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北宋皇帝陵 |
罗马字母拼写 |
Běisònghuángdì Líng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郑州市 巩义市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因历史人物而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基本概况:各帝陵建制类同,陵位座北向南。陵园主要有上宫、宫城、地宫、下宫组成。上宫自南向分布在巩义西南部,今西村镇、芝田镇、回郭镇和孝义镇。北依次有鹊台、乳门、神道和石刻群,神道两侧有望柱、瑞禽、用端、客使、武将、文臣等石刻58件,宫城占地140亩,四周建高墙和四个神门,灵台置于宫城正中,灵台呈覆斗形,底边长宽各60米,台前有献殿。地宫位于灵台下,深达30米,规模宏大豪华,殿顶呈穹式上有五星十二辰等彩绘,下宫建于北神门以北,规模大于上宫,有正殿、影殿和斋殿。为护卫宋陵及侍奉陵寝。
历史概况: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析巩、偃、登各一部,设永安县,治所永安城即今芝田村,宋陵地面建筑已毁于历代战乱,除永佑、永宪陵外,其余八陵灵台和石刻尚存。宋陵石刻原有1600多件,现存800多件,这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帝陵造像群之一,它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及文化的珍贵资料,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维修,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人物事件介绍宋太祖之父赵宏殷永安陵、宋太祖赵匡胤永昌陵、宋太宗赵匡义永熙陵、宋真宗赵恒永定陵、宋仁宗赵祯永昭陵、宋英宗赵署永厚陵、宋神宗赵顼永裕陵、宋哲宗赵熙永泰陵,人称七帝八陵。加上宋徽宗赵佶、宋饮宗赵恒先后前葬于此,名永佑陵(衣冠冢)、永宪陵,统称九帝十陵。另有附葬后妃墓21座,太子、公主墓144座,寇准、包拯等大臣墓9座,连同亲王公侯墓达300多座,形成了庞大的陵墓群。
主要景点:上宫自南向北依次有鹊台、乳门、神道和石刻群,神道两侧有望柱、瑞禽、用端、客使、武将、文臣等石刻58件,宫城占地140亩,四周建高墙和四个神门,灵台置于宫城正中,灵台呈覆斗形,底边长宽各60米,台前有献殿。地宫位于灵台下,深达30米,规模宏大豪华,殿顶呈穹式上有五星十二辰等彩绘,下宫建于北神门以北,规模大于上宫,有正殿、影殿和斋殿。为护卫宋陵及侍奉陵寝。占地面积为30000平方米。
其他信息:管理单位为巩义市文物旅游局。联系电话0371-64588338,邮政编码451200。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