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所在位置:地名文化

    有一次我到濮阳出差,在街上的小三轮里,师傅问我哪儿的人,我说许昌的。师傅羡慕道:“你们那儿有钱啊。” 我当时很诧异,原来我也是有钱的地方出来的人? 有没有钱不重要,我虽然身在异乡,但对老家许昌是有自豪感的,这种自豪不在于经济有多好,而在于它的历史底蕴。

    提到许昌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是三国文化?是禹州的钧瓷、中药?还是森源、瑞贝卡、众品这些企业?又或者,本地人知道,这个城市还被称为“莲城”。现在的许昌,在全国的城市中不算出色,但也不差。细细算来,它是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也是中国百强城市。自从看到豫记的城市系列,就一直在等许昌,或者许昌下辖的县。可惜,一直没等到。也许是准备在后边压轴?终于,我还是忍不住,想要自己写点东西,为自己的故乡。地处河南中部的许昌,不算小,下辖魏都、建安两个区,禹州、长葛两个县级市和鄢陵、襄城两个县,拥有人口约500万。狭义来讲,我是长葛的,但对外,还是说许昌,知道的人多一些。如果你去春秋楼转一转,会发现里面供着关羽,霸凌桥上,是关帝挑袍处,曹丞相府更是全国唯一曹魏文化主题景区。

      把“许昌”和“历史”放在一起,但凡懂点历史的人都会想到:三国!再明白点的人,会说,许昌成为都城不是在三国,而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它也是魏国的五个都城之一。汉末也好,三国也罢,那时候的许昌,可谓是传奇的汇集地,直到现在,许昌还有着浓浓的三国文化。随便说几个那时许昌的历史人物:王佐之才荀彧、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水镜先生司马徽、书法大家钟繇、制定九品中正制的陈群、以及现在备受推崇的鬼才郭嘉。什么叫名士风流?这就是!这说的还只是出生于许昌的人,汉末三国,活跃在许昌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单说曹操,就够写上三天三夜了。可是许昌只有三国吗?如果展开历史画卷,你会发现,这个地方的精彩古来有之。在历史上,许昌并非一开始就是许昌,它有着古老的传承,它还曾有一个优美的名字:颍川。

历史的惯性就是后来居上不能沉浸在过去的梦里
    古时的颍川很大,不只包括许昌,最大的时候,河南东部、安徽北部都属于颍川郡。颍川郡以颍水得名,治所从来都在许昌境内,如今的禹州、许昌、长葛等地都曾是颍川郡治所在。颍川这个名字大概是从秦朝开始的,历史上颍川曾经叫过 “许州”、“郑州”(没错它曾叫郑州)。几个名字不断更替,以“颍川”为主,直到唐朝之后,“颍川”才渐渐不再是省级行政单位的名字。我还是更喜欢“颍川”。颍川地区,在历史上有太多荣耀。我们细细数来:上古时期,黄帝生于此,就是今天的新郑。尧舜时期,推辞帝尧禅让的许由生活在此,也就是今天的鄢陵。三代时期,夏禹建都于禹州。

    春秋时期,《孟子》中提到的“君子可欺之以方”的“君子”郑子产葬在此(今长葛、禹州、新郑交界地区),战国的吕不韦、韩非子,秦汉的张良、晁错均是此地之人。汉末三国时期,上文已经着重说过,那可能是颍川郡最辉煌的一段历史,“颍川”这个名字,也是从那时开始深深地在历史长河留下了烙印。再往后,还有唐朝的吴道子、褚遂良等。唐之后,或许是盛极而衰,也或许是中原已经不再是全国最鼎盛之处,颍川依然是一个人才聚集地,但相比起来,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辉煌。可是从夏到唐,这个地方闪亮了两千多年,还不够吗?我们还是说回许昌,颍川毕竟不只在许昌,许昌也许能代表颍川,但它并不等于颍川。其实在我翻看许昌地区各县的历史,就发现了城市间这样有趣的现象:后来居上。历史上的颍川郡已经久远,不再有当年的辉煌,它把底蕴留在了许昌,而后更多年轻的城市拿走了辉煌。而在之前,我刚提过的禹州,也就是古时的阳翟,是“夏都”、“钧都”、“药都”,当然它的故事不该由我这个长葛人来讲。这个古老的都城曾经是颍川郡的中心,现在却归属于曾经的小弟许昌。


    许昌是现在这个地区的统称,但如果说狭义的许昌,应该指许昌县,或者说现在的魏都区、建安区这些地方,这一地区真正兴盛起来,应该算是东汉末年。而如果说古老,我的老家长葛可能资格更老。它是葛天氏故址,葛天氏是谁?是远古的部落,是乐舞始祖。《五柳先生传》最后一句记得否: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后来者居上,这是历史的惯性。回顾历史,是为了让自己对过往更加了解。但历史毕竟已经成为过去,我们要看的是现在和未来。今天的许昌地区如何?当然也值得自豪。未来呢?我相信依然会是一颗闪亮的星。至于具体情况,还希望看到豫记的城市系列文章写到我的家乡。而我今日此言,抛砖引玉耳!(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内容转自微信公众号“豫记”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