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所在位置:理论研究

河南方言与中原文化保护传承


        摘要:中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方言是中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原文化发展传承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河南方言有机地体现在戏曲、民俗、地名等各种形式之中,并且与移民史、词汇史等具有密切联系,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中原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而保护河南方言对传承和弘扬中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河南方言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境,我们必须拿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中原文化;河南方言;语言保护;语言文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母体和主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方言是中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丰富灵活的表现形式,在中原文化发展传承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

        中原是指中国河南省及其毗邻的山西东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江苏北部等区域,在历史上也被称作中国、中土、中夏,被视为天地之中心。华夏民族为别于四夷而自称中华,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华夏民族的摇篮、汉民族的祖居地。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一些夏商时期尚属四夷的地区,也被纳入中原文化区。从夏朝到宋金的3000多年间,中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先后有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历代统治者大多认为拥有中原才堪称中国的正统王朝,中国八大古都中地处中原地区的城市占有半数。中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又是其传承的主流。

        “中原”一词严格来说有三层含义:“一个是大概念,就是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一个是中概念,主要指黄河中游地区,包括河南、陕西、山西、安徽、山东一部分,湖北一小部分;小概念,特指河南。”所以,中原是一个以河南为中心的区域性概念。河南地处中原,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河南地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中原文化是河南地域文化的精髓,是中原地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河南地域文化反映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整个脉络,我们可以通过对河南地域文化的解读,从总体上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社会自古至今的发展进程和在当下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性。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一种地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要组成部分。回望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原文化贡献了各种文献典籍,同时也以其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语言成就了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形式。俗话说“千年中国看河南”,河南不仅有灿烂的中原文化,更有承载厚重中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老的河南方言。据考证,先秦时期的“雅言”不仅是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的方言,也是灿烂华夏文明的主要载体。北宋时期定都开封,河南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河南方言正式成为当时的通用语,即“中原雅音”,即使是南宋皇室的迁移也没有改变河南是中国文化中心的实情,所以河南方言自然也承担起共同语的重要角色,承载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

        二、

        河南方言不只是河南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口头语言,还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有机地体现在戏曲、民俗、地名等各种载体之中,并且与移民史、词汇史等具有密切联系,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尤其对于中原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了很大力量。

        (一)戏曲与河南方言

        从广义上讲,戏曲是指在特定地域采用特定方言所表现的特定说唱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各个剧种在大范围流行之前的最初形式大都是地方戏,各地地方戏的主要特征并不在于唱腔而是在于戏曲的载体——方言,各剧种可以囊括很多种唱腔,然而所采用的语言只有一种,而且不会随着唱腔的改变而改变。

        河南戏曲形式多样,曲调宏大优美,唱腔朴实,表演生动幽默,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河南戏曲不仅包括豫剧、曲剧和越调三大剧种,还包括沁阳的怀邦、濮阳的大平调、商丘的四平调、开封的二夹弦、太康的道情、南阳的宛梆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小剧种。然而不论是什么剧种,河南的戏曲都因使用了纯粹的河南方言而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从而具备了极强的生命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豫剧是河南戏曲的典型代表。戏曲都讲究字正腔圆,豫剧演员在演唱中讲求吐字清,发音准,以开封话为标准音,所以在今天,我们仍能从豫剧中找到开封话的原貌。比如今天开封话“韬略、省略”中的“略”已读作[lue24],然而在《新大祭桩》“为将须戒躁与惰,不矜不馁用韬略”中,“略”仍保留古音,读作[luo24],和“惰”押韵。另外,今天的开封话已不分尖、团音,但在豫剧中仍保留着尖音的读法,如《穆桂英挂帅》“我身边缺少了焦孟二将”中“焦”读作[ʦiau24];《白蛇后传》“急切切寻娇儿四下观望”中“切”读作[ʦʰie31]。

