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所在位置:地名文化

论城市现代化背景下古都地名生存困境与对策


摘要:地名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化背景下古都和历史名城都会遇到历史地名继承和保护问题。以大古都开封为例,在阐述丰富地名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针对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地名问题,提出了保护地名文化遗产的合理对策,为其它古都和历史名城发展中的历史地名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古都开封;地名;城市现代化;历史地名保护

 

        地名是一种信息载体,是人们赋予各类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且具有反映当地历史、地理特有现象的功能。城市名称和城市街巷之名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其形成和演变的轨迹,记录着已经消逝了的历史岁月,体现出城市的文化特色。

        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的城区拆建改造,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历史地名的消亡。北京、西安、开封等古都名城,其经济建设与历史地名保护中的矛盾尤为突出。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问题,对于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提高城市的软实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地名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现代地名学的开拓者之一谭其骧先生说过,“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它记录了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辉煌;记录了战争、疾病、浩劫与磨难;记录了民族的变迁与融合;记录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因而,自古及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可以说地名的研究源远流长。

    1.1 我国地名研究源远流长

        中国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浩瀚文献,大量的史书、志书、韵书等古籍中不仅记载了数量众多的地名,而且对许多地名的读音、含义、位置、演变以及命名规律都有阐述。如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中,就载有各类地名4000多处,并对部分地名渊源进行了解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所载地名达2万处左右,地名渊源解释首次超过千数,释名率达6.7%。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地名渊源解释数量已达931处,释名率高出《水经注》近两倍。宋代100卷《太平寰宇记》中的地名渊源解释超过2000处,200卷的《舆地纪胜》则超过3000,假使1300卷之巨的《大元大一统志》能完整保存至今的话,则其地名渊源解释数量很可能在五六千处以上。明清时期,郭子章著有我国第一部专门解释地名渊源的著作《郡县释名》,顾祖禹以个人之力完成《读史方舆纪要》,李兆洛主编完成了第一部历史地名词典《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清代三修《一统志》,《嘉庆重修一统志》质量最高,成了历史地名的渊薮。

   1.2 建国以来的地名学研究

        地名学正式作为术语是在19世纪后期,在西方语言学和测绘学的发展过程中,对地名研究兴趣激增,并开始出版地名学的专门著作,如1872年瑞士J.J.埃格利的《地名学》,1903年奥地利J.W.纳格尔的《地名学》。一些国家还相继成立了研究地名的机构,如1890年成立的美国地名委员会,1902年成立的瑞典地名委员会,1919年成立的英国地名常设委员会等。早期的地名学著作在探讨地名的基本性质之外,尤其注重地名语源的考证,包括根据残留在地名中的古语成分来推论古代民族的分布和迁徙。J·吉耶龙(1854-1926)于1902-1910年出版的《法兰西语言地图集》,促进了地名研究向地理学的方向发展。1926年法国A·道扎的《地名起源和发展》,提出了用文化地理学的方法来探讨地名的年代程序。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民政局、地名工作者、文史学者等非常重视地名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辞海》(历史地理分册)、《中国地名学源流》、《中国地名学史考论》等地名研究著作,就是这一成果的重要体现。

    1.3 地名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国外,保护地名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共识。联合国非常重视地名文化的保护,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委员会的多项决议直接或间接的提到了地名文化。例如,联合国第五届地名标准化会议提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联合国第六届地名标准化会议指出:“地名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随意改变地名将造成继承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的损失”。2002年联合国第八届地名大会更是特别强调要把地名作为国家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并敦促有关国家采取行动,系统地收集地名,让民众更多地了解老地名对地方、区域、国家遗产和特征所具有的重要意义。2007年在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暨第24次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上,地名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地名文化建设,有的国家把有上百年历史的地名列为保护对象,如1999年芬兰将“地名:地方的记忆”作为欧洲遗产日的主题。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所长刘保全说:“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地名,保存着人们对特定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有的认识和思考方式,也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因此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地名情况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水平,国家历史越悠久,地名文化越丰富。我国数量众多的古都,地名情况当比一般城市复杂得多,地名文化也极为丰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研究。因此,在当今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研究古都与名城地名,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面。 

