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史称县治、县治所,即县级行政机关所在的城镇。
今沈丘一带出现县级行政区划建制始于秦朝,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国土空前广袤,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当时今沈丘南部一带置寝县,北部置项县,两县同属陈郡(今淮阳)。
秦以后历代,寝县、项县行政区划名称屡经变动,但县级建制基本未变。
有县就要有治所,也就是县城。自秦以来,沈丘县先后有过三座县城。
第一座县城:临泉县城西侧古城子
说起沈丘第一座县城的由来,要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大约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实行分封制,封周文王第10子聃季载于今沈丘南部,建立沈国(“聃”与“沈”古音通用)。初建时为侯国,后贬为子国,改称沈子国。都城在今安徽省临泉县城西侧古城子(以下简称临泉西)。春秋时,沈子国被蔡国所灭。因沈国开国君主聃季载死后葬在沈国都城,所以都城改称寝丘(即陵寝之丘)。后楚国又灭了蔡国,寝地入楚为寝丘邑。秦朝所置的寝县,其名称就来源于此。当时寝县治所就设在寝丘。
汉、晋、南北朝至隋初(前202-581年),寝县先后置固始县、新蔡县、财州、褒信县,治所都在临泉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在褒信县置沈州,改褒信县为沈丘县(意思是建立在沈子国旧址、沈子陵丘旁的县)。从此“沈丘县”之名始见于典籍,并沿用至今。当时治所仍在临泉西。
唐、宋、元时,沈丘县先后属河南道顺昌府和颍州,治所一直在临泉西(名为沈丘集)。
明弘治十年(1497年)划陈州、颍州、项城三处边隅之地,复置沈丘县,县界西移,治所也由原临泉西移至乳香台,即今沈丘县老城镇。
至此,临泉县城西侧古城子作为沈丘第一座县城,在经过一千六百多年风雨历程后,完成了历史使命。
今日的古城子,被定名为“沈子国古城址”。此处北依泉河,南临流鞍河,地势较高,瓦砾遍地,地下文物埋藏丰富,城郭规模宏伟,一株千年银杏,古姿龙钟,虬枝参天,确有一派古城堡气象。
在沈子国古城址西南一公里处,流鞍河南岸,有一东西长50余米,南北宽20余米,高出地面10余米的高大土堆,当地人称“老丘堆”。传说聃季载死后埋葬于此。所以又叫沈子墓。
2013年3月,沈子国古城址和老丘堆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临泉县人民政府规划在沈子国古城址建沈子国遗址公园,并于当年开工。该公园占地312公顷,囊括沈子墓、白果树、洲子等景区,现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临泉及周边县市人们不可多得的游览胜地。
第二座县城:乳香台畔“沈县”城
《沈丘县志》、《临泉县志》、《颍州志》等史籍记载:明弘治十年,沈丘县治所由沈子国古址迁移到乳香台。可是沈丘第二座县城的名称并不叫乳香台,这是怎么回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从乳香台说起。
乳香台位于沈丘县老城南二里徐营村东北隅。泉河(古称颍水)在这里形成一个椭圆形大湾,乳香台就在大湾右边的南岸。乳香台原本是一个高大的土台,何时形成因缺乏史料记载,无从可考。上世纪60年代,台中出土了一些磨制石器和灰陶等文物,经鉴定为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遗存,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东汉时,台上有一座佛寺,名为广教寺。《沈丘县志》(1987年版)记载:“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在其台上建广教寺……”《沈丘县志》这个记载如果无误的话,这座广教寺比被称为中国第一佛寺的洛阳白马寺还早建4年(白马寺建于公元68年)。
《沈丘县志》还记载,广教寺因毁于大火,“明成化年间(1465-1487)重修。庙梁是乳香木质,每到伏天渗出乳香,溢香可闻,故名乳香台”。从此,广教寺所在的这个土台,有了正式名称“乳香台”,重修的广教寺也被人们称为“乳香台寺”,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乳香台因寺而得名,又因寺而闻名遐迩。乳香台寺初建时,沈丘县治所还在今临泉县古城,今沈丘老城一带是一片平原。乳香台寺建在一二十米高的土台上,远远望去就像平原上的一座小山,方圆七八里外都能看见。当时的乳香台和乳香台寺可以说是沈丘南部一带的地标和地标性建筑。
乳香台不仅以寺得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也使它名声远播。乳香台紧靠颍河,又是河南陈州(今淮阳)、周家口(今周口)通往安徽颍州(今阜阳)的必经之地,所以乳香台一带,自古就被称为“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 。
由于乳香台的地域优势,早在宋代,官方就在这里设立了巡检司(县衙下的基层组织),元、明时依其例沿用,不过增加了行政权力。或许由于被乳香台的地域优势所吸引,明弘治十年沈丘县治所从临泉古城迁移时才选择了这个地方。
