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汤阴历史沿革
荡水名称出现于战国时期,荡阴地名最早见于公元前350年后,因位于荡水之南故名。“古文荡、汤一字也,义沿而画具革矣”。荡阴地方,战国先属赵,后属魏。秦属邯郸郡。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县,属河内郡,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改属魏郡。三国属邺都魏郡。东魏天平初(534年)撤,入邺。二年(535年)置魏德县,属隆虑郡,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汤阴于县东17里(今之古贤)属汲郡。十年(590年)并入安阳。十六年(596年)再置于县西南30里(今鹤壁市故县村)改曰荡源。大业二年(606年)撤。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汤源县,属卫州,入古荡阴城(即今治)。六年(623年)改属相州。贞观元年(627年)又改汤阴。五代(907—960年)属昭德军节度。宋宣和初(1119年)改属浚州。后仍属相州。金(1127—1234年)属彰德府。元(1271—1368年)属彰德路。明(1368—1644年)、清(1644—1911年)属彰德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划宜沟南镇归汤阴管辖。
千年古县汤阴
1912—1923年间废府治,属河北道管辖。废里社,划为七个区,即:城厢、白营、菜园、五陵、李朱、鹿楼、鹤壁。
1924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日军侵占时期(1938年—1945年)属豫北道。1935年,改为四个区(县城、古贤领、镇抚寨、鹿楼集)。城镇以街道为保,农村以村为保,十户为甲,各设保甲长。
1943年,在共产党领导下,在县境西南山区建立汤阴县抗日民主政府,辖盘石头、将军墓、辉泉沟、大宽河、小宽河5个村。
1944年元月改建淇汤抗日县政府。3月,太行行署(七专署)命令将林县所辖之将军墓、野猪泉两村划归汤阴管辖。同年12月,改建安汤抗日联合政府,辖3个区,小宽河、黄龙庙沟、南堰(安阳)。
汤阴县烈士陵园
1945年秋,日军投降后,国民党统治区废区改设11个乡(镇),即:城关镇、羑里乡、隆化乡、古贤镇、镇抚乡、任固乡、五陵镇、大性乡、宜沟镇、鹿楼镇、鹤壁镇。是时属(安阳)第三行政区。同年6月安汤人民政府武装,先后解放鹤壁、鹿楼两镇,解放区扩大为6个区,小宽河、鹤壁、鹿楼、善应(安阳,下同)、高平、马投涧。同年10月,安汤人民政府分设后,汤阴解放区划为4个区:鹿楼、鹤壁、石林、耿寺。中共冀鲁豫区委同时在县东成立汤阴县政府,划分三个区,在县境东南一带活动。
1946年太行行署第三专署命令将安阳之王家迪、东齐村、杜家迪、师家顶、西顶、黄龙庙沟、老王岩、岭南8个自然村划归汤阴管辖。1947年汤阴县城第二次解放后,规划全县为鹤壁、鹿楼、中石林、陈下扣、伏道、菜园、五陵、任固8区,城关、菜园2镇。
1949年5月安阳解放后,经太行行署第五专署命令将汤阴所辖羑河以北之汪流、前后遵贵、遵贵屯、郑寺、霸台、将台、将台屯、报德、小韩、开信、朱家营12个村划归邺县(今属安阳)管辖。同时将邺县所辖之花耳庄、张官屯、徐家庄、冢上4个村划归汤阴管辖。同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属平原省安阳专员公署。
解放汤阴纪念馆