         2  “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地名中的开封历史文化

    开封是中国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是战国魏、五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的都城所在地。其中北宋都城时代,开封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最开放的城市。现今市内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历史地名繁多,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不过,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些文化遗产,包括丰富的历史地名。历史上黄河对开封影响深刻,北宋建都开封时,黄河远距北流,自1127年金灭北宋后,黄河开始了700余年的南泛入淮。黄河南泛期开封城市曾7次遭灾,城市破坏严重,如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大水入城,大水前39万人,大水过后只剩3万,导致了开封城的重筑。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的大水入城,使得后来开封城市街巷重修。开封古都就是在这一次次黄河水灾中,获得一次次重塑,街巷地名被历史洗礼和重组,因此留存至今的地名尤其显得凝重和珍贵。

        古都开封的大小街道很多,主要呈现东西和南北走向,构成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的棋盘式格局。这些街道大多历史悠久,古老典雅。明清之际形成并命名的街道居多,也有民国以后更换了名称的街道,当然也不乏宋代街道的遗迹。开封的街道和胡同有“七角八巷”和“七十二胡同”的俗称。这种说法定型于清末与民国初期。开封“七角八巷”中,“七角”指的是县角、行宫角、崔角、丁角、吴胜角、都宅角、府角。后来,“七角”中丁角和吴胜角演变成了大街,名叫丁角街和吴胜角街。“八巷”指的是双龙巷、贤人巷、聚奎巷、保定巷、金奎巷、南京巷、慈悲巷、第四巷。开封“七十二胡同”,实际情况经常变化,数目并不稳定。这些胡同,有的以官署衙门命名的,以堂庙寺观命名的,以大的家族命名的,以生产作坊命名的,以吉祥仁爱命名的,以景观物相命名的,以历史年代命名的,等等,可以说,它们是特定的社会及历史文化的显现。1990年市里普查有75条胡同,加上与胡同规模相近的小街,可以说有百余条之多。

    我们漫步在胡同深巷,处处能感受到历史的足迹。开封的街巷胡同是一座历史大舞台,多少震撼人心的事件,多少历史人物的故事,乃至衙署机构的变迁、豪门宅第的兴衰、庙宇寺观的起落、市肆店坊的演变,都在一条条幽静街巷胡同的名称上有所体现。开封古都,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的地名文化,是开封古都的文化优势之一,也是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之一。    

3、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的地名生存困境

        城市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城市是经济、科技现代化的载体,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物质表现。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现代化、城市管理科学化、城市功能多样化、居民生活高度社会化、生态环境园林化、城市经济高效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城市居民现代化等。开封古都在建国初期仍为河南省省会,不过自1954年将省会地位让位给郑州,降格为地区级别的中心城市后,从此一落千丈,城市发展迟缓,城市内外街巷布局和地名演替相对缓慢。历史的车轮跨入21世纪,开封城市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那就是“郑汴一体化”的重大发展战略,这样明显加快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

        地名是一个城市的标签,是城市的名片,既反映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又承载城市的发展与变迁。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建设,旧城区改造为新城区,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大量的街道、桥梁、高楼大厦、公园广场、住宅小区、工业园区的出现,于是大量新地名相应涌现,于此同时,有些老地名则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直至被尘封,这就给地名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开封古都在快速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地名生存困境,归纳起来主要有:
        
3.1 老街巷、老地名的消失

        开封历史悠久,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一向引以自豪的“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在城市现代化建设大潮的冲击下正在逐渐走向消亡。“七角八巷七十二条胡同”中的七、八、七十二都是概数,并不稳定,各个年代都有不同的具体数字,但总体而言是呈下降趋势。随着旧城改造规模的加大,开封古老的街巷胡同接二连三地消失。据统计,1990年城区尚有胡同75个,到1999年骤减为52个,9年减少了23个,最近这10年又减少了多少,还有待查明。上面的数字尚不包括已经消失、名称不叫胡同的小巷小街,胡同名字尚存,但面目全非的也不在其中。照此下去,再过20年,恐怕胡同难寻了。笔者自2008年起逐个走访开封的大街小巷和胡同角落,对此深有感触。如秀水胡同,因新的居民小区的建设,有一堵墙挡在胡同口,目前只剩一个开封市民政局制的“秀水胡同”标识牌,实际上名存实亡。

