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西区
罗马字母拼写  Hénán Shěng Guójiā Dàxuékējìyuán Xīqū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郑州市  中原区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2002年河南省大学科技园正式建园,沿用至今。
地理实体概况 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西区位于石佛镇西南部,北靠梧桐街,南靠药厂街,西靠长椿路,东靠碧桃路。园区北部有连霍高速公路经过,南部联通郑少洛高速,并有环路通往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郑州1号轻轨线路经过大学科技园。地址:郑州高新区长椿路11号。园内南北道路2条,东西道路2条。占地面积为0.3500平方千米,建筑面积为58.0000万平方米。园区依托高校的科研、人才、实验设备优势和郑州高新区的政策、环境、服务、资金等优势,搭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平台。通过促进省内高校创新性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将高校知识、技术和人才等优势创新资源有效导入区域经济发展,使之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一股重要力量。截止2015年末,园区共有入园企业446家,其中在孵企业357家,累计毕业企业89家。园区拥有省级研发中心5家,市级研发中心10家,博士后基地1家,上市企业8家,上市后备企业18家,园区企业拥有各项专利705项。2015年园区企业实现总收入110亿元,税收3.6亿元,就业人数2.30万人。“十二五”期间,园区总收入增长3.5倍,税收增长3.2倍。2004年被教育部、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06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0年被国家教育部、科技部认定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2014年被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示范单位。2011年,园区经河南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2年,园区经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2013年,园区经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与之相连道路有梧桐街、长椿路。邮政编码:4500000,联系电话:0371-67896666。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