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 |
罗马字母拼写 |
Lóngménshíkū Shìjiè Wénhuàyíchǎn Yuánqū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洛阳市 洛龙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2002年成立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区龙门风景区管理局,2007年更名为龙门文化旅游园区管理委员会,2010年11月龙门文化旅游园区更名为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沿用至今。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龙门石窟街道南部,距洛龙区人民政府南约10千米处,所在行政区是龙门石窟街道。东至偃师,西至洛栾快速通道,南至伊川,北至龙门石窟街道办事处。类型是工业区。主要产业旅游业。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之后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形成了南北长达1千米,具有2345个石窟,10万余尊造像,2860余块碑刻题记得石窟遗存,龙门景区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等4个景点组成。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1月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园区面积31.7平方千米,内有龙门石窟街道一个乡级行政区域,辖管10个社区24个居民点,约4.8万人。近年来,在洛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托丰厚的旅游文化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设施,提高旅游服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链,努力把龙门文化旅游园区打造成一个集科研、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