        3.2 新兴建筑名称“洋化”、“西化”,严重割断了历史文脉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在进行旧城改造,致使一些具有历史保护意义的建筑物被拆除,而新建的一些建筑物需要起名。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出于利益考虑,在起名上大做文章,以一些华丽的词语或外来词汇进行命名,地名起名有“洋化”、“西化”、“贵族化”的趋势,开封古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2005年,随着开封房地产开发的逐渐发力,新建楼盘遍地开花。据笔者对近年来开封新设街道和新开发楼盘的调查,其名称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维也纳森林、香堤湾、宋城雅居、荣勋花园、九鼎颂园、锦绣皇城、江南人家、东方明珠、仁和佳苑、集英花园、康泰花园、嘉泰新城、迪臣豪苑、蔚蓝加州等。这些“西化”、“洋化”色彩浓厚的楼盘名称,有多少能凸显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特色?这应该引起城市管理者和广大民众的深思。

        3.3 城市“扩张”,亟待新地名的出现

        2003年,为了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河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作出了实施“中原城市群”的战略决策。2005年4月17日河南省发改委受省委、省政府委托,在郑州新世纪大厦召开了中原城市群规划开封专题座谈会。在这次座谈会上,在中原城市群规划中先后两次提到“郑汴一体化”这个概念。2006年10月,郑州开封两地电信同价,取消或降低长途费用。2006年11月19日,郑汴城市快速通道——郑开大道通车。2008年2月2日开封市汴西新区党工委、汴西新区管委会正式揭牌。

        汴西新区位于开封市西部,东到护城大堤,西到中牟边界,南至310国道,北至连霍高速,是集居住、工业、办公、商贸、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型新城区。汴西新区城市中心区的定位为:集聚城市、紧缩城市、复合城市、网络城市、生态城市,努力打造成开封的集约高效化、生活多元化、综合交通网、自然与人互动的宜居城市。这样,开封在老城区改造的基础上,借助郑汴一体化的东风,又在汴西新区加快了城市现代化的步伐。在筑路盖房,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地名规划工作却明显地滞后。目前规划和开发的汴西新区,大多数位于城乡结合部,历史遗留地名相对偏少,原先农田改造成新的城市中心区和生活区,道路、楼盘、厂房等,都亟待民政部门和城建部门负责起名和命名。时下开封汴西新区正在进行十二条大道的通达工程,目前这十二条大道,因开工仓促,缺乏充裕的时间进行命名,暂定名为汴西新区一号路、二号路、三号路、四号路等共十二条道路,东西六条大路分列郑开大道两侧。这明显与开封古都的地位极不相称。上述称法,一旦约定俗成广为流传,再去起名命名,将会面临很大阻力,并给新住居民带来诸多不便。

        3.4 “以讹传讹”,地图中的错误地名与街巷

        古都开封一些街巷胡同,因时过境迁,名称被人们误读误传的时有所见,如三胜庙门街、三胜庙后街,当中的“胜”字,原应为“圣”,因位于今三胜庙街和三胜庙门街交叉的丁字口路北曾有三圣庙而得名。林荫胡同,应为灵应宫胡同,因清代该胡同存在过灵应宫的缘故。卧龙宫街原为老五龙宫街,因清时老五龙宫位于今卧龙宫街北段路东。乐观街,原称老官街;旗纛街,为旗毒街。

        开封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配套设施也应完善。开封市交通旅游地图,作为外地人进入开封、了解开封的窗口,是宣传和介绍开封的重要文本,其作用不容小视。地图上重要地名的标识、旅游景点的显现、重要历史街巷的标识,都要深思熟虑加以完善。我们翻开近年来的“开封市交通旅游图”(最新版),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如街道地名标错、地名指示不明确,甚至街巷名称写法有误。此处试举一例,如解放路与自由东路交叉路口的东南侧,有一街巷,呈东西走向,与自由路平行,街名为“蔡河湾街”,2006—2009年的开封市交通旅游图上竟标为“蔡河湾借”,而且此街东段,有一南北向小巷与自由路连接,名为“东蔡河街巷”,地图中也未标出。      

