。得益于社会的繁荣稳定,民间文化也是蓬勃发展,劳动人民于“桑间濮上”创作了大量诗歌,《诗经·风篇》就专辟“卫风”对此间诗歌进行了收录,同时也诞生了我国第一个杰出的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由于帝丘位居黄河要津、中原腹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的城濮之战、铁丘之战等都发生在濮阳一带。
②
“濮阳”这一称谓正式使用大约是在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
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原为西周第一大国的卫国,春秋时已沦为中等诸侯国,到战国时期仅剩濮阳城(濮阳县西南)一弹丸之地。公元前209年,卫国君主被秦国废为庶人,濮阳也成了秦国的一个县(为秦东郡治辖),卫国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你攻我伐的动乱时期也造就了一大批时代俊杰,仅濮阳人就有政治家和军事家吴起、儒商子贡、改革家卫鞅(即商鞅)、政治家吕不韦、外交家张仪等。
秦汉时期。秦统一中国后为束黄河之水,曾修金堤(即原黄河大堤,顶宽20丈,兼作御道)。汉武帝曾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亲率官吏、将士数万人到濮阳堵塞瓠子河的决口;至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濮阳人口已达40万人左右,是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戚城遗址的汉代灰层曾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镞、铜釜、犁、石器及水井等文物,说明当时这里人口众多、生活繁盛。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370年间,濮阳作为军事战略要地,更是兵连祸结,纷争不断。不再一一表述。
③
隋唐时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濮阳县一部置昆吾县,割临河、内黄、顿丘各一部置澶渊县,并复置范县(看见没,“昆吾”“内黄”“范县”等名字在隋朝时候就有了)。唐初,为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改澶渊县为澶水县。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澶州,唐大历七年(772年),割顿丘、昌乐4乡于清丰店置清丰县,属澶州。濮阳地区也孕育了大批人才,如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张遂,今南乐县人)、勤政廉洁的杜暹、唐辅臣杜鸿渐、音乐家张文收、礼学家张戬、名将南霁云、诗人张九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等。到五代时,濮阳一带又成了军阀混战的中心,仅后梁、后唐就在濮阳征战200余场。唐代100多年的建设经营付之一炬。
宋元时期濮阳改称开德府,一度成为保卫京师和河朔安全的屏障,史称“北门锁钥”“河朔保障”。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兵临澶州,濮阳军民奋起抵抗,在寇准力谏下,真宗御驾亲征至澶州。宋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双方签订了有名的“澶渊之盟”(位于今濮阳县子岸乡故县村),两国相安百余年;1128年秋,金兵占领澶州;1144年,金人改澶州为开州,辖今濮阳、清丰,今南乐县属大名府、范县属濮州、台前县属东平府;1222年,成吉思汗派兵占领开州。至元末,濮阳虽一直是开州的中心,但经济文化都没有恢复到北宋鼎盛时期的水平,唯戏曲艺术有所成就,濮阳人宫天挺为元代杂剧大家之一。
明朝时期濮阳称开州,辖濮阳、清丰、南乐,属大名府,范县属东昌府,台前(寿张一部分)境属兖州府。因受战争破坏,这里景象极为荒凉,“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初,朱元璋鼓励无田农民开荒造田,并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起,数次将山西黎民徙居濮阳一带置屯垦荒,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老鸹窝”移民。嘉靖五年(1526年)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百余年间,濮阳发生水、旱、蝗、风、地震等较大灾害逾百次,大灾年徭役负担却有增无减,农民被迫起义抗争。崇祯十三年(1640年),濮阳人民以范县榆树园为根据地发动起义,后来在范县人梁敏等领导下转为抗清斗争,他们联结豫东、鲁南农民军,连破濮、曹二州及梁山、东明等县,继而西进开封,北伐大名,南下海州,名噪一时。
清朝时期濮阳仍称开州,与清丰、南乐隶属于大名府。范县属濮州隶曹州府,台前境(寿张一部分)隶兖州府。整个清朝统治期间,濮阳虽离京畿不远,但经济、文化等均没有得到发展。
民国二年(1913年),开州曾改称开县,但因与四川、贵州两省的开县重名,1914年1月复称濮阳县。濮阳县、南乐县、清丰县归河北省大名府管辖,范县属山东省东昌府,台前县系寿张县一部分属山东省东临道。1926年,范县改属曹濮道。1912年~1949年,辖区各县建置及隶属改易较频繁。
④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濮阳成为革命运动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1924年,濮阳人王亦华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乡宣传革命,濮阳在大革命时期就有了共产党的组织。1927年4月,南乐县佛善村成立了濮阳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10月建立了中共濮阳县委(1931年5月改为中共濮阳中心县委)。1929年春建立了中共清丰县委;1929年秋建立了中共南乐县委;1934年秋建立了中共濮县县委;1936年6月建立了中共范县县委。
国共内战时期。1945年10月,冀鲁豫区党委、行署、军区进驻濮阳县城。1946年6月8日,冀鲁豫行署决定,将所属的抗日政府一律改为人民政府。1946年11月,冀鲁豫区划再次调整,撤销濮阳市建置,并将7个地委划分为8个地委。1949年8月20日,冀鲁豫边区撤销,建立平原省,并成立了平原省濮阳专署(驻濮阳县城),辖11县2区。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12月1日,平原省撤销,濮阳专区划归河南省领导。1954年6月,濮阳专区所辖的濮阳城关区、道口区分别划归濮阳县、滑县。9月25日,濮阳专区与安阳专区合并为安阳地区。濮阳、清丰、南乐隶属于安阳地区,1958年3月30日,安阳地区与新乡地区合并为新乡地区。1961年12月18日,安阳地区与新乡地区分设,濮阳、清丰、南乐隶属于安阳地区。1964年4月1日,为便于黄河治理,经国务院批准,寿张县撤销,一部分划归范县。范县由山东聊城地区划归河南省安阳地区。1973年12月16日,范县东部的9个公社划出成立了范县台前办事处,系县级机构,直属安阳地区。1978年12月,台前办事处改称台前县。1987年4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濮阳市郊区,复设濮阳县,驻城关镇。
2002年12月25日,民政部批准(民函222号):濮阳市市区更名为华龙区。
至2003年底,在行政区划上,濮阳市辖五县一区,即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和华龙区,下辖64个乡,14个镇,11个办事处,共有2946个村民委员会,33个自然村,81个居民委员会。
转自濮阳在线
本文作者:白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