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罗马字母拼写 |
Guójiāzhèngzhōujīngjìjìshù Kāifāqū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郑州市 管城回族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1993年经政府批准成立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成立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1997年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的批复》(豫政文〔1997〕225号),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0年2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河南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复函》(国办函〔2000〕17号),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称沿用至今。 |
地理实体概况 |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它是郑州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吸引了无数外资企业、工业企业和出口加工企业在此聚集。地处郑州市区东南部,距郑州市中心14千米,与中牟县毗邻。片区的范围东至万三公路,西至机场高速,南至福山路,北至陇海铁路。开发区总面积有158.7000平方千米,常驻和从业人口约38.00万人。主要由汉族人员构成,还有回族、满族等民族。现辖有出口加工区、国际物流园区两个专业园区,6个办事处53个行政村。区内规划有河南郑州出口加工区、河南留学生创业园、郑州高新技术创业中心三个国家级政策园区和信息产业园、科技创业园、日本中小企业园三个产业园区。目前,集聚各类企业8000余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205家,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78家,规模以上企业497家。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2014年,全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083亿元,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9.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万元。全年新签约产业类项目52个,签约额达629亿元。其中500强投资项目5个,“三力型”项目9个,主导产业占比90%以上。建成投产富士康扩能等主导产业项目18个。新建、续建航海路东延、九龙大道、故城南路等道路40余条,总长度70余千米。新建桥梁10座,完成21条道路路灯安装。启动14个行政村的征迁,投入资金28亿元,完成征迁763.5万平方米。农作物播种面积10315公顷。先后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荣誉。2014、201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河南省六星级产业集聚区。该区自然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年均气温为14.4℃,年均降水量为632毫米。主要河流有七里河和潮河,这两条河流都注入淮河水系主要的支流——贾鲁河支流,故而该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达6至8米。开发区跨黄河冲积平原和源前冲积平原两个地貌单元,属稳定场地,地势平坦,相对高度一般为5到10米,多为沙荒地和薄产地。该区耕地面积有3万亩,林地面积约0.6万亩。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和玉米,畜牧业以生猪、奶牛为主。我区共修建道路近200千米,形成完善的路网格局,其中主要交通干道有航海东路、四港联动大道、107国道、经开第三大街等;日供水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日供气能力为30万立方。全区绿地覆盖率达38%。在生活服务配套方面,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建有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医疗体系以及休闲度假娱乐设施,包括: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85中学、郑州11中,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惠安手外科医院、中医骨伤病医院、AAA级金鹭鸵鸟游乐园、航海体育场、郑州市网球中心、中心广场、启明广场等。管委会驻地位于航海东路1038号,长途电话区号0371,邮政编码450000。政府网址为http://www.zzjkq.gov.cn/zjkfq/index.html。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