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兴国寺村民委员会 |
罗马字母拼写 |
Xīngguósì Cūnmínwěiyuánhuì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兴国寺大队 |
所在(跨)行政区 |
郑州市 荥阳市 豫龙镇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村原名“辛庄”。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佛教大兴,洛阳白马寺慧悟禅师以“上有命,尊佛兴国”为名,选址建寺于辛庄西,寺名“兴国寺”。以负责管理兴国寺村相关事务而成立的自治组织,故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豫龙镇南部,豫龙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6.3千米,属豫龙镇。东至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白寨村,南至南张寨村,西至楚寨村,北至石柱岗村。村民委员会驻东兴国寺,辖东兴国寺、西兴国寺、高寨、梁寨、张庄、李沟、王河、簸箕沟共计8个自然村。有11个村民小组,有601户居民,人口2589人,主要由汉族构成。面积2.5200平方千米,耕地3885亩,机井31眼。有3条(C021线、X032线、C072线)为主要交通干道。古运粮河,即京水,东西向贯村,此段又称“陈村河”。曾拦河筑坝,建兴国寺水库,因河久无水,已干枯荒废。北部还有大滩垴水库(干枯)。兴国寺 建于唐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重修。寺宋末重修,有碑记。明崇祯三年(1630)十月重修后,刻有《周王重修兴国寺碑》。1958年毁,1988年重建。原存唐、明代造像石刻3座、菩萨2个、大佛1尊,现陈郑州市博物馆。寺中原有一古槐,传为汉高祖刘邦“系马槐”。长途电话区号为0371,邮政编码是450100。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