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漯河人,你知道漯河的前生么?今天,在沙澧河相汇处的历史广场,我们一起来了解漯河地名的由来。
在漯河这片沃土上,地平水丰,气候温润,早在五帝时代,就有了集市,建有阳城。唐尧时期,为褒扬巢父和禹二人禅让之美德,时人将二位隐居之地(今漯河地区)更名为隐阳城。
公元480年,北朝魏军南伐,攻占了许昌,统一了北方后,孝文帝太和6年,将召陵、临颍、曲阳置为一郡,因在颍川郡许昌之南,取名南颍川郡,郡治在隐阳,更名奇雒城,也称奇额城。
唐贞元9年至五代末,改称隐水镇,隶属许州郡郾城县。
宋金时期,为支援中原战事,由江南装船逆淮运粮运物,数量多,安全快捷。绍兴10年(公元1140年),南宋高宗皇帝特下旨对这一水运进行嘉奖,同时,封隐水镇为上口镇,周家为下口镇。
元顺帝至元2年(公元1336年),为了利用沙颍河向北方京都等地运粮运物,截郾城大刘北边的唐河入澧河,在干河陈村北,断洄曲河,引汝水汇入沙河,增补沙河水运能力。在沙澧河汇流处,形成海螺形河湾,当地人称该处的渡口为螺湾河渡口。下面二图即为今日的螺湾渡。
明成祖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螺湾河渡口东岸,经济繁荣,入住商闾数千户,形成了规模较大的集镇,取名螺湾河镇。由于该镇双河汇流,舟楫便利,东通于江海,西达于山川。又南北陆路畅通,物产丰富,故商旅群集,趋之若骛。《清一统志》说“澧河自(郾城县)东南螺湾渡北流汇入沙河。”郾城县王季立写的《螺湾买棹》诗,歌颂螺湾河镇曰:“沙河东流碧,螺湾汇双河。舟行此焉薄,顾客南来多。江淮百货萃,此处晨星罗。木棉茧如雪,收入云间梭。”明嘉靖3年(公元1524年),山东定陶进士乔迁任郾城知县时,感到“螺”字用于地名不雅,他不考虑“漯”字原来(ta)的读音,延用“螺”(luo)的读音,改螺湾河镇为漯湾河镇,算是个独创!
清光绪32年(公元1906年),京汉铁路通车,在这里建停车站,名曰漯湾河车站。因站名字多,为方便书写和呼叫,简称为漯河车站。百姓也将漯湾河镇简称为漯河镇,是郾城13集镇之一。
随着漯河经济的发展,牛行街牲畜贸易市场的影响深远,漯河市规格的升级,市场的扩大,漯河市知名度不断提高。于是,约定俗成,1958年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承认“漯”字的第二个读音“luo”,《现代汉语词典》曰:漯 luo,漯河市名,在河南省另见 ta。
漯河,就这样沿着螺—漯的音韵之桥,一路走来。
漯河的源汇区是怎么来的呢?那些在漯河生活有年份的漯河人为啥常说自己是“寨里头的”,或者是源汇寨人呢?我们再解读一下漯河地区源汇寨的演变吧!
公元1142年,金朝在上口镇周围筑起了寨墙,取名新寨。明永乐年间,又围绕螺湾河镇在新寨的基础上建起了源汇寨。取名按此地为淮河上源,又是沙澧河相汇处,故名源汇寨。
从现存的源汇寨地形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寨址是以牛王庙街(今民生街)为中心,北起沙河南岸,在渡口处设寨北门;西至澧河东岸,在澧河口渡口设西寨门,顺东澧河堤修寨墙;南至今泰山路市一水厂院,设南门;东至现在的五一路西侧,在马路街西口设东门。寨垣成椭圆形。寨内面积约2平方公里。
寨内文化淀积深厚,古迹较多。曾有文武庙,三晋乡祠(又称山西会馆),玄武庙,石佛寺,龙王庙,关帝庙及多处大戏楼,现存的主要有山西会馆等。
摘自微信公众号“优雅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