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所在位置:地名文化

黄河河道变迁历史粗识


        题记:

        中国人好像一直对故乡有深刻的感情,农业区和游牧区的中华民族都是这样,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也有homesick症,感觉都没有中国人厉害。台湾的两个诗人让所有中国人在这方面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一个是余光中,其代表作是《乡愁四韵》;另一个是席慕蓉,其代表作是《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两首诗都有歌唱版本,每次听来,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虽然明知道生活不会再回归故土,也知道故乡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但是情感上依旧是难以割舍的。我也是一样,黄河故道是我生长的地方,对那里的关注是我不由自主的心绪。

        所以一直对于黄河故道之类的文献和网上信息比较关注,而研究黄河故道,也要对黄河的历史做一个大致了解。

        本文即是对于黄河几千年来的河道变迁的历史做一个大致的梳理,以著名人物在各段历史的活动为标识,增强画面感,方便记忆。

        特别声明:所述文字,多数为查阅文献,非亲自考察;所画诸图与所算数据,水平所限,也不甚精准;若有批评指教,请留言联系。       

        史前与神话时期(~前1956年?)

    大约是在1万年前左右,整个地球开始变暖,原来从高原缓缓流过来的清澈的河水慢慢变得急促而浑浊,到了尧舜时代,那黄河绕过太行山南端路过桃花峪(黄河中下游分界线)向东流去时,已经不是原来的一个河道可以盛得下的了。“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汜滥于天下。”(《孟子·滕文公上》),治理洪水成了每个首领的头等大事。到舜继位,用鲧治水,效果不佳,又用了鲧的儿子大禹,“舜听政三年,山陵不居,水潦不揩,乃立禹以为司空”(《战国楚竹书(二)·荣成氏》)。大禹聪明又很努力,历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带众人挖沟疏水,也是运气不错,“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诗经·商颂·长发》)。一方面黄河中游出口处淤积长久,堆积的黄沙升高,容易导流;一方面气候也开始变冷,河水没有以前那么大了;大禹治理完的黄河是从郑州(豫州中部)向东北方向流去,用现在的地理位置大致是走的郑州-新乡-鹤壁东-安阳东-邯郸东-邢台市鸡泽县-巨鹿县-辛集市-河间市-天津静海区-津南区入海。无论咋说,在中国历史上这大禹都是神一般的存在,郑州黄河游览区除了炎黄二帝雕像之外,大禹也在山顶上持锸北望。大禹治完了河,名望甚高,不再继续禅让成规,而是把首领的位置传给了他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中央王权自此开端。    

        先秦王朝时代(前1956~前221)

    想必大禹知道河水的厉害,没有让儿子启在下游建立都城,而是建在了桃花峪西南约百里之外的斟鄩(即今天偃师市二里头遗址)。

    据考大禹治水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956年的样子,夏朝历三百多年一直持续到商汤革命。后历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其中战国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直到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这期间大约1700年,黄河河道会经历什么变化呢?这要看黄河水的含沙量。

    这黄河到底有多少泥沙?现代测量给出的结果是年均16亿吨,这个数字对于一般人来说比较抽象,我大致测算了一下,就算80%的泥沙都被冲进大海去造陆了,按现在下游河道长度786公里,河道宽度约4公里计算,大约100年这个河道就要上升约3.3米,即一丈高左右。    

    有人会说可能那时没有那么多的含沙量,这个很难考据了。可能大禹治水之前黄河水清过,但到周朝那只是一个传说了,不然不会有《周诗》云“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了。

    商朝发家的地方在亳(今商丘一带),其都城也是多次变迁,中间有一度在现郑州市商城区,最终定都于安阳,那也是黄河和太行山之间的高地了,那里有卫河支流洹河流过,现在看也是风水宝地。这么做是不是也有躲避黄河泛滥侵害的考虑呢?

    到了周朝,西周都城西安、东周都城洛阳,属于黄河流域,但都没有在黄河下游。下游那里是分封诸侯的地方,而有巨功之臣和近亲都分到了黄河泛滥区之外的地方了。比如说对姜子牙的分封齐地,其王城就在山东淄博,主要部分在是丘陵山区,其北部才是黄泛区。

    到了东周诸侯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离大禹治水已经过去了1000多年。原来的黄河河道已经高到时常决口的地步,频繁改道、多股分流。所以各国都受其害,大家都开始筑堤防决,“堤防之作,近起战国”(汉·贾让)。有些国家筑堤就会不顾别国利益,甚至以水为兵,损人利己,以致纷争不断。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举行诸侯大会,参加会盟的有齐、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盟约中就有对诸侯各国修筑水利堤防提出限制,体现了各国流域治理的愿望。

    那时的黄河大致上走的是北线,即现在黄河河道以北的地区。兰考、菏泽一线向东南的区域,还比较原生态,比如菏泽就是一个大湖(雷泽),还没有被黄河淤平;区域内也是水道纵横,舟楫往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就是在这一带,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许多伟大思想家,灿若群星,照耀下土。    