1950年1月13日,县政府规定,全县共设7个区292个行政村。一区(城关)44个;二区(鹤壁)47个;三区(鹿楼)47个;四区(宜沟)31个;五区(西柳圈)34个;六区(古贤)36个;七区(任固)53个;并设菜园镇。
1952年,菜园镇撤销,原7个区增为8个区,八区区公所驻伏道,辖29个行政村。是年,平原省撤销,改属河南省安阳专员公署。
195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淇县撤销,并入汤阴(淇县原辖4个区,56个乡)。增设1个县辖镇(城关),并在各区下分设73个乡。
1955年8月,河南省安阳专署命令,将汤阴所辖之四伏厂、宋梁桥、北高城、跑马厂4个村划归安阳管辖。同时命令将安阳所辖之新庄、杨柳辛庄、葛庄、杨庄、中杨庄、三伏厂、王辛庄等村划归汤阴管辖。
1957年,遵照安阳专署通知,先后将鹤壁、东头、西顶、罗村、石门、施家沟、寺望台、石林、大河涧、盘石头、庞村、鹿楼(除大洼、黄鹿厂、龙堂三个村外)12个乡划归新建之鹤壁市管辖。
1958年,安阳专员公署撤销,属新乡专员公署管辖。是年全县成立城关、白营、菜园、任固、五陵、伏道、宜沟7个人民公社。
1961年至1962年又分别增设韩庄、古贤和冯村(后改瓦岗)3个公社。1961年,复归安阳专员公署管辖。1962年,经国务院批准,淇汤复分治。原属淇县之王老屯、魏城、唐王庄、王武岗、李赵河、牛村、冯岗、小莲庄、大盖族等大队留归汤阴。自此至1985年无变化。全县总面积为645.86平方公里。
1980年,城关人民公社改为城关镇。1983年12月15日各公社全改为乡。
1983年11月,安阳行政公署撤销,本县划归安阳市管辖。
汤阴县城
二、汤阴地名文化
汤阴是千年古县,“千年古县”称谓是以古老的历史地名为依托的,地名是千年古县的核心内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据明崇祯 《汤阴县志》记载,全县镇集有:鹤壁镇集、鹿楼镇集、宜沟镇集、菜园镇集、五陵镇集、塌河镇集、江窑镇集、邶城镇集、任固镇集、崔村沟集、周流镇集、青塚村集。村落249,寨堡12个(主要在县西,今属鹤壁市)。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汤阴魁星阁
清乾隆 《汤阴县志》载,汤邑编里(里社)42,村落共260个。由于种种原因和历史变迁,区划调整,而今全县共有十乡镇,298个行政村。在汤阴近300个村庄中,内涵着地域文化,包涵历史的沧桑变迁。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汤阴文笔塔
地名村名亦非常有趣,大致归类有这样几种:
一是以姓氏为村庄名,全县此类村名非常多,大约有80多个,如:县城东边的戴村、郑家屯、葛庄,县城西边的樊庄、孙庄等。有的是明代洪洞移民落户形成的,有些村庄虽以姓氏为村名,但因历史变迁,人口迁移,与村名相同的本姓氏人家很少,或者已无。
二是以距县城或集镇远近而得名,如:七里铺、五里村、三里屯等。
三是对应成双成对的村庄、姊妹村庄,如:北关、南关,东关、西关,南、北陈王,东、西木佛,前、后攸昙,东、西隆化,前、后高汉,南、北周流等共约40多个村庄。另外还有的姊妹村相邻却隶属不同乡镇,如:西隆化隶属白营镇,而东隆化村隶属古贤乡;北里于村隶属伏道镇,南里于则隶属瓦岗乡。
四是三个村一组的村,如:菜园镇有三个尧会(东尧会、西尧会、李尧会),三个杨庄(西杨庄、中杨庄、东杨庄),白营有闻石得、尧石得、西石得,五陵有东小章、西小章、南小章,以及任固的白龙一、白龙二、白龙三。
五是五村庄同名,如:五个孔村(李孔村、杨孔村、陈孔村、苏孔村、焦孔村),据传说与孔子周游列国途径此地有关;五个西河(李西河、张西河、尚西河、王西河、冯西河),传为夏朝第六次迁都之地,孔子的学生子夏还曾在此游历讲学;五个下扣 (黄下扣、索下扣、王下扣、陈下扣、肖下扣),与晋 “八王之乱”时晋惠帝、嵇绍有关。
