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云岩宫 |
罗马字母拼写 |
Yúnyán Gōng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郑州市 新密市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1987年由密县文化局统一命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新密市东南20千米处刘寨镇刘寨村。是轩辕黄帝立宫建殿、练兵讲武之地。此处有一座高达100米的石崖,形似云朵,故称云岩。一石突起,四面环水,石中岩洞,大小十余个,唯云岩洞稍深广,可容数十人。洞中有黄帝、风后塑像,是黄帝问道讲武处。相传,黄帝在打败炎帝,战胜蚩尤之后,天下太平,黄帝在此埋藏兵符。在总结历次战争经验的基础上,与大将风后研制了我国最早的八阵兵法图。唐代军事家、文学家独孤及为此著有《风后八阵图记》,收入其专著《毗陵集》,并来此立碑纪念之。唐独孤及《风后八阵图记》碑被毁,元代至元27年重刻碑尚存。洞旁有唐独孤及《风后八阵图记》碑,岩后悬瀑布数十仞,飞泻而下,沦积成潭,岩端树出,绿树成荫,履盖云岩洞。云岩宫建于云岩洞之上,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为纪念黄帝在此练兵讲武而建。面积16000.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三层三院组成。前面有三门:中为宫门,左为轩辕门,右为讲武门。三门上面为钟鼓楼,楼内挂有直径1.7米,重800千克的大钟。进三门后为四师殿,殿前立有四通高为4米有余的石碑,其左边的一通为唐朝军事家独孤及的《风后八阵图记》碑,东院有轩辕庙、人祖洞;西院为讲武场。由四师殿向北上十三个台阶,是三清大殿。殿内有八根木柱,后有拜殿与其相通。三殿前东西两厢为藏经楼,再由三清殿向北十三个台阶为玉皇阁,玉皇阁后为御花园,东有观星台、讲武亭等。整个庙宇有总有分,上下层次分明。清代诗人张于阶诗曰:“徘徊风后阵,八面列高嵩。马走烟霞外,人行日月中。流泉寒小鹫,硖石引长虹。远望龙蛇蛐,图旋十二宫。”清代著名诗人钱青简诗曰:“战败蚩尤犒旅途,云岩深涧葬兵符。千秋永罢干戈事,蔓草寒烟锁阵图。”十年浩劫中,云岩宫遭到严重破坏。现仅存祖师殿,三清殿、前拜殿、道院、人祖洞等建筑。现存碑刻15通,其中有元代碑1通,明代5通,清代9通,对研究云岩宫的历史及黄帝在新密市境的活动,提供了实物资料。1987年4月,被密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云岩宫被开发为黄帝宫旅游风景区,不断得以重修,面貌焕然一新。2009年6月3日,被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由新密市刘寨镇刘寨村管理,联系地址是新密市行政路12号,联系电话是0371-69822446,与该村村道相连。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