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鲁三角洲,台前邻省际
1964年,为解决因去(1963)年暴雨而造成的金堤河水患纠纷,也为此河构筑泄洪通道,官方遂调整豫鲁两省行政区划,撤销了居处金堤河主河道旁的山东千年古县—寿张,并以金堤河为大致分界,南岸随范县入豫,北岸划莘县或阳谷县归鲁(不含范县老城关),进而使金堤河泄水走向全部位于河南省境内,亦减少了两省在防洪功能上的责任掣肘影响。但划入河南省之后的新范县版图自西向东过于狭长,对泄洪后的黄河滩区管理造成不便,所以在1974年,又析分范县东部的“台前、侯庙、清水河、马楼、打渔陈、夹河、吴坝”7个公社成立“台前工委与办事处”(准县级,驻地台前村。1976年又分设了后方、孙口两个公社)。“台前”之专名,源于古寿张县旧迹——“凤凰台”高丘。明初洪武年间,刘姓移民由山西洪洞大槐树迁至寿张城南凤凰台高丘前兴建村舍,称“台前刘庄”,故名。1978年台前工委及办事处正式升格为“台前县”,隶属安阳地区,1983年改划地级濮阳市。
1969年影像地图上的金堤河沿线重点城镇与位置信息标注。当时寿张县已经撤销,范县也划入了河南(县域呈东西狭长),而台前的准县级机构(工委/办事处)还尚未成立。
探访台前县,就不得不提到曾经的“寿张县”,两者之间具有很深厚的沿革继承关系。清代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版《寿张县志》载称:“寿张,春秋为良邑,战国为刚寿”。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寿邑改为张县,属砀郡;西汉时改为寿良县,属东郡;东汉时,为避东汉光武帝刘秀叔父刘良名讳,将寿良县改为寿张县,属东平国,是为历史上“寿张县”得名始。
民国老地图(1935年左右)中的寿张县区位标注。当时寿张县属山东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所辖。
民国时期,黄河、金堤河与梁山泊附近的各大城镇区域形势图,含括了寿张、阳谷、东平、郓城等。
公元420年(刘宋武帝永初元年),改寿张县为寿昌县,时属兖州东平郡。北魏统一北方后州郡设置繁乱,今梁山泊一带分属于济州与兖州,两州皆设有“东平郡”,郡域又各置一个寿张县:“济州东平郡领县二:寿张……兖州东平郡领县七:寿张……”《魏书·地形志》。时兖州寿张县治所同汉治,济州寿张县治所设在寿张集(今属梁山县)《东平县志》。到了北齐时期,兖州东平郡的寿张县并入须昌县”,两个寿张县并存的局面结束,此时治所在今梁山县寿张集的一个寿张县了,正式结束了寿张县治所在霍庄约500年的历史,拉开了寿张县治所在今梁山县寿张集的历史序幕。但据唐初《括地志》记载,“梁山在郓州寿张县南三十五里”,说明此时寿张县城往北作了迁徙。宋代寿张县属京东西路郓州东平府,治所未移。金代改宋京东西路为山东西路,寿张县属山东西路东平府,在今梁山县西北寿张集。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李逵坐堂“寿张县”当临时县令的地方,也就是在寿张集。金代大定六年(公元1167年),黄河决口,城廓被毁,寿张县治迁驻竹口(今属阳谷县李台镇竹口村),十二年后又回迁到寿张集。
谭其骧版北宋“京东西路-郓州-寿张县(治寿张集)”地图示意。
明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黄河再次决口,寿张县城“圮于水”,即县城在洪水的冲击下毁坏倒塌,县治遂南迁今梁山县马营镇薛屯。这次河水来势凶猛,寿张城西平地被冲刷形成了一条新的河流洓河。或许考虑到受灾较重这一情况,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将寿张县“省入须城、阳谷二县”(一分为二,撤消建置),十年后才又重新恢复。并将县治北迁到王陵店(今阳谷县寿张镇,一直到1964年再次撤销都驻于此),寿张县治也由黄河南岸移驻到了北岸。
