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常西湖新区 |
罗马字母拼写 |
Chángxīhú Xīnqū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郑州市 中原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自2012年10月19日成立后命名起,沿用至今。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西流湖街道郑上路与西四环向北200.00米路东。东至西三环,西至西四环,南到常庄水库与二七区为邻,北至化工路与高新区接壤,规划面积39.0000平方千米,规划人口约30.00万人。辖区涉及西流湖和航海西路办事处,有18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人口10.03万人。2012年,中原区提出要开发建设常西湖新区,作为郑州市公共文化服务区所在地。规划分南北两区,依托南水北调水系、西流湖、植物园等生态资源,打造独具中原文化特色、生态型、智能化的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南水北调运河以北为北核心区,包括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和九州坊,功能自南向北分别为市民广场、市民公共服务中心、会议中心和市民公园,公共服务区的东西两侧是九州坊,主要布局现代商务及高端商贸业。南水北调运河以南为南核心区,包括“四个中心”及文化创新园区,“四个中心”自西向东分别为奥体中心、文博艺术中心、市民活动中心和现代传媒中心,包含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档案史志馆美术馆、大剧院、博物馆、大剧院、科技馆、演播大厅、广电中心等项目。常西湖新区处于西区各大成熟商圈的30分钟生活覆盖圈范围内,可享受现有成熟商圈的配套辐射,满足生活购物消费的各种需求。而且尽享“园之势”,即郑州市植物园、西流湖生态公园,环境优美;“水之势”,即常庄水库、南水北调运河、西流湖等,水资源丰富;“通之势”,即“两环十七放射”生态廊道建设,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快捷便利;“高之势”,即辖区地势较高,地质、地理条件好,地表地层以第四纪黄土沉积为主,易于建设和开发。有市委党校、郑州一中、郑煤集团总部、解放军第153医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是郑州市新行政文化中心所在地;陇海铁路、郑西高铁、石武客运专线穿境而过,郑上路、中原西路贯穿东西,西三环、西四环纵贯南北,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该地区宜办、宜居、宜商、宜旅,是郑州市区的投资兴业旺地。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