沈丘县治所初迁到乳香台时,这一带没有集镇,更没有城池。第二年(弘治十一年),新建县城工程开工,两年后建成。知县李琳筑土为墙,城内街道、官署、祠庙、学宫等相继就绪。新建的县城名称为“沈县”,又称“沈县集”、“沈县城”。据清乾隆十一年《沈丘县志》记载,县城建成初期,水患频繁,夏秋河水泛涨,东、南两面城墙尽在水中。于是,正德年间(1505-1521年),三次增修城池:正德丁卯(1507年),知县孙诚用砖包城墙,高八尺。正德癸酉(1513年),知县覃继芳复给城墙垒土包砖,高约一丈。正德庚辰(1520年),知县茅容在城墙上添修垛口五尺。嘉靖年间(1521-1566年),又对城池进行三次整修:嘉靖癸未(1523年),知县赵永昌对四面城墙复加修理,并扩展四面城壕。嘉靖丁亥(1527年),知县李宗元,重为城墙筑土垒砖,并在城东南隅设立水门,铸铁窗一副,颇为坚固。嘉靖壬戌(1562年),知县张九仞在原城墙基础上又筑土包砖,使城墙宽达二丈三尺,顶收七尺。以后屡经兵灾水患,多次整修。至清顺治年间,已具规模:城为方形,周长三里半零四十步。城高一尺八寸,宽二丈三尺,顶收七尺,垛口四尺五寸。四门起重楼,墙门以铁叶包裹,四角、四面立有八座炮楼。城墙外有壕,宽三丈、深一丈五尺。城内街道多呈十字形。计有南门大街、北门大街、东门大街、西门大街、中十字街、北十字街、东十字街、县前街、县后街、南关街、北关街、东关街、西关街等二十多条。街道西北隅有县署,内有正堂、后堂、知县宅堂、典吏狱房、府库房等六十余间。县署东为察院,建有正厅、过厅、后厅、书吏房、皂隶房等十余间。城内西南隅有学宫、内有至圣殿、明伦堂、教谕宅房、训导宅房等六十间。城内东南隅有常平仓、宛丘寺。城内四关散建有人祖庙、养济院、先农坛等建筑十五座。
沈县,作为一座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县城,文化积淀深厚,特别是人文景观和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享有盛名。
清乾隆十一年《沈丘县志》记载,乾隆年间,沈丘县城及附近地区有八处著名景点,时称“沈丘八景”,即:香台夕照、孤柳寒鸦、东郊牧唱、南浦渔歌、醒城烟柳、鞠道垂杨、半潭新月、七里迴澜。当时,沈丘生员刘淑通曾作七律《汇题八景》咏之:“云霞夕照映香台,孤柳藏鸦傍路栽。牧唱东郊堪入耳,渔歌南浦更舒怀。城连烟树迷青草,道接垂杨荫绿苔。砥柱狂澜迥既倒,寒潭霜月共徘徊”。
今沈丘老城、邢庄一带至今流行一种拳,名叫两仪拳。该拳兴盛于宋,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现有两千多名弟子,遍布全国各地及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2009年,两仪拳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饮食文化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兆丰酒和顾家馍。兆丰酒,源于宋,盛于清。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帝南巡,陈州州官李德茂以此酒进献,深得赞誉,御笔亲题“兆丰恒”。从此,兆丰酒年年向朝廷进贡,遂以“贡酒”闻名天下。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后,刘邓大军进驻沈丘。刘邓首长在老城召开庆功会时,用此酒款待有功将士,故兆丰酒又有“庆功酒”之名。
顾家馍起源于明末清初,因创始者是县城南关的一户顾姓人家,所以名为顾家馍。该馍分两种:一种是能食用的亚腰葫芦形面点,一种是面塑工艺品。清时曾作为贡品向朝廷进贡。所以又称“贡馍”。2009年,顾家馍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宣统三年(1911年),县城南门外跨颍河(今泉河)修建了一座九孔砖桥,该桥附近环境优美,风光秀丽,是人们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民国十一年(1922年)10月31日,河南自治军首领赵倜旧部张庆(外号老洋人),率部众万余人攻破沈县城,烧房三千多间,县署焚烧殆尽。次年重修县署仅及原有房舍的三分之二。
民国十五年(1926年),曾修缮文庙,开挖城壕,四城角改修四座炮楼。
1938年8月,国民党东北军骑二军军长何柱国率八百余骑到沈,军部驻在县城长达8年之久。这期间在县城建小型体育场和剧院各一座。
1940年8月4日和1944年4月6日,县城两次遭日军飞机轰炸、扫射,共死亡15人,伤3人,城内建筑物受到严重破坏。
1947年,沈丘解放。沈丘县境内由北向南相继建立民主政府。
1950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沈丘县人民驻地由原县城城关镇迁移到槐店。至此,“沈县”作为沈丘第二座县城成为历史。
第三座县城:槐店(槐坊店)
从1950年10月起,槐店(明清时称槐坊店)成为沈丘的第三座县城,但槐店作为县城这不是第一次。要探讨其中的缘由,还得从西周时说起。
西周初年,周成王在封聃季载于今沈丘南部建立沈国的同时,又封其叔父季毂于今沈丘北部一带,建立项子国,都城在今沈丘县槐店镇西侧赵古台一带(以下简称槐店西)。春秋时,项子国被鲁国所灭,仅存项地名,后鲁国又被楚国所灭,项地归属楚国。秦时在此置的县,名称为项,就来源于此。当时项县治所就设在项子国都城槐店西。所以,槐店西侧赵古台一带,当时也成为今沈丘的又一座县城。
汉至南北朝时,项县先后改置项城县、北扬州、殷州、秣陵县(侨立),治所都在槐店西。
隋、唐、宋、元时,项城县名称、治所一直未变。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黄河南徙,造成沙颍河改道,项城县城池陷入河中,治所迁至城东槐坊店。
