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所在位置:理论研究

卢氏域内与城有关及周边地区与卢氏有关的地名考略

作者:李新治

       
        (一)卢氏最早的城——三角城

        卢氏有城最早见于战国魏人撰写的《古本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九年韩庞取卢氏城”的记载,那是公元前456年,可见卢氏有城距今已有2467年了。到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县,仍名卢氏,到西汉末年王莽篡汉,一度改卢氏县为昌富县,东汉仍名卢氏县,直到今天县名再未变化,而治所则有三次变迁。请看下面文献:

        其一《水经注·洛水》:“洛水又东,经卢氏县故城南,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九年,韩庞取卢氏城,王莽之昌富也。有卢氏川水注之,水北出卢氏山,东南流经卢氏城东,东南流注于洛”;其二《汉书·地理志》:“卢氏,熊耳山在东,伊水出,东北入洛,过郡一,行四百五十里。又有淯水,南至顺阳入沔。又有洱水东南至鲁阳亦入沔。皆过郡二,行六百里。莽曰昌富”;其三《后汉书·郡国志》:“卢氏,有熊耳山,山海经曰:其上多漆,其下多棕,浮濠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美玉,多人鱼。伊水、淯水出”;其四《晋书·地理志》:“卢氏,熊耳山在东,伊水所出。”综合以上所引文献,我们可以归纳出:

        ①春秋末期卢氏国古城、汉武帝所置的卢氏县城、王莽改的昌富县城、东汉到晋朝的卢氏县城应当是一个城。

        ②此城的位置应该在洛水以北,卢氏川水(今沙河)以西卢氏山(冠云山)东南。

        ③站在这座城看熊耳山在东。根据以上结论就只有锁定三角城了。

        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它也是有力的证据之一,三角城之所以叫城,绝对是古城遗址。我们在老干部咨询团团长彭修身同志带领下六次深入三角城村及周边地区调查,有许多地名值得研究:①三角城村有个下街,不仅名字叫街,其街道走向、房屋排列样式还依稀可辨。房基尚在,院内砖铺地面可见,石堰中柱础石比比皆是。上马石、双龙碑帽、陪葬石猴都有发现。②三角城村东南有一台地,群众叫它“冢疙瘩”,实地考察有盗洞痕迹,可能是古墓葬。③村西有条沟叫连昌峪,峪,乃山谷,连着昌富城的山谷。这个名字显然与昌富城有关。④村东有留书村、留书岭,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溯洛源在此讲学,留书给当地,后人曾修建“传道堂”以示纪念。淸王麟振曾撰写《重修传道堂序》一文,载光绪版《卢氏县志》。如果卢氏国不在此地,孔老夫子怎么会到这山沟里来讲学并留书呢?

        从地形地貌看,三角城村有建城气象。古人选址建城讲究地理风水,经实地考察,三角的主山发脉于冠云山,穿峡过谷,迤逦南来,到村后又猛然抬头形成圆岭,是为主山。左伸一支小山为龙煞,右伸一支小山为虎煞,南面连昌峪水绕村而过正好形成玉带水,应山周家岭,拱卫严实。外围,西有青石关岭,东有留书岭,辅弼有力,并且留书岭与杏树岭在蟒后峪形成锁口,整个从青石关到上下留书这块小盆地,藏风聚气。三角村是中心,子山午向,这形势是个建城的地方。站在村后山上用罗盘测量熊耳山,在东偏南30度。与《汉书·地理志》记载基本相符。

        从以上根据判断:春秋末年至晋朝末年(公元420年)卢氏城就在三角城村。

        (二)卢氏最大的城——现今卢氏城

        现今的卢氏城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是卢氏38万人民政治文化中心,城区东西横跨20里,南北纵约10里,洛河两岸已经形成了七纵五横街道网,并且还在建设中。

        考稽历史,此城最早建于北魏,是北魏所置的汉安郡郡治,西魏改为义川郡《隋书·地理志》:“卢氏,后魏置汉安郡,西魏置义川郡,开皇初郡废,州改为虢州。大业初州废。”《新唐书·地理志》:“高祖改郡为州,又因山川形胜,分天下为十道。”卢氏为河南道,虢州弘农郡。又曰:“卢氏,本虢郡治卢氏,义宁元年(公元618年)析陏弘农郡三县置。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徙治弘农。(此弘农即今灵宝虢镇)”。《卢氏县志》:“唐徙县治于弘农郡(此弘农即卢氏弘农郡治)”上述文献告诉我们,此城在唐贞观八年以前为州郡治所。唐贞观八年以后才是卢氏县治。历经宋、元、明、淸各代,虽几经毁葺,城址基本未变,各朝地理志皆曰:“西南有熊耳山”。