1960年撤并之前的“寿张县”(治王陵店)。台前设县后,也算是对寿张旧域有了新继承。现在民间有呼声:将台前县更名为寿张县(恢复历史古名),并与范县一起划归山东,同时还解决了诸如“范县老城关”之类的飞地问题。不过仅是网络讨论,实际操作现在几乎不可行了。
1973年某版老地图中的信息标注。红线部分为1964年行政区划调整之前的豫鲁省界线,调整之后,金堤河流域范围如同一条长腿,深入到了山东西南部。
历史古迹—寿张凤凰台旧影,也是“台前县”得名之处——此山(丘)似凤头,东西堤似凤翅,故名凤凰山。山上雄矗凤凰台,台南侧有一小村(刘庄),名曰“台前”。
流经台前县城的金堤河干流河道。金堤河,作为黄河一级支流,主导泄洪功能。西汉平帝(元始年间)时,黄河决口,河水流入汴渠,泛滥六十余年,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征发民工数十万人治河,由水利学家王景主持,当时黄河水道流经内黄、清丰、南乐、大名诸县境,他勘察地势条件,指挥筑成了左堤和右堤,均以“金堤”称谓,现金堤为右堤,自洪水入黄河口东端,由濮阳联接古马陵堤(今属莘县),至范县故城(今莘县古城镇)东北联古子路堤而成。清代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临黄(河)左堤贯通,金堤与之遥峙,成为华北-黄泛平原重要的防洪屏障。而早在清代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钢瓦厢决口黄河改道后,金堤处于黄河河道北侧,故称“北金堤”。如今台前与阳谷两县,就以北金堤为政区分界。
1951年政务院决定,按照堤顶超高滞洪水位2米、堤顶宽8米、临背侧坡皆1:3的标准增修加固了金堤,普遍达到超高滞洪水位2.3米。莘县段滞洪水位黄海标高分别为:高堤口50.80米,樱桃园48.10米,古城镇南门外47.46米。此后历经修复,导疏滞洪,成效明显。
台前县利用金堤河的天然水资源,依城区打造了湿地公园,具有景观、游览、防洪的多重功能。
台前老城位于金堤河干流以北,政区建置也叫“城关镇”。后来修建京九铁路,于金堤河南岸设立“台前火车站”(濮阳市曾经唯一的火车客运站),台前便在火车站周边规划建设新城区,并将县行政机关从城关镇南跨金堤河搬迁到了新区里,与火车站毗邻。同时在新区开发多座住宅、商业楼盘,吸引黄河滩区的移民购置入驻,进而聚集了人口规模(形成滩区移民城市)。台前城关镇(老城)街道上的店铺招牌,突出了省际边界特点(如豫鲁宾馆)。图中这条主干道叫做金水北路,纵穿老城,衔连路网,如径直向北可通达北金堤。
金水北路与台前环城公路(蓝色工程板,当时在建中)的交汇点,据当地人说,图中红圈那里,以前曾立有一块山东与河南的界桩,修建环城路时被移除。但这儿距离(豫)台前—(鲁)阳谷在北金堤的政区交界处还有约200米,即图中公路坡道的最上方。那么这块界桩应该是由地方所立的宣传指向标,而非正式官方勘定桩。公路两侧的房屋也存在着插花归属等情况。
沿着公路坡道走上北金堤,来到豫/鲁省际和台/阳县域的交界处。山东聊城某医院的广告牌矗设在边界,视觉极为醒目。这类治疗专业疾病的医院,在宣传方面都是非常“高调”的。旁边停靠着每天往返于阳谷与台前的客运班车,从这里到阳谷县城约20公里,虽然很近,但受探访主题与时间限制,这次在阳谷县仅点卯了寿张镇,未去县城。
政区交界处回望台前老城关(南向)。台前县金水北路与山东境内的242省道在此相接贯通。
北金堤上的地名信息指向牌—寿张镇与台前县距此各为1公里,右侧是由阳谷县所立的北金堤河长制信息牌。
北金堤河道示意图。金堤河流域呈狭长三角形,上宽下窄,东西长200多公里,最宽处近60公里。地势自西南倾向东北,河源至河口高差30米。金堤河现行河道设计标准是“三年一遇”排涝,流量280立方米/秒;“二十年一遇”防洪,流量800立方米/秒。金堤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12亿立方米,设计正常年份排水量7亿立方米。