宣德三年(1428年)八月,黄河再次泛滥,由陈至项,城郭尽淹,项城县治所迁至珍寇镇,即今项城市秣陵镇。从此,“项城”作为县名在沈丘境内不复存在。
明弘治十年复置沈丘县时,县城在乳香台(今老城),所以由此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槐店作为县城,中断了一段时间。这时期,槐店虽然不是县城,但始终是沈丘北部的一个重镇。由于兵灾水患、新旧政权交替等原因,清至民国时行政区划变动频繁,槐店的建制有时与县平级,有时甚至超过县级。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为治理水患,在槐坊店设县丞驻分县衙门。咸丰七年(1857年),为防范捻军,在此设槐坊厅,驻绿营兵千总,置同知(七品)衙门。同治二年(1863年),在此设守备衙门。
1928年,经当时的省政府批准,划槐店周边10里以内区域置省辖槐店特别镇,先后成立有公安局、警察局。1930年冬,中共豫东特委由鹿邑转入槐店。1938年10月,中共沈丘县委在该镇成立。1945年10月,河南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移住槐店,辖淮阳、西华、商水、项城、沈丘、太康、扶沟七个县。1947年6月,建立槐店区民主政府,次月建立槐店镇民主政府,11月豫皖苏区军区机关和沙河工委移驻槐店。1948年3月,槐店镇撤镇设市,由豫皖苏行政公署直辖,1949年3月撤市复置槐店镇,设沈丘县第五区。
1950年10月,随着沈丘县政府迁至槐店,槐店镇再次成为县城。
1951年3月,省政府批准改槐店镇为槐店回族镇。1958年至1959年,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该镇先后成立槐店人民公社和沈丘县人民公社槐店管理区。“文革”期间,成立槐店镇革命委员会。1983年4月,该镇恢复为槐店回族镇至今。
槐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人文荟萃之地。南北朝时,这里是?学经典《千字文》作者周兴嗣的故里。如今,沈丘中华槐园内建有千字文广场,南洛高速沈丘出口处塑有周兴嗣雕像。
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年)建造的“至元寺”(后称为清真古寺),就坐落在县城东关。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期间,西北军著名将领、二十九路总指挥李鸣钟建造的清式建筑群(称为李鸣钟故居),现仍屹立于槐店镇长安街路北,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河南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位于槐店镇西南隅的华骨冢,又名华佗冢,相传是东汉神医华佗的坟墓,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槐店是个回族镇,以回族文化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槐店文狮子舞自南宋末年由波斯传入沈丘,至今已有七八百年历史。2005年,文狮子舞获河南省民间文艺最高奖-金鼎奖。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起源于槐店回族镇大胡同的扑蝶舞,又名“放蝶”,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一种稀缺的原生态舞蹈。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级民间文艺大奖。2009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至今在槐店传承下来的查拳,又称“河南派查拳”、“豫东查拳”。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由河北沧州传入,现已传至第六代。2015年,查拳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窦氏武狮子舞,是由槐店镇窦氏先祖创作,距今已有近六百年历史。2015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名录。
今日的沈丘县槐店镇,面积已扩大到近40平方公里,辖15个社区居委会、4个行政村,人口12万多人。城区内道路宽阔,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面貌日新月异。这里不仅是沈丘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豫东南与皖西北的交通要塞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南洛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郑合高铁横穿东西,商临公路横贯南北,陆路交通四通八达。沙颍河从市中心穿过,河上建有船闸(新的船闸正在建设中),沙河航运现在上可通漯河,下可通江达海。
现在,沈丘县规划办正在制订新的县城总体规划。相信不久的将来,沈丘县城将建设得更加美好。
转自微信公众号沈丘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