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罗马字母拼写  Púyáng Shì Chéngxiāngyītǐhuà Shìfàn Qū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濮阳市  华龙区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2012年5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第103次常务会议通过《濮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7月30日省委常委会议通过该方案,8月濮阳新区成立。2013年2月26日,濮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开州街道整建制移交新区代管,胡村乡孔村、后范庄、班家、店当、杨庄、顺河6个行政村并入开州街道移交新区。是年12月,根据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濮阳新区更名为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地理实体概况 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原名濮阳新区,规划面积为120平方千米,东起文明路、西到大广高速、南到绿城路、北起濮范高速。主要涉及清丰县的马庄桥镇、固城乡、柳格镇和开发区的胡村乡以及华龙区的孟轲乡、岳村乡,覆盖1县3区7个乡镇(办)90个村庄约26万人,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非行政区,隶属于濮阳市委、市政府,下辖开州街道一个乡级行政辖区,14个行政村,2个自管社区居委会,人口约4.07万人,民族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满等少数民族。示范区驻地位于市政府西北约5千米,濮阳市卫都大道与开州路交叉口西南角处。2012年以来,示范区先行启动了40平方千米的起步区建设。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确定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定位,确定了各类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的总体格局。一是信息服务业取得重大突破,引进了大数据智慧生态园项目,包括大数据智慧研发中心、公共技术平台、商务服务平台及配套服务设施,规划面积600亩,总投资50亿元。二是现代服务业快速聚集,围绕总部经济服务、金融服务、咨询服务、科技创新外包服务、文化创业产业、会展经济等溜达发展领域。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24.1亿元,累计融资约126亿元。财政收入累计完成4.7亿元,财政支出累计完成19.06亿元。完成征地29000多亩、拆迁3200多户,迁改各类管线34条,建成投用28条道路57千米、桥梁10座1028延长米;10个村庄的整合改造项目全面开工,教育园区5所学校已有近三万名学生就读,市委党校、市民活动中心等89个项目正在快速推进。起步区累计开工项目达到240多个,目前已具备了城市功能和产业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