    孔丘,祖籍宋国栗(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儒家始祖,至圣先师;到现在全世界都有他的学院在传授他的思想。

    李耳,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太清宫镇)人,道家始祖,生卒年都是未知,大约与孔子同时;著《道德经》八十一章,这本书到现在还在被人拿来忽悠人。

    墨翟(公元前476或480年—公元前390或420年),宋国人,一说滕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主张“兼爱、非攻”,仁人也。

    庄周,宋国蒙人(今河南商丘市),生卒于约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据《史记》所记载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秉承老子(李耳)道家思想,能说会写,辞藻华丽,意韵深远;狂放不羁,随心所欲,活成了明白人。

    孟轲,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在传播和树立孔教方面承前启后,厥功至伟。

    两千多年了,中国人的思想体系到现在还是没有超越这些思想家;我们说来说去,要么是引用他们的话,要么是诠释他们的言语。他们的思想,恰如黄河横流,万古不息。

        汉唐时代(前221~907年)

    秦始皇帝,把纷争的诸国都灭掉了,大一统的中国帝国时代建立了。做了许多大事:修长城、谒泰山、车同轨、书同文、焚书坑儒;可是始皇帝用力过猛,帝国只有14年的国祚。

    其后就是刘邦和项羽在郑州市北边,紧挨着黄河游览区的那个广武镇,划开楚河汉界,两兵对垒,项羽兵败。真是成王败寇,西楚霸王带着小娘子虞姬乌江自刎,沛县的亭长从此做了皇帝。    

    黄河可不管谁是皇帝,还是那个脾气,动不动就决口泛滥,虽然不断修筑堤防,但到了西汉时期,黄河还是从原来的禹贡河道向东南持续滚动,也有几十甚至百十公里了。算来也是,如果河道升高一丈就发生一次滚动,那也是100年滚动一次,从大禹治水到西汉也有15次以上的滚动,每次4公里计算,也平均东移了60公里以上了。

    到了公元之交,东西汉也是那时交替,从东边朝鲜那边来了一个叫王景的能人,善治水,带领数十万军士,“商度地势, 凿山阜, 破砥碛, 直截沟涧, 防遏冲要, 疏决壅积, 十里立一水门, 令更相洄注, 无复溃漏之患,”,史称王景治河,千年无患。确实,一直到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没有大的改道。

    原来出产圣人的地方,依旧是人间胜境,那里更是因为梁园(以现商丘市梁园区为核心),而文采流溢,让人追思仰慕。

    话说西汉梁孝王是汉文帝与窦太后的小儿子,本来就被封为淮阳王,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升格为梁王,领四十余城,居天下膏腴之地。吴楚七国反叛,因其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有功,又为太后少子,赏赐无数,于封国大治宫室苑囿,招延四方豪杰,出入仪从比于天子。这就是梁园。梁园是以邹阳、严忌、枚乘、司马相如、公孙诡、羊胜等为代表的西汉梁园文学主阵地。后世谢惠连、李白、杜甫、高适、王昌龄、岑参、李商隐、王勃、李贺、秦观等都曾慕名前来梁园。李白更是居住长达十年之久不忍离开,《梁园吟》成为千古名诗。最近的一部《长安三万里》火爆神州,其中梁园欢饮场景让人印象深刻,说的就是这里。

    汉唐盛世,是不是也与这安稳的黄河有着必然的关联呢?待考。    

        五代及北宋时期(907年~1127年)

    被约束了千年的黄河在沉默中积累着势能,到了唐朝末年,已渐难约束,就像那时的藩镇割据、五代十国时期到来,黄河也频频决口;乱世中更缺乏对黄河的有效治理。到宋太祖赵匡胤登基(960年),选址汴京(开封)作为都城,因为那里还一直没有被黄河肆虐过,但不知黄河已像一把利剑已高悬于头顶。

    北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冲决澶州商胡埽(濮阳昌湖集),向北迁移40~80km,走濮阳南乐,向北直奔大名、南宫、枣强、武邑、献县,然后至青县经运河到天津,由海河入海;宋人称为“北流”,也就是“商胡道”。

    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黄河在又在大名西南决口,经今山东冠县、夏津顺马颊河至冀鲁交界处入海;宋人称此河为“东流”。东流行水不到40年便断流。    

    那时金人在北方一直觊觎宋人国土和财富,不断侵扰。宋朝那时汲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实行文官制度,一直忍辱求和,直把那金人弄得越来越心痒,大举南侵,1127年攻陷汴京,北宋朝廷南迁,金朝建立。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于滑县西南决口,使河道向东夺泗入淮至海。杜充决河非但没有阻止金国东路军,还致使当地百姓被淹死二十万以上,因流离失所和瘟疫而造成的死亡数倍于此。北宋时最为富饶繁华的两淮地区毁于一旦,近千万人无家可归,沦为难民。从那以后,河道便乱了套了。

        金元时期(1127~1368年)