六是带“城”字的村也有多个,如:邶城、将城、商城、故城、魏城等,这些地方在历史上都曾经有过一段非凡的经历。
七是与“寺”有联系的村庄如琵琶寺、香寺、东酒寺、大寺台、寺台寺等村。
八是有些村庄与我国的大中城市同名。如:城关镇有石家庄,宜沟镇有长沙,伏道镇有南阳等。笔者曾在长沙村的电线杆上看到有这样的线路标记:长沙八台区……好像是市中有区一样。
九是从村庄名即知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如:羑河村在羑河附近,小河村就在汤河水库东、汤河近处;县城西部岗地有武洼、霍家洼、棘针庄等;县城东部有河岸、旱塔河、岗阳、马岗等村。
这些村名随着历史的发展也有变化。如:明朝时城关镇五里村称李村,宜沟香寺称香柿,攸昙村称优昙村,里于村称李于村,古贤村称古县村,胡营称胡家营,俎佐村称竹作村等等,不一而论。
地名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在汤阴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所产生的许多古今地名,反映了世代先民开创汤阴历史、建设汤阴文明的历程,是我们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
例如最古老的地名——西河,夏朝末期,帝廑(一名胤甲)、孔甲居西河;孔子的著名弟子子夏在西河讲学,为今日西河平添了许多传奇色彩;易经圣地——羑里,商末西伯侯姬昌在羑里推演周易;周武王姬发封纣子武庚于邶,建属国邶国,《诗经·邶风》十九首采集于邶(今邶城村);《邶风·凯风》中“爰有寒泉,在浚之下”记录下了一个古老的地名——寒泉,即今瓦岗乡寒泉(今有大寒泉、南寒泉);春秋时期,齐桓公驻军白营、胡营,葬其媵卫女于魂城(今东西隆化与胡营村之间);战国名医扁鹊遇刺身亡于伏道(镇、村);信陵君窃符救赵,椎杀晋鄙于将城(今宜沟将城村);三国时魏文帝得益于长沙沟水而赐名宜师沟(今宜沟);晋宗室之乱,晋惠帝兵战今下扣村、云村一带,而衍生5个下扣、3个云(殒)村、2个光村之村名。
易经圣地——羑里
南宋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家喻户晓更使汤阴名扬四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红色记忆难忘革命历史。
1947年4月初至6月下旬,刘邓首长在汤阴战斗生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在这里流传着平凡而传奇的故事。
1952年11月1日,毛主席访问岳飞故里,给汤阴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汤阴岳王庙
三、汤阴地名考
西河:有五个自然村,皆称西河(张西河、尚西河、李西河、王西河 冯西河),五个西河分布呈手掌状,其西有一地势高的岗地,当地老百姓称“手石岗”或“手面岗”,五个西河村就分布在手面岗附近类似五指的位置,如站在掌心四望,这种特殊地势更明显。传夏第六次迁都于此, 有史料记载子夏曾在此教授儒学。
汤阴西河古村
程岗村:相传该村西北一里许,有东西两个土岗,曾叫“双风岗”说后因程姓人家居多改为程岗。村中有岳飞故宅,清咸丰年间立“岳武穆王故里”碑。
汤阴程岗村岳飞故宅
后庄:据传,明万历年间,该村一户人家的女儿被选入宫,因此称为皇后庄。清末,村名演变为后庄。
梁儿寨:据传,南宋时期,女抗金名将梁红玉之子曾在这里安营扎寨,故得名梁儿寨。
