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所在位置:地名文化

河南为什么叫河南?


        “河南”之名,首要源自其地理位置——位于黄河之南。黄河,这条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自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穿越黄土高原,蜿蜒东流入海,其南岸广阔的流域构成了今日河南省的主体部分。这一地理特征,早在先秦文献中便已有明确记载。

        《尚书·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地理文献之一,其中对黄河及周边地域进行了细致划分:“冀州既载,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从,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这段文字描述了黄河以北的冀州,同时也间接指出了黄河以南的区域,即后来被称为“河南”的地方。

        随着历史演进,对“河南”这一地理区位的认识不断深化。《汉书·地理志》中详细记录了西汉时期的郡县设置,其中“河南郡”赫然在列,其辖境涵盖了现今洛阳一带,明确标志着“河南”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已进入官方文献。自此,“河南”之名,既是对黄河地理坐标的精准标识,也是对这一地区行政归属的法律确认。

        “河南”作为地名,其沿革历程与历朝历代的行政区划变革紧密相连。自秦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以来,“河南”便作为郡名出现,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朝的河南郡,范围大致包括今洛阳、郑州等地,奠定了“河南”作为行政区域的基础。

        随后的两汉时期,河南郡的地位更加稳固,并逐渐成为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京畿之地。汉武帝时,迁徙十万余户豪强至河南,加强了中央对这一区域的掌控,也促进了河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到了东汉,洛阳成为东汉首都,河南郡的重要性更为凸显。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行政区划变动频繁,但“河南”作为地名的核心内涵并未改变,依旧指称黄河以南的广大区域。隋唐两朝,尤其是唐代,河南道成为全国十道之一,涵盖范围远大于今日河南省,进一步巩固了“河南”作为行政区域名称的广泛认知。

        宋元明清时期,“河南”作为地名经历了由道至路、再至省的转变。北宋时,河南路涵盖今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南宋以后,由于金朝占据中原,“河南”一度成为边疆概念。

        元代设立河南江北行省,地域涵盖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大片区域,打破了以往以淮河为南北分界的传统格局,体现出元代行省制度的创新性与灵活性。明代恢复“河南”作为单一省份的称谓,并沿用至清代及现代。

        “河南”不仅是一个地理与行政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着源远流长的中原文明。历史上,河南地区孕育了夏商周三代文明,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洛阳、开封、安阳等地,曾作为多个朝代的首都或陪都,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留下了诸如龙门石窟、殷墟、开封府等珍贵的文化遗产。

        《诗经》中有大量篇章描绘了河南地区的风土人情与社会生活,如《小雅·鹤鸣》中的“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展现了当时河南地区丰富的生态环境与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这些文学作品,不仅记录了历史,也塑造了人们对“河南”的文化想象。

        在宗教文化方面,河南地区是佛教、道教的重要传播与发展中心。如洛阳白马寺,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登封少林寺则是禅宗祖庭,武术文化名扬四海。这些宗教文化遗产,为“河南”增添了深厚的精神内涵与文化魅力。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自古便是南北交通要冲,对于维系国家统一、促进经济交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代的“丝绸之路”与“京杭大运河”均穿越河南,使这里成为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唐代诗人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中的“边秋”与“故乡”形象地描绘了河南作为边疆与内地联系纽带的地位。

        近代以来,随着铁路、公路、航空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河南的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郑州作为中国铁路网的“心脏”,京广、陇海两大干线在此交汇,形成了全国性的铁路运输网络中心。

        同时,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已成为重要的国际航空港,连接全球各地。这些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使得“河南”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挥着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经济桥梁作用。

        在当代,作为省级行政区的“河南”,其名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情感与地域认同。河南人民在继承和发扬中原文化的同时,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近年来,河南在粮食生产、制造业升级、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为国家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河南”这一地名,源于其位于黄河之南的地理特征,历经千年的行政区划沿革,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塑造了独特的经济地位,最终凝聚成深厚的地域认同感。无论是古代的华夏文明摇篮,还是现代的交通枢纽与经济重镇,“河南”始终以其鲜明的地理标识、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活跃的社会发展,生动诠释着中国地名文化的魅力与生命力。
 

转自微信公众号“地球很有料”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