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地方承载历史印记的“社会化石”,记录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传承的重要载体,不仅反映自然地理的特点,也反映人文地理景观的特点,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能够折射出历史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各行各业,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名文化是以地名语词形式承载指代地方的地域文化,涉及语言文化、历史文化、地理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等。璀璨的中国地名文化是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进程而发展起来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名文化资源都蕴含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和文化基因,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一个很好的展示窗口,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和研究地名文化,厘清地名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掌握地名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充分发挥地名的载体功能传播文化信息,使优秀传统地名文化得以保护、传承与弘扬,对于唤起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积极意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西向东流经9个省区,黄河流域大大小小的城市和乡村孕育了一代代黄河儿女,她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史上,有三千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西安、洛阳、郑州、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不同的城市,成长发展出不同的黄河文化,沉淀出各具特色的城市气质。不同的乡村,又有不同的历史故事,各自留下许许多多文化遗迹,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要素,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基因,彰显着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坚实底气。
几千年来,黄河流域不同时期形成的地名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彩,既有反映与黄河的流势、自然地形及位置关系的自然地名,也有深刻反映黄河流域的文明进程的历史人文地名。许多政区得名与黄河有关,有自然因素,也有历史人文因素,这些地名有的仍然存在,如内黄、延津等;有的则因政区的变动而消失,如外黄、河阳等。黄河流经所形成的一系列峡谷和曲流,其中有一部分自然地名转变成为政区地名,如青铜峡、河曲、三门峡、东坝头等;也有人文地名作为政区地名使用,如焦作的嘉应观,原是清雍正皇帝为治理黄河水患特下诏建造的行宫、庙观,现在是乡级政区地名。这些地名的形成与演变都承载了黄河儿女的智慧和丰富的文化信息。
黄河儿女繁衍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与水患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三门峡屹立于黄河之中的“中流砥柱”,相传是大禹治水时凿宽两边河道所留,历经千年荡涤岿然不动,恰如中华民族勇于斗争的铮铮铁骨;开封城曾数次被黄河淹没又原址重建,“城摞城”的奇观,见证了中原人民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郑州的黄河博物馆和嘉应观记载的可歌可泣的治河故事,让人深受震撼。兰考焦裕禄为治理“三害”观风口、探流沙、察水势、栽泡桐的顽强身影,林州人民历时10年在太行峭壁上凿出“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惊世壮举,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生动写照。
河南省积极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结合自身特点,大力弘扬黄河文化。郑州立足历史文化资源在黄河文化、中华文明中的突出价值和地位,建设沿黄文化遗产走廊,充分展示五千余年前的仰韶文化,统筹推进黄河文化带、环嵩山文化带和郑州中心城区商代王城遗址等文化建设;洛阳深入挖掘黄河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以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河洛文化等为重点,打造更多文化主地标,提升洛阳影响力、吸引力;开封强力推进黄河悬河城摞城展示馆、宋都古城、东坝头中国共产党治黄故事讲述地等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建设;三门峡紧紧围绕三门峡黄河文化的主基调、根脉、主题、地标,挖掘最能体现本土特色的元素,全力推进“文化名市”建设。
为进一步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河南省民政厅向沿黄区域征集与黄河有关的地名文化故事,收集整理后将把与黄河有关的行政区域、城镇街巷、自然村屯、道路桥梁、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自然地理实体、水利电力及交通运输设施的地名文化故事编纂成册,供社会各界阅读和地名文化传播者宣传。地名文化,以地名为载体,在传承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的价值。
本文作者:杨峰,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会长。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授权本网发布,不代表本网看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