        豫剧中还保留了大量方言土语。以《吹牛》中的“捞面条代榷蒜,发面馍暄又暄”为例,“榷”在河南方言中是一个动词,意为“捣”;“南来嘞北往嘞,东挡嘞西闯嘞,推车类挑担类,咕噜锅类卖蒜哩。说书哩唱戏哩,打卦哩卖药哩,都来住到俺店哩——俺店哩——”,表示结构助词的“的”用“嘞、类、哩”替代,读音均为“[lei0]”;唱段中“咕噜锅”意为“修补烂锅”,至今在开封地区仍使用;“咸饭不长盐,长醋也不酸”,“长”也是河南方言中的特有动词,意为“往饭菜中放调料”,本字已不可考,仅用相同读音的“长”替代;“我类乖乖啊,这人比我还能吹啊,大侃老兄——”中,“乖乖”表示非常惊讶,是河南方言中很有代表性的语气词。

        作为口耳相传的艺术形式,河南地方戏使用了地道的河南方言,二者互为表里,共生共荣,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它深深根植于生活的沃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二)民俗与河南方言

        作为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河南方言不仅是中原民俗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也是中原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让中原民俗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的主要媒介。

        我国自古就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这说明不同方言反映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比如选定结婚日期,河南中部地区称为“送好”,商丘、信阳等地称为“看好”,“好”的本义是“女性生儿育女”,《说文》则解释为引申义“好,美也”。不论是“送好”还是“看好”,“好”均保留了古意。

        在开封,农历新年是从腊月二十三正式开始的,这一天俗称“祭灶”。过去,在祭灶这天,人们要准备“三牲”和五个果盘。三牲包括活公鸡、活鱼和猪头,传说活鸡是灶王爷的坐骑。宋代有“男儿酌献女儿避”的风俗,这种风俗延续至今,开封老话说“男不愿月,女不祭灶”,祭灶活动依然是由男性担任主祭人。祭灶开始念三遍祭灶歌:“一碗凉水两棵葱,送我灶爷上天宫,你爷对给他爷说,就说我家甚是穷。多带皇粮少带宰,再带财宝下界来,多带跑马射箭,少带穿针引线。”然后把灶糖塞进火灶口处,意为粘住灶王爷的嘴,最后把水泼到门外,祭灶仪式结束。

        方言中的吉利词和禁忌语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如在信阳地区,除夕吃年饭的时候,点菜要说吉利话,将吃鱼说成“鱼吃余剩”,吃豆腐说成“豆腐都富”,吃猪肠说成“肠吃常有”,吃猪舌头说成“吃赚头”。在开封,正月初十往往要吃烙饼,即“烙”或“十烙”,音同“实落”,取其日子过得实实落落之意。禁忌语也有讲究,如河南有句顺口溜“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里不栽鬼拍手”,意思就是院子前面不栽桑树,因为“桑”音同“丧”;院子后边不栽柳树,因为柳树一般是用来做儿孙送葬时所持的哀杖的;“鬼拍手”指的是小叶杨树,小叶杨树通常种在陵园墓地,遇风犹如人在拍手一样,故院中忌栽杨树。

        (三)地名与河南方言

        纵观人类文明史,人们创造了各种冠以地名或民族名的文化类型,这些文化类型因地域、民族或者其他原因而千差万别,大到中国文化、印加文化,小到汉文化、楚文化等。虽然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形成新的文化,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逐渐模糊,但地名的变化却是非常缓慢的,正是由于地名拥有这一稳定特性,才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当地文化史的本来面貌。河南方言也为此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地名可以反映当地的地理特征。开封素有“北方水城”之称,城区分布着汴河、蔡河、惠济河、龙亭湖、包公湖等众多湖泊河流,以水域命名的街道也有数十条之多,如蔡河湾街、胭脂河街、洪河沿街、顺河街、大袁坑沿街等。其中胭脂河街位于大相国寺的南面,清代由于两岸居民宰杀牛羊后常将血水倒入河中,河水变成红色,故而得名。

