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郑铁村民委员会
罗马字母拼写  Zhèngtiě Cūnmínwěiyuánhuì
使用时间
简称 郑铁村委会 别名 曾用名 郑铁大队
所在(跨)行政区  平顶山市  汝州市  王寨乡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以所在居民点名称而得名。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汝州市西南部,王寨乡政府驻地西8千米,地处虎狼爬岭丘陵地带。该村东邻刘凹村委会,南连尹冲村委会,西依杨楼镇南范庄村委会,北接裴家村委会。隶属王寨乡,下辖8个村民小组,有郑铁楼1个自然村。村委会驻郑铁楼自然村。辖区总面积2.37平方千米,其中聚落面积0.17平方千米。有371户,人口1300人,均为汉族,以郑、朱两姓为主。村庄聚落为集聚型,呈块状分布。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烟叶。有小学、卫生室各1所。有袁裴线(Y013)穿村而过。该村为曲剧的摇篮,曲剧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走出了朱万明、王中等一大批曲剧创始人及曲剧大师。长途电话区号为0375,联系电话为18903750884,邮政编码为467535。 著名人物:朱万明,1891年生于王寨乡郑铁楼村,是河南曲剧主要创始人之一。自幼痴迷高跷曲子,能拉善唱,思路敏捷,尤喜创新。为适应“踩唱”的要求,曾对“阳调”、“汉江”、“诗篇”、“慢舵”等十多个调门在起唱、送板、旋律、节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使其更加符合表演和情绪的要求,为曲子登台做出了艺术和技术的准备,对河南曲剧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河南曲剧音乐的创新和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1926年5月18日(农历四月初七),他和关遇龙、刘保才等人打破世俗,决策了甩跷登台这一河南曲剧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1956年12月,在河南首届戏曲观摩汇演时,他和常香玉、陈素真、朱六来等同获“荣誉奖”。1958年在家病故。王中,(1927-1994)王寨乡郑铁楼人,13岁拜师曲剧大师朱万明门下,追随大师到各地演出,饰演的“旦角”扮相俊丽、嗓音细腻、唱腔优美、音色朴素自然、富有表现力,成功饰演了:“陈三两、白素贞、秦香莲”等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深受群众的喜爱。1957年成为首批临汝县曲剧团主要演职人员。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