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韩常村韩文公祠
罗马字母拼写  Hánchángcūn Hánwén Gōngcí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郑州市  荥阳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该房屋建于清代(1636-1912年),2008年8月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调查,2010年8月定名。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高村乡韩常村村民委员会一组中部,高村乡人民政府西部4.6千米处,属高村乡。东至荥密路线,南至柏朵村,西至木楼村,北至丁村。现存上房一所,碑刻三通,上房坐北向南,硬山式建筑,灰瓦覆顶,砖木结构,前廊式,有雀替,墀头,面阔三间(9.50米),进深4.00米,高约5.00米,占地面积64.62平方米。三通碑刻有两通立于前廊下的东西两侧,另一通立于祠堂南侧,时代分别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清嘉庆十八年(1813),民国十一年(1922),碑文楷书。有荥密路线通于此。三通碑刻中,两通立于房内东西两侧,年代为清道光三十年(1850),清光绪十九年(1893),另一通碑刻镶嵌于屋外东侧墙壁上,时代为道光三十年(1850),碑文记载了重修祠堂的时间、原因、过程及杜氏家谱。上房檩上墨书“道光三十年重修”。据调查,上世纪70年代曾做过大队仓库,该祠堂为研究当地的风土人情及杜氏渊源提供了参考价值。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