        地名可以体现当地的商贸情况。北宋时期的开封,商业活动非常繁盛,由于不同行业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所以就形成了不少具有行业特点的地名,如马市街、土街、马道街、纸坊街、山货店街、书店街等。南宋时期,宋朝皇室和达官贵人南迁至杭州,带动了杭州经济的发展,他们沿袭北宋时期的经济模式,因此杭州城内也出现了以行业特点命名的地名,有一些地名沿用至今,如盐桥、炭桥、菜市桥、马市街、卖鱼街等。

        地名可以保存古代语言面貌。河南省会郑州的祭城源于商代的祭国,多次出现于商代甲骨文中,是西周祭伯、春秋祭仲的封地,其中“祭”音同“炸”,这种读音延续至今。而古都开封的名称则为了避讳景帝刘启,从原来的“启封”变成了“开封”。开封的“繁塔”读作“[puo53]塔”保留了古无轻唇音的特点,尉氏将地名“鲁湾”的“鲁”读成了“[luo53]”,将“花桥刘”中的“刘”读成了[liə0],都说明河南一些地名中保留了古音的读法。

        有的地名则直接体现了过渡方言区的语序特点。信阳有一座鸡公山,因其形状像一只公鸡而得名。公鸡在信阳地区被称为“鸡公”,与河南中北部地区的构词语序不同,修饰部分置后,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当地人把母鸡称为“鸡婆”。

        (四)移民史与河南方言

        河南方言在中国移民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历史上,移民运动不仅促使了不同文化相互交融,而且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所以移民史研究在整个文化史研究中应该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移民运动在推动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使语言发生了较大变化,所以特殊的方言现象可以为移民史研究提供有力证据,河南方言就是一例。

        客家歌谣“要问客家哪里来?客家来自黄河边”传唱悠久,这首古老的歌谣道出了客家与中原的历史渊源。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移民运动,均与河南有关。第一次是西晋永嘉之乱引起的大规模移民,百姓从河南迁往鄱阳湖流域和皖南、苏南地区,形成客赣方言的雏形;第二次是安史之乱引起的大规模移民,《旧唐书》中也有记载,豫南和洛阳地区的百姓迁往湘资流域,由于这次移民数量多,规模大,对荆南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逐渐形成了西南官话。这次移民也令鄱阳湖地区的人口大增,使客家话进一步向南推进。客家话在两宋时期发生的第三次大规模移民运动的推动下最终形成。客家人有句老话叫做“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他们虽然身处南方,与中原远隔千里,但客家与中原的精神文化一脉相承。例如河南中北部地区表示复数时在代词或者名词后附加复数标记“[təu0]”,在南方各客家方言中,代词或者名词后附加的复数标记读作[təu0][tiu0][təŋ0],虽然读音不完全相同,但应该是来源于历史上的复数形式“等”。然而这一复数形式的读音在南方其他方言中并不存在,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客家话与河南话有着同根同源的关系。

        河南方言自身的形成也与移民运动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初的战乱和灾荒使豫北地区的人口急剧减少,中原地区形成“南人之众,北人之寡;南之土狭,北之土荒”的局面。明朝建立后即制定了移民政策,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处闲旷之地。这些大规模移民活动在豫北地区的林县、汤阴、获嘉、修武、武陟、孟县、延津等地的县志中均有记载,《清丰县乡土志》记载全县30个姓氏中27个姓氏从山西迁来;《修武县志》记载,山西迁徙而来的人口占全县的一半以上,剩下不足一半的人口中还有不少是从其他省份迁徙而来,原居民比例更少。这次大规模移民运动不仅带来众多的人口,也使山西晋语强势吞噬河南中北部的土著方言,今天我们仍能从河南中北部的方言中找到晋语的影子。例如“圪头词”和音变现象。在河南中北部地区有着数量丰富的“圪头词”,如开封的“圪蔫”“圪针”、林州的“圪搅圪搅”“圪钻钻”、获嘉的“圪台儿”“圪灵”等,都与山西方言的说法一致,仅在语音上稍有差别。山西方言的音变现象非常丰富,在河南中北部地区的方言中也存在各种音变现象。如开封郑州没有“子”尾,鼻子的“子”读成“[piəu53]”,桌子的“子”读成“[tʂuau24]”,茄子的“子”读成“[ʨʰiau53]”。

