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在位置:地名文化
|
|
|
|
焦作地名漫谈
齐晓声
一、焦作地名由来
传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年)有9户焦姓人家在此地开设窑业(煤炭)作坊,称西焦家作,又叫西焦作村。这是说法一。世代相传,古时候焦姓人在东边的村里开办打铁作坊,人称焦家作坊,后简称焦作(东焦作)。这是说法二。此外,还有秋天枣成熟之后成为干枣、焦枣,衍变成焦作等说法。焦作地名起始大致在今和平街中段,河南理工大学北校区附近。1910年,清政府设焦作镇,为怀庆府修武县所辖。
清怀庆府置河内、济源、修武、武陟、温、孟、原武、阳武8县,即所谓的怀府八县。1913年,河内县改为沁阳县。1927年8月沁阳县东部划出,设立博爱县。民国后期,设立焦作县,1949年改为焦作矿区,1956年设立焦作市。1986年1月,撤销新乡地区,辖县分属新乡、焦作两市。焦作市辖修、博、济、孟、温、沁、武共七县。原怀府的原阳县(1950年3月原武、阳武二县合并为原阳县)划归新乡市。1997年,济源市归河南省直接领导,从焦作市划出,奠定了今天焦作市的行政区划格局。即4区(解放区、山阳区“含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中站区、马村区)、4县(武陟县、修武县、博爱县、温县)、2县级市(沁阳市、孟州市)。这大致是原怀庆府修、孟、温、河、武5县的地盘。
- 地名来自作坊,即以“作”为后缀。
除去我们的主题词焦作之外,还有上白作、马作、靳作、李贵作、苏家作、车家作、耿作、大家作、六家作等等。
上白作:古称北秦村又叫上秦村,明嘉靖年间又称白家作,皆因当地白石灰较多,又取白姓在此开设作坊之意,故名曰白家作。清道光巳亥年(1839年)《修武县志》载为上白作。相应地也有下白作,今已被其它名字替代,不再使用。解放区设有上白作街道办事处,辖11个社区:上白作社区、洪河社区、龙寺社区、闫河社区、狮涧社区、老牛河社区、春林社区、田涧社区、马涧社区、小庄社区、河阳社区。办事处原驻太行路,现驻小庄社区(新园路)。
2、与武王伐纣有关
大的如县名,如修武。小的如村镇,像待王、演马、武王。
修武县:商代为宁邑。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途中遇暴雨,三日而不能行,在此地驻扎,取“武王伐纣、修兵演武于此”之意,故改为修武,名字延续至今,已三千多年。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始置修武县,属三川郡卫州。清属河南省怀庆府,现为焦作市辖县。
3、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浪潮催生的政治地名(路名)
如新华、民主、民生、民权等。
新华街:1906年,以贩卖煤炭等物资为生的田积善,在门前种植16棵小杨树,后来人们以此为标记,取此街名为“杨树街”。1911年,该街进行改建,采用煤矸渣铺设,因是经营商品、食品等物资的繁华街道,且相对当时西马市街(今胜利街)位置偏东,故而得名东马市街。1920年代,更名为中山东街,“中山”取自革命先驱孙中山的名字。1949年,焦作矿区人民政府将中山东街更名为“新华街”,并进行改扩建,名称沿用至今。与此相关的地名:解放区人民政府设立新华街道办事处,负责管理新华中街等地区。
4、纪念英模烈士的新地名
如韩王、启心村、武陟县三阳乡、温县祥云镇。
韩王:马村区有两个韩王村,原来叫东万斛村和西万斛村,就是有万斛粮食,是盛产粮食的好地方。为什么就改名了呢?1945年冬,上级派韩克俭和王子英到这里工作,分别担任区长和政委。1946年5月13日夜晚,由于地主告密,国民党军队和还乡团50多人包围了区政府,韩、王二同志临危不惧,英勇抵抗,终因子弹将尽、寡不敌众,英勇牺牲。韩克俭年仅28岁,王子英年仅26岁。中共修武县委在西万斛村召开万人大会,隆重追悼韩克俭、王子英两位烈士,并处决了当时告密的反动分子。为了悼念先烈,教育革命后代,决定把东西万斛村改为东西韩王村。相应地,后来焦作矿务局在此开矿也就命名为韩王矿。
5、地名丛(主地名前加字形成衍生地名)
山阳区卜昌系列(侯卜昌、寨卜昌)、平陵系列(钦平陵、史平陵、抄平陵、韩平陵、周平陵)。
寨卜昌: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驻军于今寨卜昌村位置,筑坛占卜,兽骨隐现“昌”字,士气大振。灭商后,武王搬师重驻此地,命名“卜昌”。明初,外来人口移居“卜昌”一带,都要沾武王的光,各将家族姓氏或职业加上,形成药王卜昌、油王卜昌、乔卜昌、侯卜昌等八个卜昌村,其中王氏先祖由山西洪洞迁至卜昌村,因以医道传家,遂名为“药王卜昌”。清同治年间,经泰顺家族的王大温、王大有、王大伦等人倡议,由邻近的药王卜昌、油王卜昌、乔卜昌三村百姓捐款修筑寨墙,于同治七年(1868年)竣工,从此三村合一,称为寨卜昌。1947年8月15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在寨卜昌村成立,秦基伟任司令员,并举行南征誓师大会。2012年4月,寨卜昌村从博爱县划归焦作市山阳区,由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理。
韩平陵:焦作新区文苑街道韩平陵村(原属修武县李万乡),是众多平陵村中的一个。2018年,村中发现了清道光版《韩氏宗谱》,与修武赵厂韩老先生珍藏的《韩文公门谱》互相印证,相映成辉。两个门谱记载韩文公都是正月十五生,韩文公墓在安阳城北三里的韩陂。与孟州的韩愈墓为正宗之名尚有争议。
(作者:齐晓声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会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