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濮阳县产业聚集区 |
罗马字母拼写 |
Púyáng Xiàn Chǎnyè Jùjíqū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濮阳市 濮阳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2008年开工建设现已初具规模。 |
地理实体概况 |
濮阳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县城东部,西起大庆路、东至金堤、南至金堤、北至晋豫鲁铁路南300米,总规划面积13平方千米,主导产业为电子电气、医疗仪器设备及医用器械制造产业。2010年、2011年、2013年三次被省政府表彰为“十快产业集聚区”,被国家质监总局确定为国家电光源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产业集群持续壮大:一是固定资产投资位居全市前列。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投资263亿元。201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42亿元,位居全市第二,同比增长30%。二是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9.5亿元,同比增长19.5%,是建区之初的160倍。三是入驻了一批龙头型的大项目。累计入驻规模以上企业45家,已初步形成以清华同方、好太太电器、荣事达电器、龙迈电动车、硕维电子、家雄圣诞灯等为代表的电子电气产业集群和以高贝斯医疗、汇元药业、协和医疗等为代表的医疗仪器设备及医用器械制造产业集群。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一是路网框架基本形成,累计建成道路21条35.65千米。2014年,新建成富民路东延至盘锦路、红旗路东延至大庆路、文明路南延至富民路、铁邱路东延至金堤等9条道路11千米,实现产业集聚区道路与县城区、濮阳市市城区的贯通联接,进一步优化了产业集聚区路网结构。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产业集聚区供排水、污水、水电气等实现了与濮阳县城贯通,富民路标准化小学建成投用,县医院、综合客运站正在加快建设,公租房项目已开建11栋17万平方米,天然气管理站正在进行征地工作。三是迁村并点社区建设稳步推进。濮上人家、龙城国际已建成24栋安置楼18万平方米。服务平台稳步推进:一是投资1亿元,高标准建设濮阳县产业集聚区科技研发与信息服务中心,作为主导产业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二是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联合成立了河南省首家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负责光电技术的研发和中科院成熟技术在濮阳县的转化,目前该实验设备采购基本完成,计划6月底挂牌运营。三是促使国家质检总局设立国家级电光源检测中心,使之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家国家级电光源检测中心。四是成立河南省级LED质检中心,是全省第一家从事LED灯质量监督检测的权威机构。五是开工建设濮阳县主导产业产品展示交易中心,总投资1亿元,总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入驻产品展示交易和人才交流与培训2个平台,功能是展示和交易主导产业产品,同时召开展销会、报告会等大型会议,利用场地整合濮阳县各种人才培训资源对企业用工进行订单式培训和农民工短期培训。六是开工建设占地0.199平方千米的科技企业创业园,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今年先期开工占地0.06平方千米的电动车创业园,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为实现资源集约利用,经过专家的综合评审,濮阳县产业集聚区作为河南省唯一的一个创建示范区,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确定为全国电光源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