        以前无志可考,光绪版《卢氏县志》载:“洪武元年知县李可民重修(卢氏城),高一丈五尺,周围四里一百八十步,濠深一丈,广五尺。四门建楼,下有悬桥,,匾额东曰文华,西曰平理,南曰望洛,北曰仰恩。……嘉庆二年陕州牧诸公捐俸重修,于旧城遗迹,增加倍之(面积扩大一倍),砖甃女墙,四围浚濠八百九十一丈。……同治元年迭遭贼陷,残垣破壁,倾圮无余,邑令秦公家驹创修砖城,四隅俱筑驳台,浚濠深广皆丈余,分为十里,各立界牌,每岁补葺”。此城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为扩建城区逐渐拆毁。

        (三)卢氏另一古城——火焰城、祁村弯寨

        此城约创修于战国初期。《辞海·阴地》条:“古地区名。春秋晋地。今陕西商州市至河南嵩县东北,凡黄河以南、熊耳山脉以北一带皆是。《左传》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年)赵盾自阴地与诸侯之师侵郑。今河南卢氏东北古有阴地城,为当时屯戍之所。”另据2007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349页对“阴地”、“阴成”的解释是一致的。据当地人杨春潮同志说“火焰城古代叫阴地城”。可暂存一说。

        2011年3月21日卢氏文化研究会组织赵全中、牛爱民、赵铁军、杨少纯和我一行到卢氏城东北祁村弯、火焰城一带实地考察,发现火焰城、祁村弯各有一座城,规模都不很大,十字街道,城墙、城壕还在。据说火焰城有碑可考,可惜未见到。祁村弯是古人类居住区,夯土城墙上潜有许多石器和陶片。当地人把它叫“祁村弯寨”。它产生于何时,有什么历史还有待于考察。

        (四)卢氏县朱阳关镇——朱阳郡、朱阳县

        据《隋书·地理志》:“朱阳县,旧置朱阳郡,后周郡废”的记载,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165页:“朱阳县,北魏太和十四年(490年)置,治今河南省卢氏县东南朱阳关。为朱阳郡治。隋大业二年(606年)移治今灵宝市西南。……”“朱阳郡,北魏太和十四年(490年)置,治朱阳县(今河南卢氏东南朱阳关)。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淅川河上游地区。北周保定二年(562年)废”。郡治和县治在一个城中,朱阳县是割卢氏县熊耳山脉以南地区新置的,存在102年,隋大业二年又割卢氏县西北地区另置朱阳县,即今灵宝朱阳,。朱阳郡存在72年,辖朱阳、修阳两县。修阳县相当于今西峡县北部一带。当时城池在该镇城子村。实地考察农田中有两面护城河痕迹明显,东南城角遗迹尚存。清朝末年奉直大夫李国治在朱阳关州判暑当州判,死后葬在此,没有封土,1958年修公路被发现,移往别处。村北墁子坡壕有砖砌古墓洞一座,传说宋太祖叔父赵宏业在此驻兵,卒于军中葬于此。当时有碑,今无存。

        西汉的卢氏县南边达到淅川一带,南北朝以后辖境逐渐缩小,到唐朝朱阳关就成为卢氏的南大门,也是晋陕南通荆襄的关隘,所以“武德元年(618年)在此置关,武德八年(625年)废。”(见《新唐书·地理志》)。明朝又置关,设关官驻守。(见《明史·李自成传》)清朝初在此置巡检司。到“乾隆八年(1743年)奉文创建陕州通判署和千总暑”,巡检司移治栾川镇。通判是州的副官,通判署衙门比县衙高一级,直隶陕州。其衙门建制为:“有外屏大门、仪门、角门、大堂、东西厢房、宅门、二堂、书房、厨房、内宅住房、厢房、四围更道,式同县衙。千总暑设千总一名,马守兵丁40名”(见光绪版《卢氏县志》)。通判衙门在今朱阳关中学处。千总营汎在街西头粮店处。

        (五)熊耳山下的小城——坞渠城

        南北朝,北魏逐渐统一北方,初以黄河为界其后逐渐扩展至秦岭、淮河一带,熊耳山曾一度是分界线,置关驻兵把守,位于熊耳山下的坞渠关关城就应运而生了。请看《水经注·洛水》条的一段叙述:“洛水经坞渠关北。坞渠水南出坞渠山,即荀渠山也。其水一源两分,川流半解,一水西北流,曲而东北,入于洛。山海经曰,熊耳之山,浮濠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洛,疑即是水也。荀渠,盖熊耳之殊称,若太行之归山也。故地说曰,熊耳之山地门也,洛水出其间是以总名矣。其一水东北经坞渠城西,故关城也,其水东北流注于洛。”坞渠山、荀渠山均指熊耳山。坞渠水即熊耳山流到横涧的河水。那时熊耳山是南北界岭,桐树沟是交通要道,根据文中描写我们到实地考察,乌渠城城址在横涧乡熊耳村的下城子。下城子这个地名是个明证。关城,只是个关卡而已,城自然不会很大。《水经注》成书于南北朝北魏正光二年,即公元521年,此时有城,距今已1490年了。遗迹难寻。实地考察,见下城子村头有一高台,基本方正,原来是学校,好像是处遗迹,询问村民,不知所以。