        (五)词汇史与河南方言

        “中”是河南方言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词,使用频率极高,通行于整个河南境内及其周边地区。“中”在古代有两个读音:陟弓切,平声东韵知母;陟仲切,去声送韵知母。其中“平声东韵知母”与河南方言相吻合。张启焕在《略论汴洛语音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指出,“中”表示“可以、行、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战国策》中有“是秦之计中”;宋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中有“中,犹堪也;合也;行也;不中,犹云不堪也;不合也;不行也;不好也”;到元代,“中”的含义和使用范围已与今天的河南方言完全一样了。关汉卿《救风尘》中有“可是中也不中”,乔吉《金钱记》中有“这个先生实不中”。由此可见,河南人嘴里常用的“中”也是有历史传承的。

        河南人爱说“中”与河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有很大关系。《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称。“昆仑”意为“天地之中”,指伏羲肇始太极八卦之地,由于历史的发展,其具体区域范围已经难以认定了。但据韩鹏对创世文化的研究成果来看,核心区大致在古九州之中,即伏羲肇始太极八卦文明之地——古开封。所以确立了“天地之中”才能确立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历史的发展,华夏民族繁衍生息、发展迁徙,三皇五帝的后裔逐渐演变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各族分支。然而不论在哪个历史时期,统治者都会等待机会,回归祖地故土中原,以正统自居,他们认为“得中原者得天下”,拥有中原算得上是中国的正统王朝。其实,从洛阳到开封,“天地之中”的定位一直都存在争议,但不论怎样质疑,“天地之中”位于河南这一客观事实却不容争辩。河南方言保留了大量古语词。例如在开封、郑州等地表示“丢弃”意均读作“拌”([pan55]),“这东西坏了,拌喽吧!”“这都冇用啦,拌喽吧!”“拌”为“丢弃”意,最早出现在汉代扬雄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中:“拌,弃也。楚凡挥弃物谓之拌。”至今,“拌”的本义依然在河南方言中完好保存下来并被广泛使用。

        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各地区经济文化的深度交流融合,人们交往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地方方言地位日益下降。近年来,河南方言的地位急转直下,甚至成了某种含有贬义色彩的劣势方言。这一现象的形成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源于“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过于接近,而缺少存在价值”的认识;二是源于部分影视作品的误导和丑化,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河南方言使用者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农民等社会底层人员,甚至还包括一些有道德瑕疵的人,这使河南方言的形象无形中受到贬损;三是作为人口输出和输入的大省,人口流动量大导致河南人在与外界交流甚至是河南人内部交流时舍弃方言而广泛使用普通话。

        河南方言的退化、萎缩直接导致富有深刻内涵的地方文化的浅薄化。河南省尉氏县有一个村子在历史上以加工老式圈椅的椅圈出名,村里马姓人多,人称“椅圈马”。后来村干部嫌这些字不好写,太麻烦,反正现在不做椅圈了,就把“椅”字改成了“一”,叫“一圈马”;过些年又觉得“圈”也不好写,既然“椅”字不用了,留个“圈”字也没意思了,干脆直接画圈儿,又改作“一〇马”。字确实好写了,但原村名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不见了踪影,村名成了纯粹的地方代号。诸如此类的地名更易绝非个例。面对种种问题,重视和保护方言尤其是濒危语言的呼声逐渐高涨。专家学者大力呼吁的同时,各地方也亮出了自己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底牌,各种方言配音的视频、笑话、歌曲、电影、小品、电视剧大量涌现,仅一个《猫和老鼠》全集就有河南、天津、四川、东北等多种方言配音版本。如今,在一些参与人群庞大的微信群里,各种方言作品比比皆是。民间如此,主流媒体也不例外。《汴梁晚报》专门开设了用方言描写当地历史文化故事的脱口秀版块。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播放的《村长开汇》《咱嘞河南话》,开封旅游广播播放的《疯狂开封话》等都引入了河南方言,不仅使节目诙谐幽默,也使人们在欢笑中了解河南话的历史渊源。

