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带来了西亚文明的曙光,那么,位于万里母亲河黄河和千年洛河之间的孟津,就是“中华两河流域”的中心。
孟津与黄河的纠葛直追四千年
孟津会盟镇的公园里有一座高塔,临着黄河和大桥。塔座四周围着伏羲画卦、大禹治水、诸侯会盟等汉白玉浮雕。
广场入口还有坐落着一块9米长、2.4米高、0.6米厚的黄河石,上面写着“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线纪念碑”。高塔是纪念塔,高54.64米,寓意黄河总长5464千米。
古往今来地理典籍和教科书都有类似的记载:黄河在孟津流经最后一段峡谷小浪底峡谷进入华北平原,旧孟津是地理学界公认的黄河中下游分界点。
孟津老县城在会盟镇的老城村,旧孟津指的就是它。
黄河流经此处,河道坡降变小,水流放缓,加之河道较窄,历史上旧孟津一直是黄河中下游的重要渡口及古都洛阳的北边门户。
津是渡口。
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纪念碑
相传武王伐纣,八百诸侯曾会盟于此,所以称为“盟津”,以后逐渐演化为“孟津”。这是孟津的由来。
《禹贡》给出了另一种解释:“孟为地名,在孟置津,谓之孟津”。
武王伐纣也好,《禹贡》也罢,不管孟津的名字是谁起的,都脱离不了和黄河的关系。
黄河是孟津最大的河流,自新安从西进境,向东流入巩义,蜿蜒县境北部,经黄鹿山、小浪底、王良、白鹤、会盟5个乡镇,流程59公里。
即便如今的地理学界早已把黄河中下游分界点往东移到了桃花峪,孟津的始终要和一个“津”字有命运上的纠葛。
正如同在周定王五年以来的2600多年的时间里,黄河下游经历了从北到南,又从南再到北的几次大改道,大体上亦是以孟津为顶点,在孟津以降之河道进行。
2001年完工的小浪底,在黄河水利枢纽界仍然保持着重要的位置。
黄河也甩不开孟津。
孟津渡口成就的不止伏羲
还有让程序员头秃的二进制
这点逻辑唐朝的王维已经琢磨的很清楚了。《唐诗三百首》里选录了一首王维的《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祖籍山西,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这二十个字的小诗是他在想山西老家。
其实,《杂诗》共有三首。剩下两首无一例外提到了他要乘船去孟津: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时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与君相见即相亲,闻到君家在孟津。
为见行舟试借问,客中时有洛阳人。
原洛阳建材专科学院王元明教授考证,王维在曾在孟津住过十年。
十年时间,足以让孟津称为第二故乡。
事实也的确如此,王维在给朋友写信时自称“王河南”,河南,在当年特指洛阳地区。
孟津渡口成就的不只是王维,还有老祖宗伏羲。
河图洛书
伏羲的功绩很多,定姓氏、制嫁娶、推演八卦……这都是后话。最大的功绩,首推发现了“河图”、“洛书”。
《周易•系辞上》记载: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一次,伏羲在观察黄河时,忽然一匹龙马从黄河里钻出来,背上背负一幅数字图像,由黑、白两种圈点组成。它们按照一定顺序排列:
“其数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
他发现龙马身上的图案,与自己一直观察万物自然的“意象”心得暗合。就这样伏羲画出了“八卦”。
几千年后,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根据河图洛书发明了二进制。
程序员写不出代码,不应该拜雍正,倒是该好好给河图洛书磕个头。当然,这都是后话。
孔子的后人、西汉经学家孔安国解释过,龙马出于“孟河之中”。
“孟河”应该是古代孟津境内的河流,因此有人断定这条河就是今天的黄河支流之一孟津境内的图河。
为了纪念伏羲的功绩,晋朝皇室在龙马出现的地方,建起的第一座祭礼场所,取名“浮图寺”。这个“浮图寺”,就是图河边。
“浮图寺”,现名龙马负图寺
1600年来,该寺屡次兴废,现在幸存的伏羲殿基础上进行了重修,取名叫“龙马浮图寺”。
寺庙里,还存放着出自程颐、朱熹、邵雍、王铎、张汉等人之手的24通石刻,是“文革”期间一个小学教师偷偷糊进墙里才保存下来的。
邙山和黄河造就了六朝帝京
黄河和邙山造就了孟津天然的好风水,发现了二至日的周公也发现了孟津。
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王朝,他依孟津北邙山营建洛邑,辅佐武王之子成王迁九鼎于此,实行两都制。
自此,先后有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六个朝代在孟津平乐镇上屯村以南广阔区域建都。
