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黄湖农场
罗马字母拼写  Huánghú Nóngchǎng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信阳市  潢川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1957年潢川县在此建农场,名黄湖农牧场;1958年始建国营黄湖机耕农场;1959年划归河南省管理;1969年3月,改称共青团中央五七干校,同年5月,郑州知青2400多人到农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更名为青年农场;1973年交由潢川县管理;1978年,郑州知青离场,更名潢川县黄湖农场至今。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潢川县东北部。东与固始县胡族铺镇隔春河相望,南、西与桃林铺镇相连,北与淮滨县隔淮河相望。距县城34千米。占地面积0.327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0.22925平方千米。负责人唐炜,全场2000余人,其中职工800多人,均属汉族。下设农业一公司党支部、农业二公司党支部、水产养殖中心党支部、机关党支部、黄湖小学党支部、街委会党支部、黄湖畜龙公司党支部和驻城物业党支部8个党支部,内设党政办、人计科、财务科、计生办、项目办、房管所、文化旅游办、街委会、综合治理中心、驻城物业办事处、群众工作站、林水站、团委、妇联、纪检室15个科室,下属农业一公司、农业二公司、水产养殖服务中心3个经营单位。系国有中型农垦企业、国家级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区、河南省水产良种基地、信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信阳市生态示范区。境内西高东低,西部为岗坡旱地,中部和东部地势平坦,堰塘分布其间,为平畈地,东北边陲两河汇流低洼易涝,贺堰排涝渠穿场而过,汇入白露河。土壤以黄棕壤性侧渗型水稻土为最多,其余为黄棕壤性淹育型水稻土、黄胶土、白散土。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具有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的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6.1℃。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充沛,年降水量900-1400毫米,最冷为1月份,平均温度2.5℃;最热月7月份,平均温度27.6℃。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丰裕,四季分明,盛产稻米、小麦、油菜、红麻、水产、畜禽、花卉等。始终将“生态农业、科技农业、观光农业、效益农业”作为发展的总方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种植业、水产业、畜牧业三个产业链条和驻城黄湖宾馆作为对外联络窗口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先后建成了300亩优质水产苗种繁育、2500亩高中产渔业养殖、1.5万头规模生猪养殖、1000亩杉木林、600亩花卉种植、300亩农业高新科技示范等六大基地。与此同时,社会事业发展日新月异。拓宽改造了黄湖至全集5千米的水泥路,实施场区“村村通”工程13千米,硬化了场区主干道;整修了支、斗渠和桥、涵、闸,新建了春河提灌站;架设了高、低压输变电线路和移动电话通信基站,开通了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和互联网业务,进一步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电话区号0376,邮政编码是465111,联系电话5668111。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