4、历史地名保护的可行性对策与措施

    4.1 摸清家底,搞好地名普查

        前已论及开封历史遗存丰富,地名资源丰富。我们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应多保留历史文化遗产,重视历史地名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开封“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这一历史名片,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目前所做工作就是对旧城内遗存街巷地名进行普查,将历史街巷彻底搞清楚,究竟遗存多少街巷、胡同,确定保护的内容,为编制新的历史街区规划提供资料准备。

        对于汴西新区,要查实这一区域现有地名,历史上与之相关的重要人物、事件、故事和活动等,这对地名命名具有重要作用。应将汴西新区的地名命名与开封旧城区的地名一致起来,构成整个开封市的地名系统,体现文化开封的地名特色。应避免出现“西化”、“洋化”地名,避免与城市特色定位不谐调的情况发生。

    4.2 加强管理,做好地名规划

        地名的工作,管理也是关键。民政部李学举部长认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名文化,应受到切实保护。今后任何地方命名、更名都应通过专家的严格论证”。对待历史地名要尽可能的保持稳定性,保持传承性。当然,我们也要辩证的看待老地名的保护与废弃,对一些特别不健康的地名要依法进行更名,国家地名管理法规对此早有明确规定。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变宽变多,楼房变高变大,原来的小街小巷名称也不可能全部保留,有取有舍,新陈代谢也是自然现象。

        加强管理,提高地名文化内涵,要依法规范整顿地名,提高命名更名科学水平。要认真完成地名规划工作,这对新开发或旧城改造的成片区域,尤为必要。开封汴西新区十二大街、郑州郑东新区十二大街,就是规划工作未能到位的一个例证,由此可见,超前规划尤为重要。有关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民政部、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工作的通知》精神,与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密切合作,尽早启动编制汴西新区地名规划的工作。

        在地名规划工作当中,应尽量保存老地名,规范或慎用新地名。为了既使街道名称反映当地人文或自然地理特征,又使广大市民群众容易接受和认同,应在街道命名中充分重视历史文脉的传承。具有历史和文化元素的街道名称,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符号,而是文化精神的体现,即使暂时改了,终归还应复原。一个有内涵的街道名称,可以向世人传递丰富的信息,让他们更深入的了解这个城市。开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条件和能力做好这项工作。

    4.3 加大宣传,营造保护氛围

        要积极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地名网站、电话问路、电子地图、地名触摸屏等地名信息化服务,是新时期开展地名服务的有效形式,也是地名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北京市路边的电子地图导引系统,就是古都名城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的示范。来北京的游客,可方便的从电子地图得到所需要的地名信息,包括里程、公交、宾馆、旅游景点等。开封市也应向北京学习,从本市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积极开展符合群众需求的地名信息化服务。

        此外,城市管理者要将地名工作的重要性时刻牢记心中,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宣传地名文化遗产,唤起民众对地名文化的认知,增强全社会对地名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使每个人都认识到,保护地名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明成果,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5、结语

        古都、历史名城是历史留给我们及子孙后代的一笔宝贵财物,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城市现代化的冲击下,地名工作出现了与经济发展不和谐的一面,我们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按照地名工作的科学原理办事,才能在城市建设中把城市的地名命名工作做得更科学,更有效,使我们的城市在不断增添时代光彩的同时,又富涵更丰富的历史韵味。

        如同其他古都名城一样,开封在快速城市化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地名生存的困境。我们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摸清家底,搞好地名普查,确定保护内容;加强管理,增强保护意识,做好地名规划;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氛围。相信,在国家民政局、省市县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地名保护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一定会得到科学和合理的解决。

 

作者简介:吴朋飞,江苏如皋人,历史地理学博士,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历史地理学、城市环境史、黄河环境变迁研究,出版《明代开封城复原研究》《黄河变迁与开封城市兴衰关系研究》《开封古城黄泛地层洪水记录及洪灾度反演》(合著)等著作。

 

转自微信公众号“开封市工艺美术学会”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