        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方言以及其他各地区的方言理应受到科学的保护。

        (一)采用科学有效的保护手段,使河南方言为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方言的作用首先是交流,它是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载体,是传统地域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鲜明标志。如果方言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那么它完全可以被更通用的普通话来替代,但它绝不仅仅是交际工具,它承载着我们的文化,是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河南方言与中原文化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河南方言是中原文化的载体,中原文化是河南方言的表现内容,保护中原文化必须以保护河南方言为前提,二者密不可分。通过科学规划,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保存河南方言的实态语料,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保护河南方言要以系统调查为基础。河南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如果科学地对河南省县级以上方言小点的语言资源开展调查保护,将所得方言数据汇聚并与全国其他语言资源一起构筑方言数据平台的话,就能为以后的数据开发、人文计算提供基础性依据,继而增强中国在世界虚拟空间中的话语权,推动我国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河南内部各区域属于不同的方言区,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晋语区,东南部属于江淮官话向中原官话的过渡地带,西南部地区属于西南官话向中原官话的过渡地带,中部地区则是河南方言的主体区域。虽然河南方言资源非常丰富,但对河南方言的调查和研究则相对匮乏。所以针对河南方言的具体情况,应制定相应的调查大纲,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选择年长者抢记目前所能调查到的河南方言较为古老的面貌。

        保护河南方言要以先进科技为手段。传统的田野调查法是将所听之言通过国际音标记录下来,估计除了受过专业训练的语言学者可以看懂之外,一般民众不能直观地了解某地的方言面貌,但如果在对河南方言进行调查的同时,采用录制视频和音频的方法就可以弥补传统田野调查法的不足,为大众呈现出更为立体丰满的河南方言的原貌。2010年曹志耘提出了建立“汉语方言博物馆”的设想,我们也可以建立“河南方言博物馆”,利用电子音像、计算机信息处理和网络技术,展示河南各方言小片的归属和特点,同时通过实物、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示以河南方言为基础的文艺作品和民俗现象。

        (二)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相结合,实现两者良性互动

        1997年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许嘉璐同志明确指出“推广普通话,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这是坚持主体化原则;推普不是要消灭方言,方言在不少场合具有其自身的使用价值”。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河南方言并不矛盾,普通话和方言所承载的功能本身就是不同的。一方面,河南方言承载了丰富而深厚的中原文化,倡导保护河南方言旨在保护中原文化;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区的人际交流越来越广泛,所以推广普通话也势在必行。普通话的形成建立在方言的基础上,普通话在自身的发展和规范过程中也在不断吸收方言土语,方言土语不但丰富了普通话的内容,而且也使其自身得以保存和流传。

        (三)注重方言和文化研究相结合,推动河南文化产业发展

        语言文化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涵盖了语言科技、语言艺术、语言服务、语言能力、文化创新等多个门类,目前这项新兴产业的发展符合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在新媒体时代,应借助多元媒体展现河南方言及方言文化,推动中原文化的发展。自古以来,河南文化根深叶茂,特色突出,学者以往对河南方言的研究多着眼于方言内部,忽视了方言与文化的整体性联系,所以在以后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河南方言的多种文化表现形式。调查研究除了包括纯语言学的内容,还应该包括以方言为载体的各种文化形式,比如戏曲、文学作品、地方民俗等,这样才能更加完整、深入地将河南方言及其所蕴含的中原文化保存起来,为后人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

        同时,与其他语言资源一样,河南方言也是语言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河南方言的调查,我们所获得的语言文化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如果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势必能为河南本地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带来广阔前景。

        河南在历史上能够长期位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载体,河南方言是中原文化产生的基础和关键,河南方言的保护与传承也是中原文化发展的一种保障和动力。进入新时代,河南的复兴需要把本地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变为强大的推动力,以促进本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更进一步,保护河南方言文化遗产不仅对推动河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整个中原地区崛起也提供了强大动力。

 

文章作者:鲁冰

文章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