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地名在新时代中焕发生机
——结合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浅谈
地名是打开历史的钥匙,也是看见世界的眼睛。国务院近日公布修订后的《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关于地名文化保护的内容广受关注。36年前原《条例》尚未制定关于地名文化保护工作的条款,这是当时环境、条件等因素决定的。那时改革开放起步不久,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刚刚开始,老地名消失的不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尤其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浪潮中,许多具有历史意蕴、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的老地名逐渐消亡,地名文化资源流失严重。各级地名机构开始意识并重视地名文化的保护工作。
一、新《条例》的意义
历朝历代留存至今的老地名是“古化石”“活化石”,是书写在大地上的历史,是看得见的乡愁,人民群众对此有着深厚的情结和感触。新《条例》专门增加了“地名文化保护”一章,特别强调“将符合条件的地名文化遗产依法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完全契合了2007年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指出的“地名完全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议精神,这是中国地名史上的一项创举。各地可依据此条将本地的优秀历史地名纳入“非遗”保护名录,使之长久传承延续下去,而不至于在城市建设中随意流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轻易消失。如此一来,既可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使地名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彰显文化自信。
二、老地名的价值
一个老地名的产生和形成有着特殊意义,在作为一地标签的同时,也成了历史、风土和文化的积累与标注,具有“顾名思义”的传承功能,在口口相传中去回味过去,直面现在和展望未来。有些城市名字延续了很长时间,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标注,用一个新的名字去替代,则会让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有断层的风险。留住老地名,便延续了城市历史与文化,让城市更有文化底蕴,更具魅力,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提供最具张力的载体,让个体情感和公众记忆得到更有质量的保障。如此,我们才能延续历史的脉络与印记,在叩问历史中展望未来。
老地名里既蕴含着历史文脉,也饱含着“城市乡愁”。每一个老地名都是一段历史、一段故事,与老建筑、老街巷共同展现了老城的空间格局和历史肌理,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宝库”。不少老地名在改名多年后仍然活跃在民间的话语体系中,它们是承载着城市居民乡愁的精神纽带,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老地名不仅是一串暖心的回忆,更是一座城市文化风物的凝聚,它早已超越了“名字”的简单含义,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丰富的情感色彩。
三、关于地名文化保护的建议
留住老地名中的文脉和乡愁,恢复旧名重新启用并不是唯一方法,在老地名宝库中“掘金”,需要传承与创新并重。目前,不少城市建立了地名数据库,出台了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组建了地名专家组等。这些举措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层面,能让地名获得更权威的保护,但要发挥好老地名的作用,仍然需要更有温度、更有亮点的细化措施。“凡走过,必留痕”,让这些痕迹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它们在新审美的主导下、新技术的辅助下获得新生,是我们需要花更多功夫研究的课题。
一方面,可以发挥好文化载体的作用,对老地名中蕴含的老故事进行新诠释、新表达,从而让老地名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比如用插画、动漫、小说等方式讲述老地名的历史,打造相关的文化爆款产品;又如由地方文化部门推动,在流行影视作品中植入老地名、老故事,提升传播力与感染力。另一方面,可以在不改变现有地名的前提下,将老地名的元素合理融入到街区之中,或立牌立碑纪念,或在公园、广场、场馆等设施中进行相关主题展示,让老地名以另一种形式生存和延续。
四、结语
新《条例》的出台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意愿,其对地名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有了《条例》保驾护航,老地名在经济飞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的时代背景下,不再成为遥远的历史和尘封的记忆,它们将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在新时代中涅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