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袁门村民委员会 |
罗马字母拼写 |
Yuánmé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平顶山市 舞钢市 杨庄乡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因村民委员会驻袁门村而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袁门村民委员会位于杨庄乡政府东南6.8千米处,属杨庄乡。东至袁门水库,南至红石岗村民委员会,西至臧坪村民委员会,北靠西螃背山。辖袁门、桃岗、魏湾3个自然村。总面积1.8平方千米,地处丘陵,房屋结构为砖混结构。有200户居民,人口550,男320人、女230人,民族为汉族,村民姓氏以李、付、魏姓居多。西距省道S234线7千米,006乡道在村北自东向西经过。农业种植主要是小麦、玉米,经济来源以农业、林果及食用菌种植、外出务工、畜禽水产养殖为主。长途电话区号是0375。联系电话是13525393956,邮政编码是462532。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轧琴-传承人郭九洲居住此村。轧琴,又称轧筝,是我国最早的拉弦乐器之一,音色细腻柔和,演奏方法独特。袁门村郭九洲的轧琴演奏从祖上传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西螃背山山寨遗址位于舞钢市杨庄乡袁门村,占地面积约37500平方米。始建于春秋战国,以后历代均有修复。该山寨借助自然险峻山势,在山顶修建有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250米,略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长方形山寨。一般高为5-8米,最高超过10米以上。厚度为5-6米,纯山石巨石条砌成。其功能主要是军事防御,即为楚长城的一部分。目前山寨残缺不全,内有庙宇存在。2012年被平顶山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