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漯河市淞江产业集聚区 |
罗马字母拼写 |
Luòhé Shì Sōngjiāng Chǎnyèjíjùqū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漯河市 郾城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成立于1992年6月,原名孟南开发区,副县级单位,1998年,更名为孟南工业区,2007年3月,孟南工业区和孟庙经济城整合为漯河淞江经济区,2009年,更名为漯河淞江产业集聚区。2010年1月,淞江产业集聚区被省政府产业集聚区联席会批准成为全省180个集聚区之一。2012年省发改委下发《关于漯河市淞江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调整方案的批复》(豫发改工业〔2012〕2382号)对其进行批复调整,控制范围为:东至祁山路,西至兴隆山路,南至辽河路,北至沙河路。 |
地理实体概况 |
漯河市淞江产业集聚区东至祁山路,西至兴隆山路,南至辽河路,北至沙河路。规划面积14.09平方千米,目前建成区面积11.2平方千米,涉及城关镇的王堂村、下坡杨村2个村民委员会和岷山社区,龙城镇的黑龙王庙村、小赵村、小王庄村、回马村、香陈湾村5个村民委员会,孟庙镇的英张村、刘庄村、五里岗村、马坡村4个村民委员会。
主导产业:食品工业、配套新特包装为依托,以仓储物流为支撑,集生产、生活、物流、科技开发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区。
基础设施:(一)发展速度快。该产业集聚区自2010年1月成立以来,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新增投资63亿,新建改建道路28.7千米,新绿化面积27公顷,新架线路14千米,新增建成区面积2.1平方千米。 (二)产业特色亮。该区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五大产业集群:以乐天澳的利、恒达小帅才、方汇药业为龙头的食品医药产业集群;以大河型材、金海岸混凝土为龙头的建筑建材产业集群;以双星机械、九江电器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以昌达彩印、世纪隆包装为龙头的印刷包装产业集群;以陆路口岸、国际食品城为龙头的仓储物流产业集群。(三)产城二合一。坚持"退二进三、老区提升"的原则,对建成区4条主干道(井冈山路、淞江路、辽河路、太行山路)升级改造和发展区2条主干道(龙江西路、太白山路)进行规划建设,6条主干道均是按照城市景观大道设计建设。目前各条道路建设已经竣工通车,祁山路和发展区高压线路正在进行改造。(四)发展后劲足。按照"高树目标、提高门槛"的要求,对入驻园区项目认真筛选。目前,该集聚区内新上在建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23个,其中超亿元的项目12个。
发展现状:漯河市淞江产业集聚区自2010年1月被批准为省定产业集聚区以来,以打造"高标准、高品位"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坚持"多轨合一",科学规划;坚持"四集一转",科学管理;坚持"老区提升、新区亮丽",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全力打造全市最优发展环境,最具活力的产业集聚区,力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市各产业集聚区前列。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