    1128年杜充人为决河后,新道东流经李固渡,又经滑县南、濮阳、东明之间,又经鄄县、巨野、嘉祥、金乡一带,注入泗水,再由泗水入淮河。从此,不再东北流向渤海,而是以东南流向泗水、淮水为主要趋向,流入黄海,下游的河道就折向东或折向南,在豫东北至鲁西南地区摆动了。黄河干流的摆动趋势是越来越向东南,决口的地点也越来越向上(西)移动,移至今河南汲县、原阳东部和延津一带,河道已流至开封府境内。   

    元朝初年,黄河已经改由虞城、砀山二县南,东经萧县至徐州入泗水了。除了干流外,黄河还分出几股岔道来,同时并存,迭为主次,但都注入泗水,又由泗水汇入淮河,以淮河下游河道为入海口。

    从那时起,黄河不断从南岸决口,从不同路径改道流入淮河,已经在太行山东麓至淮河以北的整个华北平原上绕了一圈,所到之处,黄土铺满。

    至正四年(1344),黄河在曹县白茅堤向北决口,淹没了豫东、鲁西南各地。到至正十一年,由贾鲁主持治河工程。他坚决主张堵塞北流,让黄河向东南走由泗河入淮河的故道。最后修复的这条河道被称为贾鲁河(今天的郑州人都知道),大致是经今河南封丘南、开封北,又经东明、兰考之间,又经今鲁豫交界处,又经商丘北、虞城南、夏邑、砀山之间,再东经萧县北,于徐州入泗水,循泗水入淮河。    

        明清时期的黄河(1368-1855)

    明代永乐以后迁都北京,治河时考虑的两个前提:一是保证南北大运河的畅通,二是保护皇陵和祖陵的安全。1565年开始,潘季驯治河,到1592年因病退休,采用“蓄清刷浑、束水攻沙”的基本思想,建缕堤和遥堤,固定了河道。尽管有时还有决口及改道,由于有了一套治理和管理方法(潘季驯 《河防一览》),很快就恢复故道(现在说黄河故道,就是指的这条河道)。

    不过谁也斗不过时间。历经100多年,河道固定,泥沙开始堆积,干流的大部分河段逐渐成为高于两岸地平线的“悬河”。清朝的康乾盛世之后,就慢慢收拾不住了。

    从乾隆中期开始,河南境内的河道又逐渐淤高。乾隆二十六年(1761)的一次特大洪水,造成武陟、荥泽、阳武、祥符、兰阳等地15处同时决口,大溜(主要一股水流)自中牟直冲贾鲁河。嘉庆二十四年(1819)又在武陟马营坝决口,造成以下河段普遍淤滩。加上清后期河工尽废,长期不修,两岸的决口就更加频繁。道光二十三年(1843),黄河在中牟九堡决口,正溜从今贾鲁河入颍河,旁溜(次要一支水流)从涡河水道注入淮河,豫东南、皖北大面积受灾,是中国近代史上黄河最大的一次水灾。(此段摘自葛剑雄《黄河与中华文明》)    

        清以来(1855~)

    咸丰五年(1855)六月,黄河在兰考铜瓦厢决口,洪水先向西北淹了封丘、祥符等县,又向东漫流于兰阳、仪封、考城、长垣县后,分成三股,又汇合穿过张秋运河,经小盐河流入大清河,最后由利津牡蛎口入渤海。从此黄河结束由淮河入海700多年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湾入海。    

    新河道形成后,有过两次重大的决口改道:一次是在1933年发生了特大洪水后,上游的蹬口、中游的永济都有决口,下游从温县至长垣200多千米内决口达52处,灾情严重。另一次完全是人为因素,1938年6月初,蒋介石为了利用洪水阻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西进,下令扒开郑州附近的花园口大堤,黄河向东泛滥于贾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洪水沿淮河泻入洪泽湖、高宝湖,汇入长江。这次受灾面积达54万平方千米,死亡失踪89万人,历时9年半,后果极其惨重。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曾亲自视察黄河,指示“一点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并成立了“黄河水利委员会”,专司治河。到现在为止,对黄河的治理已经有了一套成功模式:从上游到中游修建了一系列大型水库,可蓄水防洪、供水灌溉、用水发电、束水冲沙;下游则加固堤防、约束水道、严密监视、科学管理;整个黄河已是固若金汤了。    

    有人说,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史。了解了黄河尤其是其下游的历史之后,不禁想到,黄河到底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黄河那变动不居的特性,是不是塑造了主体中华民族节俭、勤劳、能忍受、能抓住一切机会成长和发展的品质?是不是也植入了我们懦弱、短视、急功近利、缺乏信仰、得过且过的特点?

    治理黄河所需要的那种动员能力、领导模式是不是也同时形成了我们的国家治理模式,只能是大一统而不可以是小国寡民?

    地理决定论,到底在这里得到了多少体现?

    一个黄河故道人,陷入深深的思考!    

转自微信公众号“退途新思”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