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克井村民委员会 |
罗马字母拼写 |
Kèjǐng Cūnmínwěiyuánhuì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驻马店市 济源市 克井镇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村名来源有二:一是源于盘古寺“天井”。唐代韩愈诗《卢郎中云夫寄示盘股子诗两章歌以和之》写到天井:“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天井,即盘谷寺西北有天井谷,有天井寺。山顶有数坎,其深若井,时有水从坎溢出,成瀑布而下,状如宝剑,人称“坎儿井”,谐音逐渐演变为“瞌井”,后简化成“克井”。据该村清代碑记载:”磕井村旧有一井,井深数丈,其泉极微,每值天旱不足用水,人人嗟叹,吃水甚难。“村人为了生存,”奋然而起,募化赀财,复凿起井“,用锤凿透岩石,找到了水源。因打井艰辛,村人便将井取名为”磕井“,意为”艰辛磕打 |
地理实体概况 |
隶属克井镇,村民委员会驻于克井村。下辖13个居民小组,有克井村1个自然村。设有人民调解、治安保卫等3个委员会。系克井镇政府驻所,位于市城区西北0千米处。东至原昌村,南至新庄村,西至王才庄村,北至任庄村。总户数780户,总人口3350人,其中男1630人,女1720人。民族皆汉族。总面积6平方公千米,耕地面积3400亩,土质为红土、黄土。农业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经济来源以务农、外出务工、运输业、养殖业为主。镇村公路东通省道济阳公路,克井—思礼公路穿村而过。村中有东西街4条,南北街8条。村中道路硬化率80%,自来水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安装率100%,天然气使用率100%。村建有村民文化活动中心1个,老年活动室1个,门球场1个,篮球场1个,小游园1个。引沁济蟒渠苗庄与支渠流经村西。村建有机井5眼。村中有商业门店20个,有克井小学、克井一中学校2所,克井实验幼儿园1所,卫生所1所,康乐老年公寓1所。古迹及遗址:村中清代所建的关帝庙古建筑为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太行山南麓,村周地下藏煤丰富。引沁济蟒渠流经村北,地处平原。驻区单位:克井镇政府、济源煤业一矿、济源煤业七矿。所获荣誉:文化部颁发的基层文化单位先进奖。电话区号:0391,邮政编码:459010,联系电话:15539169650。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