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在位置:地名文化
|
|
|
|
清丰金堤——黄河最早的堤防遗迹
清丰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至今仍然遗存着许多古代文明的痕迹,清丰县城西关的金堤就是黄河历史上最早的堤防遗址。
如果说清丰金堤,可能有的人还不知道在哪里。但是,位于清丰县城西关的老爷庙和大槐树,是大家都熟知的一处名胜,老爷庙和大槐树就坐落在金堤之上。
说起这道金堤的修筑,还得从黄河的形成说起。
大致自新石器时代开始,黄河下游流经今河北平原入海。当时,因为两岸尚未修筑堤防,所以河道极不稳定,应该处于随意漫流、泛滥、改徙的状态,时常出现多股河道并存的局面。当时的河北平原一带人口稀少,所以黄河的这种情况对人类社会影响不大。随着人口的增多,人们开始有意识地修筑原始堤防,以便在河淤滩地垦殖。同时,黄河改道变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历史记载,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发生了有史以来有确切记录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从宿胥口(今淇河、卫河合流处)夺河而走,经濮阳戚城西往北进入今清丰境内,也就是现在清丰县西部古城韩村阳邵一带,至今仍然黄河故道,然后北行今南乐境内,过今河北大名东辗转入海。这次黄河决口,人们修筑了历史上记载最早的黄河堤防。据《中国历史地理概述》记载,初筑堤时,两岸堤距达50汉里(1汉里相当于今414米)。现在我们看到的清丰金堤最初就是公元前602年修筑的右堤,是有史以来黄河最早的人工堤防。这道金堤从周定王五年以后,在秦汉时代又进行了多次加固增修。据《河南武陟至河北馆陶黄河故道考察报告》所记:“早在春秋战国时,黄河下游已开始修筑堤防,秦汉时已相当完整,……清丰境内之金堤为故黄河右堤之一段。”
1875年,在县西北五里今大屯乡枣格村发现的晋天福四年(959年)张鄴墓志和在旧城村出土的张景墓志,对这道古堤都有明确的记载,1959年《清丰县志稿》据以上两志推定“金堤应筑于千年以前”。
1972年在今城关镇孙庄村东发现的元和六年(811年)柳信墓志和古城乡西佛殿村西南一百米处出土景福元年(892)张夫人墓志,也对这道金堤有明确记载。明正德《大名府志·山川》记载:“清丰县有金堤,在县西三里,南入开州,北入南乐。”
1990年版《清丰县志》认为“清丰、南乐之金堤和原阳之磁固堤、延津之新丰堤、濮阳滑县间之瓠子堤以及山东冠县、河北馆陶之汉堤原是一道,现虽已残破,但大体还保存着西汉时期的平面布局。”
由此可见,清丰金堤应该就是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开始修筑的,是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黄河堤防遗迹。清丰金堤见证了2617年前黄河在清丰这块土地上咆哮的历史,体现了古代人民治理黄河的智慧和毅力,是一处黄河治理历史上的重要文物。
绘制于民国四年(1915年)的《清丰县四至全景一览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当时的清丰金堤自后游子庄和马庄中间向北到县城附近,经现在的金堤老爷庙段往北到乔营东佛殿西青石磙东,南北横贯县境。在这张地图的左上角可以看到,阳邵乡的苏堤一带也有一段残存的古堤,与清丰金堤遥相呼应。两堤之间的距离,暗合《中国历史地理概述》记载的“两岸堤距达50汉里(1汉里相当于今414米)”。《河南武陟至河北馆陶黄河故道考察报告》认为“清丰境内之金堤为故黄河右堤之一段”,那么,苏堤一带的古堤,疑为故黄河左堤之一段。
县境现在的清丰金堤老爷庙段尚存两米多高、约500多米长,上有老爷庙遗址和600多岁的古槐,前是清丰八景之“金堤回澜”旧址,是清丰人文荟萃之地,也是古老黄河堤防最早的遗存之一了。
(濮阳市区划地名科供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