        (六)应该有而未找到的城——卢氏第二县城

        前面已经考证三角城是卢氏第一县城,《晋书·地理志》还说“熊耳山在东”,证明晋朝县城还在三角。晋朝结束于公元420年,《水经注》成书于公元521年,郦道元来卢氏考察当在此之前,那时三角已为卢氏故城(故城就是已经不用的成),卢氏县迁入弘农郡城有确切记载,即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由此推断,从晋末到唐贞观八年之间一二百年间卢氏城在何处?这是一个很困惑的问题,有待考证。

        也有几个备选答案;①衙前,理由是衙前有城隍庙,没有城怎会有城隍庙,按规制只有县城以上才有城隍庙。②火焰城。③祁村弯城。说衙前理由虽然充分,但与《水经注》洛水“东北过卢氏县南”的记载相抵牾。说后两个地理位置有可能,但苦于没有根据。也许还有第四个可能,卢氏县和弘农郡都在一个城。国家文献没发现,前代地方史志多毁于兵燹灾祲,不能臆断。

        (七)周边几处与卢氏有关的城

        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卢氏辖境最大,西与上洛、商接壤,南包括西峡北部与析、丹水接壤,东南包括栾川全部嵩县西部达到虢略与陆浑交界,东包括洛宁大部与宜阳接壤,北包括今灵宝朱阳、五亩、苏村、寺河四乡在内与弘农接壤。这也可能是原卢氏国的版图。五代以后四面分割,辖境渐小,分割情况如下:

        (1)东部——南陕县、长渊县、长泉县、长水县

        《古今中国地名大辞典》2083页:“南陕县,北魏宣武帝析卢氏县东境置,治今河南省洛宁县西长水镇。属金门郡。西魏废帝改为长渊县”《隋书·地理志》说:“长泉县:后魏曰南陕县,西魏改长渊县,隋改长泉县。”又椐《新唐书·地理志·附记》:“长水县:本长渊,隶弘农郡,义宁元年更名,武德元年隶虢州,贞观八年隶谷州,显庆二年来属洛州。西有高门关、松阳故关、鹈鹕故关。”把以上文献系统一下:南北朝北魏宣武帝割卢氏县东部置南陕县,西魏改长渊县,陏改长泉县,唐改长水县,治所在今河南洛宁县西长水镇。

        (2)南部——朱阳郡、朱阳县、修阳县。

        北魏太和十四年置朱阳郡,治今卢氏县西南朱阳关镇,辖朱阳、修阳两县。辖境相当今西峡北部至熊耳山以南地区。详情见前。

        (3)西北部——朱阳县

        朱阳县先治县南朱阳关,于隋大业三年(公元606年)割卢氏西北地另置朱阳县,治今灵宝市西南,属弘农郡。唐先属商州,后属洛州,又属虢州,。北宋乾德六年(968年)废。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复置,仍属虢州。金海陵王时又废,后复置。元至元八年(1271年)又废,并入灵宝县。(以上见《隋书》、《旧唐书》、《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均有记载)考其地址,当在今灵宝市朱阳镇。

        (4)北部——石城郡、石城县

        北魏正始二年(公元505年),划卢氏地置石城郡和石城县(在今灵宝市东南),属司州。辖境相当于今灵宝市苏村、寺河两乡。考该城地址当在苏村乡一带。传说有个霸王城,未知是否。

        (5)东北部——玉成县

        《元和郡县志》:“玉成县西北至州(虢州,今灵宝虢镇)六十里。本汉卢氏县地,属弘农郡,后魏正始二年(505年)分立石城县,(西魏)废帝改玉成县,周武帝天和元年(566年)废。隋义宁八年(617年)重置,唐贞观八年(634年)移于今里。”宋并入虢略县。玉成县本在苏村,唐贞观八年移到寺河。解放后修工程时挖出县令李公德政碑可证此事。

        ( 6)东南部——栾川县

        五代时割卢氏东南部置栾川冶镇,北宋熙宁初以前隶属伊阳县。熙宁二年(1069年)又隶卢氏县。崇宁三年(1104年)始置栾川县,属虢州。金贞元二年(1154年)废县为镇,仍入卢氏县。明朝设为镇,仍隶卢氏县。清朝时设巡检司,民国时仍为镇,均隶卢氏县。1949年复置县,属陕州专区。1960年废入嵩县,1961年复置,属洛阳专区。今属洛阳市(见《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现在的卢氏县辖境是历史上最小的版图,有4004平方公里,还是本省最大的县份。
 

转自新世说新语微平台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