濮阳市行政区划地图中的河南台前县(城关镇)与山东阳谷县(寿张镇)信息标注。台前老城因历史沿革所致,完全紧贴在省际边界点。台前县域周边也是两省、四市(濮阳、聊城、济宁、泰安)、六县(范县、阳谷、莘县、梁山、东平、郓城)的中枢结合部。地图中的绿色虚线就是台前的环城公路,时隔一年后,应该建成开通了。台前县政府南迁新区后,台前城市框架结构为——
一城:台前中心城区(城关镇+城南新区)
二片:金堤河北片(老城)、金堤河南片(新城)
三区:老城区、新城区、产业聚集区
三轴:南北主轴贯穿全城,东西次轴联系南部片。
如今老城区、新城区、产业聚集区“三位一体”,共同建设,同步发展。
从北金堤步行1公里来到阳谷县寿张镇,这里的老地名叫做“王陵店”。撤并了五十多年的寿张县,街道基础虽仍显“城态”框架,但失去了县域中心的地位,现实中仅留存着乡土风貌。
自明初洪武十年(公元1380年)到1964年,王陵店作为寿张县治所584年。1964年寿张县撤销后,降级为镇,划入阳谷县至今。
英国旅行家、摄影师威廉.史密斯于1934年游历山东时所拍摄的寿张县城墙与城楼照片。他当年在山东游历的摄影作品,1996年已经出版了影集著作—《老山东》。
寿张故城四周均曾筑有寨墙,设东、西、南、北四大寨门和小南门;城内街道,分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两大主街,市面宽阔,各长里许。至清代中叶,城内有钱庄18家,以“万成”、“恒大”两家最甚——清代光绪26年(公元1900年)《寿光县志》 刘文煃 王守谦 编撰
离开寿张镇后,又返回台前县城,继续前往位于台前县城南孙口镇的“将军渡”探寻。将军渡地处黄河岸畔,与济宁市梁山县隔河相望。
中央电视台原农业/军事频道(CCTV-7)《乡村大世界》栏目还在这里进行过宣传拍摄,当地特此矗碑说明。石碑上刻着“羽绒之乡”字样,主要生产羽绒服饰,现已成为台前近年来发展县域经济的支柱类产业。远处红色雕塑处是黄河水文管理机构。
将军渡东侧,黄河下游方向,相比中上游蜿蜒在梁峁之间的险峻,黄河在这里则变得平缓开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近年来最热门的政策性话题。流域内的每个省,都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发挥良性效应。
河畔滩涂在非汛期间,拥有大片肥沃的冲积型田野良场,富庶农产耕植。
将军渡黄河正对(南)岸的行政建置为济宁市梁山县赵堌堆乡马湾村。不过从濮阳市行政区划地图上来看,台前县在将军渡黄河对(南)岸也有辖域土地,貌似为滩涂,是否因黄河改道、汛期洪涝等原因而产生,尚不得知。
这里之所以叫“将军渡”,是因为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4个纵队约12万人在刘、邓两位首长指挥下,在此强渡黄河防线,继而鏖战鲁西南,随后又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发动战略反攻的序幕,且具有重大历史纪念意义,遂在原刘邓大军过河的渡口位置修建纪念亭,树立文保碑,还开设了纪念馆可供游客参观学习。
目前将军渡纪念碑亭位于黄河故河道旁,后来经过自然影响与人为改变,河道位移,今黄河干流距此约1.5公里。
将军渡目前的政区建置为孙口镇孙码头村,孙码头也是台前港务功能所在地。在村口还立有村史简介碑,上边在描述家族迁徙背景时,同样也提到了北方移民中转要地—山西洪洞大槐树。孙家移民迁居到此后,依托黄河摆渡,服务人们通行,经过长久积淀,成为河畔大户,并以姓氏命名码头与村庄。
1976年,析台前公社南部、打渔陈公社西南部设孙口公社;1984年改乡,2011年升镇。孙口镇紧邻台前城南新区,建成范围几乎已连片,但辖境农业人口较多,所以没有设立街道。
如今借助将军渡的红色旅游资源与黄河水畔风光,孙口镇进行了相关细节打造,如图所示。
设立在将军渡黄河水文管理机构的一幅防汛形势图,也可以当做台前县域地图来看。下排有对黄河台前段的科普介绍,还包括了堤坝、河道、水闸、滩区、蓄滞洪区等要素信息,由此可见台前与黄河的关系,实谓“融脉相依,襟控豫鲁”!
转自微信公众号“政区地理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