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尉氏县产业集聚区
罗马字母拼写  Wèishì Xiàn Chǎnyèjíjùqū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尉氏县工业园区、河南中原纺织工业基地
所在(跨)行政区  开封市  尉氏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2003年3月经河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在此成立河南中原纺织工业基地,2005年5月更名为尉氏县工业园区,2009年9月成立尉氏县产业集聚区,至今。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尉氏县城区西南部。东临城关镇建设南路,南邻大桥乡七里河村,西邻大桥乡境内220省道,北邻城关镇福星大道。尉氏县产业集聚区建设管理委员会位于福园路。尉氏县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首批确立的175个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可开发土地面积18平方千米,建成区约11平方千米。集聚区内已入驻工业企业170家,入驻规模企业达到70家。2005年5月,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尉氏县工业基地党委和工业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经过几年的发展,尉氏县产业集聚区已经初具规模,近年相继投入12亿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尉氏县产业集聚区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集聚区发展“四集一转”的总体要求,坚持重规划、重产业、重项目、重投入、重集约、重服务,集聚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项目集中布局,发展势头强劲。坚持以招商引资为突破点,以主导产业为支撑点,以重点项目为着力点,紧紧围绕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综合工业三个组团,引进、培育、引导关联项目向集聚区集中。产业集群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围绕主导产业链条延长、结构更新,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托河南省中原纺织工业基地优势,引导主导产业向集聚区集中,目前集聚区内纺织企业生产规模已达50万锭,年可棉纱7.5万吨。引进的河南福甬针织服装工业城项目,实现尉氏纺织企业由纺织到染整、印花、绣花、制衣的完整产业链。 资源集约利用,层次不断提升。按照三规合一的要求,制定了集聚区发展规划,确定了三带三区三组团的空间布局;今年以来,通过节约、挖潜、整治、挂钩等措施,整合土地700多亩,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坚持三不原则严把项目入驻关口,即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不能入驻、达不到环评要求的不能入驻、达不到投资强度的不能入驻,有效遏制了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的项目入驻集聚区。 尉氏县产业集聚区功能集合构建,产城融合步伐加快。完善集聚区基础功能、生态功能、服务功能和城市功能,加快人口向城市转移步伐,从而实现产业发展、产城融合。加强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建设,注册资金1亿元成立了尉氏县产业集聚区金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吸纳社会资金2.3亿元成立了河南正荣、中林等5家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的作用,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12亿元。建设了“八纵六横”道路框架,建成了50千米长的强弱电网络,建成了49.6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厂均已投入运营。学校、星级宾馆、老年公寓、社区医院、金融机构、商务会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管理单位:尉氏县产业集聚区建设管理委员会,联系电话:0378-27996798,邮政编码:475500。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