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所在位置:地名文化

 

郑州巩义双槐树遗址被誉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河洛古国”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历史

 

   今天上午11时30分,记者从河南郑州巩义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考古重大发现新闻发布会获悉:双槐树遗址被誉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被专家称为“河洛古国”的这一重大发现将进一步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历史。
 

  作为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双槐树遗址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中华文明形成的初期,发现的规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因其位于河洛中心区域,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不仅被誉为黄河文化之根、华夏文明之魂,还被专家称之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郑州地处“天地之中”、黄河之滨,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巩义双槐树遗址位于黄河南岸以南2公里、伊洛河东4公里,双槐树村村南的高台地,处于河洛文化中心区。

  这里有诸多的“中国之最”:勘探确认遗址面积117万平方米,发现有仰韶文化中晚阶段3重大型环壕、具有最早瓮城结构的围墙、3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3处夯土祭祀台遗迹、围绕中心夯土祭台周边的大型墓葬、北斗九星天文遗迹、与丝绸起源有重要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艺术品等,充分说明双槐树遗址在当时占据的重要地位。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表示,双槐树遗址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的内涵、尤其是其社会发展模式和承载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古国时代的王都气象,尤其是北斗九星以及诸多凸显礼制和文明的现象,被后世夏商周等王朝文明所承袭和发扬,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主根脉有望追溯至此。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认为,双槐树遗址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在同时期黄河流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社会分化程度最明显,是我们研究黄帝时代中原地区的文明化进程非常重要的材料。它的发现,必将帮助人们持续理清华夏文明发展的脉络、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自信心,增强文化凝聚力。

  目前,双槐树遗址考古发掘项目成为郑州市级首个被纳入国家重大社科基金的人文项目;科技部将双槐树遗址作为全国11个具体项目之一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将对“双槐树”进一步解读。

郑报全媒体记者 石大东 李娜 左丽慧 文 李焱 图 杨梅 朱钰玮 视频

编辑:张子明 孙新锋 李雅薇

转自郑州日报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