汉魏洛阳故城内还能找到清晰的西周夯土城墙,它们跨越了1600年。
定都于洛阳的东汉王朝,更是对孟津偏爱有加。
按照《帝王世纪》和《后汉书》记载,孟津县的邙山之上,一共埋葬了5位皇帝,史称“北兆域”。
光武帝的原陵在铁谢村西南,据说此陵有5绝:一是帝王选陵,不是背山而河,而是枕河蹬山,为全国独一无二。
汉光武帝陵
二是一园千柏,原陵共存隋唐古柏1500余株,国内仅有。三是汉陵晓烟,风光奇妙。四是鼓掌“啾啾”,柏树鸟鸣。五是众柏成像,光武仰卧。
不仅这位“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能够看上孟津,几千年来,无数帝王、文人也青眼相待。
西晋的大富豪石崇为纵情放逸,在洛阳依邙山、临谷水建了规模宏大的花园金谷园。有大量史料证明,金谷园的准确位置在金谷涧,即今送庄镇凤凰台村一带。
世界上的园林可分为三个系统——欧洲园林、西亚园林和中国园林。金谷园是我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庄园式别墅园林。
金谷园的美丽景色一直为人们所传诵。阳春三月,桃花灼灼,柳丝袅袅,人们把“金谷春晴”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王诜《金谷园图》手卷
这样的景色里诞生了一个文学小团体——金谷二十四友。它几乎垄断了西晋文坛所有的“泰斗级”人物,“古今第一美男”潘安、“闻鸡起舞”“枕戈待旦”的刘琨、“洛阳纸贵”的左思、“潘江陆海”“东南之宝”三国名将陆逊的孙子陆机、陆云二兄弟……
他们经常在石崇的金谷园活动,史上著名的文人聚会“金谷宴集”便发生在这个团体身上。
金谷园雅集影响极大,据说后来的兰亭集会完全照这个样板来进行。
文旅农旅相结合,或许能帮孟津和黄河融合起来
孟津看到了河流的重要性。1997年小浪底水利枢纽正式开工。
小浪底水库夹在秦岭山系和中条山系之间,它的建成使得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
同时,它还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可滞拦泥沙78亿吨,相当于20年下游河床不淤积抬高。
这是治理黄河关键性的工程。
大坝节流后,晋豫黄河峡谷与库区的柏崖山、红崖山、黄鹿山等20多个风景点与大坝交相辉映,形成了湖光山色、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
尤其是孟津境内,堪称“北方千岛湖”,促进了孟津旅游的发展。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
水利部在《水利风景区发展纲要》对水利风景区做出如下定义:
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
在清淤、防洪、泄洪和发电的基础之上,小浪底已经逐步发展为实用与旅游相结合的旅游胜地。
在这种基础上,文旅农旅融合或许是孟津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孟津以“来孟津耍吧”为主题,持续打造黄河灯会、草莓嘉年华、卫坡中国年等旅游节会,新增省级旅游特色镇1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个、省级休闲观光园区2家;卫坡河洛印象地、三彩小镇、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三点一线”旅游线路日趋成熟。
以河流为依托,修建了大河古渡文化园等文化产业园区,局部恢复再现了黄河古渡风情,是洛阳北线旅游区游客集散中心。
三彩小镇
它将沿黄河南岸的光武帝陵、白司马坂姚黄牡丹诞生地、张仪墓、洗肠寺等人文景观灿若明珠,巧妙的串了起来,业已形成了成熟的旅游路线。
十里银滩在广植荷花的基础上,增添了近500亩的油菜花。
春天,灿黄灿黄的油菜花,涌起一阵阵金色的波浪。整个银滩,沉淀在一份淡淡的香气中。
朝阳镇南石山村,是闻名中外的唐三彩发源地。三彩小镇历史遗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集生产销售、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可谓是孟津研学旅行的优质之选。
千姿百态的唐三彩已将三彩小镇的街道点缀的趣味十足,颇具文化魅力,引得不少游客驻足细细观赏。
在三彩小镇,游客不仅可以尽情感受清代厚重的历史文化。还可以体验三彩陶泥创作、三彩施釉创作、文物修复、寻宝考古。
黄河湿地、西霞院、河图公园、瀍源公园、龙泉湿地公园……有朝一日,这些名字能叫响全国的时候,孟津,才真正实现了与黄河的交融。(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内容转自微信公众号“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