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包嶂山
罗马字母拼写  Bāozhàng Shā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捕章山、狍獐山、豹山
所在(跨)行政区  郑州市  新郑市  薛店镇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新郑县志??山川志》记载:“县北以山名者曰捕章山”,旧志亦曰??嶂山,在县北二十里。
地理实体概况 ??嶂山位于新郑市中部、薛店镇西部,距薛店镇人民政府西南5.70千米。??嶂山山体呈南北走向,南北长约600.00米,东西宽约200.00米,面积约1.0000平方千米,海拔高197.80米,相对高度45米。山体表面比较平坦,表层为新生代第四纪黄土覆盖,下有新生代第三极白色、红色中细砂岩,由于埋土层浅、疏散,大量被开采用作建筑砂和型砂。??嶂山传说故事,古称为捕章山,由于得名很早,现名称来历已无法考证。但当地流传有蟒蛇报恩的传说。传说,很早以前,此山东边的庙东村有一个叫王三两的人,做小生意为生,挑着货物串游四乡。一天,王三两在山腰处救了一条小花蛇,小花蛇也在王三两的喂养下逐渐长大。后来,有一年此地大旱,王三两到江淮谋生,小花蛇留在此地。一去十载,王三两回归故里,听乡亲们说,此山出了一条大蟒蛇为祸百姓。王三两进山后发现就是他当年收养的小花蛇。而大蟒蛇吃了来往的商贾之后,留下金银财宝,等其恩人回来收取。王三两觉得负罪乡亲,便劝大蟒蛇去往东海,他用留下的金银财宝行善积德。接济穷人。乡民感激王三两的降蟒之恩,便称此山为报恩山。后来年代久远,讹传为??嶂山。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