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西牧村村民委员会 |
罗马字母拼写 |
Xīmù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西牧村村委会 |
别名 |
|
曾用名 |
西牧村大队 |
所在(跨)行政区 |
新乡市 牧野区 牧野镇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该村初名牧村;宋代曾名穆村;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改名牧村;宣统年间取武王伐纣战于牧野之地,更名为牧野村;明朝疏浚卫河,将村分为东西两部分,但仍统称为牧野村;解放初简称牧村;后因该村居河西岸,于1950年更名为西牧村。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牧野镇的东南部,距牧野镇人民政府驻地2.5千米。东临卫河,南邻二十二所社区,西靠学院街,北靠东风路。隶属于牧野镇,下设7个村民小组,有西牧村1个自然村和土地审查委员会、计划生育委员会、治安保卫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等5个委员会。总面积0.23平方千米。总户数为1450户,总人口3100人,户籍人口3100人,其中男性1852人,女性1248人。汉族2863人,回族237人。主要姓氏有张姓、尚姓、王姓。人均年收入1.7万元。农业以种植蔬菜、小麦为主,经济来源主要以租赁、务工、经商为主,有小麦、白菜、茄子等主要特产。主要公用设施有牧野区实验小学、牧野区实验幼儿园、西牧村医疗室。道路硬化率90%、自来水普及率100%、有线电视安装率80%、用电覆盖率100%。村内有东西走向街巷6条,南北走向街巷4条,以“井”字形相交相错,由村内村村通道路东行0.15千米至牧野大道。聚落形态为集聚型,聚落的延展形式呈方形分布。在过去本村的民居形式上,房舍多为砖木结构瓦房和预制板平房,随着村内经济的发展,砖木结构瓦房和预制板平房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被钢筋混凝土楼房所取代,村内房屋朝向大多数为座北朝南。
著名人物:关牧村,女,,是全国六届政协委员会和全国青联常委,著名女中音歌唱家。
文化习俗:成立西牧村业余剧团,全团50余人,戏装基本齐全,能演出剧目13本,如《打金枝》、《三哭殿》、《穆桂英下山》等;村中小学院内有兴国寺遗址,为市级文物宝物单位。
邮政编码是453000,电话区号是0373,联系电话为3322603。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