岳儿寨:据传,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之子岳云曾带兵扎寨于此,故取名岳儿寨。另据本村《岳氏家谱》记载,此村岳姓人家系岳飞第三子岳霖后裔;1958年的村元志记载,除岳姓人家系土著外,张、臧等姓均系明初从山西迁民而来。
北故城:据南故城村禅教寺明万历四年碑文记载,这里是殷商故城。1963年,发生百大洪水后筑护村堤时,发现地下有一条宽10米, 长1000米的硬土结构层和大量砖瓦,相传是古代城墙遗址(但是否殷墟,尚待考查)。因该村在故城遗址之北,故称北故城。
水塔河:据清乾隆《汤阴县志》和清乾隆《彰德府志》(1787年)记载,明清之际,塔河是县东重要集镇和渡口。其村名来历,因临近卫水,低洼常积水,故称水塔河。
俎佐:据传,明代以前,该村寺庙很多香火颇盛,村中曾有人专管祭祀的事。故村名为俎佐。明清县志记载村名为竹佐。
镇抚寨:相传元末明初,明燕王朱棣率兵北征,曾在这一带安营扎寨,号称九营十八赛,镇抚寨就是十八寨之一。朱家寨、麻廷寨、小葛寨村名皆与此相关。又据《李氏家谱》记载,其始祖在元末曾被授金牌万户侯,镇守相州路。李氏家族繁盛,先后分居二十余个村庄。
大寒泉:据传,此地是殷纣王祖坟,后来坟中出现一水洞,成为泉。泉水殊寒,便取名寒泉。《诗经·邶风》中“爱有寒泉,在浚之下”即指此处。大寒泉和小寒泉(因居大寒泉之南,故也称南寒泉)对称而来。
邶城:据清乾隆《汤阴县志·地理志》和《中国古代史》(1979年) 记载,邶、鄘、卫为殷商畿辅之地。周灭殷后,武王封殷纣王的儿子武庚于邶。成王即位后,武庚反叛,辅佐成王的周公旦率兵东征,平定反叛,从此周政权才稳固下来。邶城村名由此而来。
邶城遗址
伏道:据传,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路过汤阴,秦太医李醯知技不如扁鹊,使人在村附近伏于道旁,将扁鹊刺死。百姓将扁鹊葬于伏道南岗,伏道村名由此而来。
司马:据明嘉靖《彰德府志》(1523年)和清乾隆《汤阴县志》(1738 年)记载,司马泊在县城东南30里,周回17里,近司马村。《帝王世纪》 曰:邺县西南有上司马,殷太甲常居焉。今司马泊、司马店乃在邺之东南, 故邺都地形西北高东南下。此岂下司马欤?何村与泊皆以司马名也?
西官庄:据传,古代有一官员路过这里,村里有一人拦路喊冤,这位官员当场断清了这场官司。后来人们把问官司的地点(村内一丁字路口)叫做官司口,村也因此得名官庄。
东官庄:因该村和西官庄对称得名东官庄
前攸昙:据传,明代正德八年(1513年)在此村建圣佛寺,后来寺院内有一棵花树,称菩提(又称昙)。开花时节,香飘十里。当时,有文人在庙前书一对联“提树长千年茂,优县花开十里香。”该村故取名优昙。民国初年,演变为攸县,前攸县和后攸昙对称而来
黄下扣:据《资治通鉴》卷85晋纪、明嘉靖《彰德府志》(1523年) 记载,西晋水平年(291年)始,发生“八王之乱”。太安二年(303年) 成都王司马颖举兵反于邺郡(今安阳),东海王越挟惠帝(司马衷)率兵北征,战于荡阴。永安元年(304年)七月二十四,帝兵败至此,颊中三箭,因马肚带松扣,下马扣带,被追兵俘获,故此地取名下扣。因该村黄姓较多,故为黄下扣。下扣村共衍生:5个自然村(黄、索、王、陈肖),简称下扣。
王老屯:据查证,该村王姓人家明中期从浚县曹庄迁来,因此地水士质优,王家人寿命较长,外人便称之为“王老人屯”。村中白氏祖茔的碑文也有“王老人屯”村名记载,后简为“王老屯”
牛村:据传,宋朝年间,此地名“古溪村”,因村中有一小溪流过而得名。明嘉靖年间,张姓人家从淇县迁来,因地形如牛状,遂改称牛村, 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