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洛阳十字街
罗马字母拼写  Luòyáng Shízìjiē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洛阳市  老城区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唐朝时期洛阳作为东都,宏伟的洛阳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金元时期,洛阳城在原隋唐城的东北角重新修建,面积仅是隋唐城的20分之一。近七百多年,老洛阳城的布局,就是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十字街一直是老洛阳城繁华的中心。清朝初年,城内街道以东西、南北大街为主干道,旧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这时的东西、南北大街虽没有隋唐时的豪华气派,但也为交通枢纽、是商贾云集、商业繁华之地。由商人集资的山陕会馆就在此时兴建。1920年,吴佩孚率军进驻洛阳,不久河南省长公署迁至洛阳,老城人口剧增,十字街一带集中了北京“福来祥”百货店、浙江“宝城”金店、“久福”商店等(西大街修建五间宽的洋式门楼)。1938年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和河南省政府先后迁至洛阳。洛阳遂成为全省的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合盛栈”(1893年开张的甜、咸食品作坊)在十字街门面达10间。1943年洛阳有十字街为起点站的马车客运。之后,十字街修建钟表柱一个。1953年10月30日,动工扩建南大街道路。1955年,东西大街北侧东、西华街,改名为中州东路。解放后,十字街商业更加繁荣,1957年洛阳第一家百货商场在此地开业。后经1958年、1960年、1979年、1982年多次续修,至1991年后中州路改造全线完成。1977年10月,改造北大街南段工程开工,1979年1月竣工后该段定名为“兴华街”,全长175米,街宽由6米扩宽为30米。200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明确老城区为商业、手工业和饮食业区。对老城改造按照“保留、恢复、疏散、畅通、现代化”的原则,合理利用,加强维修,适当调整,逐步改造,保护好历史遗址,保护文化古都风貌,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2014年5月,《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评选出全国十大美食街,洛阳老城十字街夜市入选全国十大美食街。
地理实体概况 洛阳十字街位于老城区辖区范围内,位于东南隅街道和西南隅街道分界处,东至东大街,南至南大街,西至西大街,北至中州东路。自古乃是商人云集之地,建国之后这里成为洛阳市重要的商业区之一,同时这里更是洛阳小吃的汇集之地。品尝洛阳特色名吃当属此街,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洛阳水席,十字街古香古色的韵味,无不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附近主要单位有神州眼科医院、洛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老城分局、天风堂、老城区民政局等。与之相连道路有中州东路、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 特色小吃有洛阳水席、涮牛肚、不翻汤、浆面条、刀铡面、烧烤、炒凉粉、烩饼、麻辣小龙虾、油炸臭豆腐、变态烤翅、韩式年糕、铁板豆腐、甘梅薯条、炒酸奶、冰粥、鲜榨果汁、杏仁茶、脆皮香蕉等。 邮政编码是471002,电话区号是0379。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