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南寨村民委员会 |
罗马字母拼写 |
Nánzhài Cūnmínwěiyuánhuì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南寨村 |
别名 |
|
曾用名 |
南寨大队 |
所在(跨)行政区 |
濮阳市 清丰县 双庙乡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南寨村民委员会是通过基层群众民主选举产生的,办理本村公共事务和调节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
地理实体概况 |
属双庙乡。位于双庙乡政府驻地北方向2.5千米处,东临杨兰,南与仓上接壤,西与城北为邻,北与庄头交界。现辖1个自然村,为南寨,共计1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约3.6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125亩。总户数779户。总人口3417人。汉族。土壤为黄沙土质,地势平坦。农业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务工和农业种植。村内道路硬化率100%,自来水普及率100%,教育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安装率100%。辖区内有清丰县双庙乡小博士幼儿园、清丰县双庙乡南寨中心小学、清丰县双庙乡南寨中心幼儿园、清丰县南寨养猪厂、清丰县双庙乡第二初级中学,县道X008过境。有著名历史人物“南霁云”。邮政编码:457325。电话区号是0393。联系电话:13843916908。
南霁云 唐魏州顿丘(双庙乡南寨村)人,生年不祥。南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排行老八,众称“南八”。他青少年时代因家庭贫困,不得不弃家外出谋生。他或给人放牛牧马,或给人种田干活,或给人撑船摇橹。他不但勤劳能干,而且热爱学习,平时收工后,不管多累,总要到附近学校求师学文,拜师习武。不长时间,他不但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而且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当时十里八乡都知该人武艺高强,熟练掌握七十二路枪法,善骑马射箭,能左右开弓,百步之内箭无虚发。 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亲统15万大军(号称20万),向内地进军,直捣唐朝国都长安。不到3个月时间,便占领了洛阳,安禄山称“大燕皇帝”。后又攻占了潼关,步步逼近长安,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玄宗惊旒失措,带领皇亲国戚,仓皇逃向四川。 南霁云对官军失利、城地疆土失守及叛军的猖獗十分愤怒,大大激起爱国之心。其时,正是钜野(汉置,故城在山东钜野南)尉张诏招兵讨贼之际,素怀大志的南霁云便投奔张诏部下。张见南智勇兼备,遂擢为将军。在攻打汴州(开封)叛将李挺望时,南为先锋,英勇杀敌,首立战功,受到将士们称赞。嗣后,张派南去雍丘(河南杞县)与守将张巡共商御敌之计。南见张巡胸怀正气,便执意留下听凭驱用。张巡厚礼相待,委以重任。至德二载(757),安庆绪杀死安禄山后,妄图进军东南鱼米之乡,派心腹汴州刺史尹子奇统兵13万猛攻睢阳(商丘),打算以此为跳板,向江淮地区进军。睢阳太守许远一面坚守、一面派信使去雍丘,向张巡求援。张巡与南霁云认为,睢阳地处军事要地,只可守不可失,便自宁陵(汉置县,故城在河南宁陵南)引兵向睢阳进发,张巡、南霁云同心协力攻破叛军防线,与睢阳守军会合,并力守城。血战20日,擒将60人,杀敌两万余。一次,南霁云乘敌不备,率兵突入敌营,左杀右射,叛军死尸相迭。敌将尹子奇慌忙披挂上阵。南一见尹子奇,怒从心起,离弦之箭如疾风一般射出,尹躲闪不及,左眼中箭,跌下马来。 尹子奇兵败后,重整队伍,又把睢阳围个水泄不通,并下严令:“围城困境。” 旷日持久,睢阳城内粮食皆尽,以致用树皮、树叶、草纸充饥,甚至捉麻雀、挖地鼠而食。尽管守城如此艰难,而张巡、南霁云毫不畏惧,决心与城池共存亡。是时,御史大夫贺兰进明为节度使,屯兵临淮(江苏盱眙北),御史大夫徐叔冀、尚衡屯兵彭城(徐州),这3人都拥有重兵,但各自都有打算,谁也不肯出援。 为守住睢阳,南霁云先找徐叔冀求援,但徐无动于衷,南愤然詈骂而归。随后,南霁云率30精骑突围至临淮.见贺兰进明,讲明来意。贺兰不但无发兵之意,又慕南霁云忠勇节义,文武双全,反而劝说南霁云留在己处,并设盛宴挽留。宴乐声中,南霁云突然站起,放声痛哭道:。我们昨天离开睢阳时,睢阳守城将士断绝粒米已达一个多月了,今天你们不出兵,却大设宴乐招待霁云,霁云不忍独享。主将交给我的使命无法完成,就让我留下一指献奉各位!”说罢,拔起佩刀砍下自己一个手指,摔向贺兰进明,愤然离席。举座大惊,众人纷纷向前抚慰劝解,也有人跟着涕泣,贺兰进明却呆滞座上,一言不发。南霁云出城见一佛寺,寺墙浮图罗汉像各弄精神,耀武扬威,顿时怒火中烧,抽箭射向浮图,箭头竟进入墙内半砖。南霁云恨恨发誓道:“我如果破了叛贼再来这里,必杀贺兰老贼!” 城内已没有什么可吃了,张巡下令杀掉战马,也仅仅维持了几天。尹子奇看看城内不支,加强了攻势,几次战斗下来,全城只剩下400来人。但不管是将士还是百姓,仍坚守一个信念,饿死也好,战死也罢,决不投降、逃跑。 尹子奇终于率叛军攻破城池,张巡、南霁云等36名将领全部被俘。尹子奇百般劝说张巡、南霁云投降,却招来了一顿臭骂。他们相继被叛军杀害。 张巡、南霁云领着不到7000人的将士,在睢阳城坚守了9个月,打了400余仗,消灭叛军8万多人,为阻挡叛军南进,平定叛乱,作出了很大贡献。叛乱平息后,南霁云被诏封为开封仪同三司,授左金吾卫将军,再赠扬州大都督,并置图像于凌烟阁。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