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郑堂村民委员会 |
罗马字母拼写 |
Zhèngtáng Cūnmínwěiyuánhuì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信阳市 固始县 南大桥乡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清初郑姓居此,立有祠堂,得名郑堂子。清中叶兴集。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南大桥乡东部,距离乡政府驻地4千米。村委会驻郑堂。东邻陈营村,南邻董营村,西邻大庄村,北邻史河。聚落形态呈块状,房屋以平房为主。下辖10个居民点:刘堂、新建、陟围子、郑堂、新街、后楼、大竹园、湖滩、后庄、刘仓房。面积3平方千米,耕地2169亩,林地21.52公顷。户数601户,人口2300,民族多为汉族。属平原地形地貌。多是黄褐土、水稻土,有沙壤土。农业以水稻、小麦种植为主。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为主。著名特产毛豆、萝卜。道路硬化率85%,自来水普及率90%。电话区号:0376,联系电话:13608473521,邮政编码:465242。史河流经村东北,羊行河纵贯南北。有郑堂村卫生室。有村村通公路通往204省道。1928年冬,王庆武(石岗人,1925年迁居张广庙北,在董姓地主家当雇主)受蔡仲美指派,到郑堂子发展刘占松等人入党。1929年4月创建党支部(书记刘占松)。1930年春在郑堂附近刘后楼建立楼建立村苏维埃。不久,这块红色土地被远近民团蜂拥包围,骨干成员转入地下斗争。后将农会改为游击队、打土豪,夺取粮盐送给红军。1932年7月,刘占松在送粮途中辆牲。1937年立煌县共产党员张经传(金寨县南湾人)到郑堂秘密发展朱堰池、张广思、朱光、易德尧等多人入党。1939年建立郑堂党支部(书记朱光,副书记张祝安)。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