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罗马字母拼写  Luòhé Shì Chéng Xiāngyītǐhuà Shìfàn Qū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漯河示范区
所在(跨)行政区  漯河市  召陵区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2010年12月,漯河新区正式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2013年12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全省16个复合型城市新区统一更名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015年1月9日,根据《漯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将郾城区黑龙潭镇整体和召陵区姬石镇部分区域属地托管的通知》(漯编[2015]4号),经市编委研究并提请六届市委133次常委会议同意,决定将郾城区黑龙潭镇整体和召陵区姬石镇部分区域(姬石镇松江路以北、京港澳高速以西付庄、大闫、罗庄、庙陈、宋寨5个行政村和龙江路以北、京港澳高速以东小谭、韩庄、范寨、肖王、胡桥、陈庄、武庄、姬石、杏树王9个行政村及所属区域。),以及沙北办事处董庄村,按照地随村走的原则,托管给示范区属地管理,董庄村划归黑龙潭镇管理。对外,郾城区黑龙潭镇、召陵区姬石镇行政区划保持不便。
地理实体概况 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区东北部,西南距漯河市人民政府驻地8.5千米,东起姬石镇边界,西至黑龙潭镇边界,南起松江路,北至颍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约9.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约10千米,总面积66平方千米。辖黑龙潭镇、姬石镇部分区域。29个村民委员会,65个自然村,总人口7.55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39人。 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主要河流沙河、颍河、塔河、柳河纵横交汇,总长29.6千米。其中沙河从姬石镇庙陈入境,到黑龙潭胡桥出境,境内全长11千米;颍河从黑龙潭镇田庄入境至黑龙潭镇坡杨出境,境内长7.5千米;塔河、柳河在田庄村交汇,境内总长11.1千米。沙河节制闸工程现已建成使用,漯河港航运码头正在建设中。2014年投资2880万小农水项目的建设完工。全镇耕地面积49.96平方千米,高效粮食种植基地20平方千米,粮基、旱保区片相连。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果树、花木。 辖区内姬石镇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青椒、蕃茄先后通过河南省绿色委员会的产品认证和基地认证;北部的反季节蔬菜、嫁接西瓜、无公害散养家禽等农产品,申请注册了“许慎”商标,成为城乡居民喜爱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知名品牌;黑龙潭镇以养殖业为特色主导产业,素有“豫南养殖第一乡”之称。2014年,该镇拥有万头以上养殖场8家,千头以上养殖场119家,三禽饲养量达到297万只,现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5家,养殖小区6个. 京港澳高速过境,京珠高速漯河北站下道口在黑龙潭镇黄赵村境内,省道238线和330线过境,境内总长8.2千米。黑龙潭镇乡道主要有何庄到张德武道路、田庄到张德武道路,姬石镇乡道有高庄到胡桥道路、大闫村到付庄道路,总长21.4千米,主要古迹有:半截塔村南唐寺。黄赵村的“二柏一所庙”。付庄留新石器时代先民生活的遗迹。春秋时期,齐桓公率领八国诸候会盟时曾筑台于此,的会胜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东汉文字学家、训诂学家许慎的故里,许慎陵墓位于许庄村东北部。许慎的文字巨著《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境内有许慎文化园。 有学校24所,其中小学20所,初中 2所,高等职业学校1所,有商店,医疗室,娱乐、餐饮等服务设施。 管理单位为 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地址:郾城区淞江路中段 联系电话:0395-3195006;邮政编码:462300。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