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后士郭壁画墓
罗马字母拼写  Hòushìguō Bìhuà Mù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郑州市  新密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1986年由密县文化局统一命名。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新密市区西北4千米后士郭村。距镇政府5千米。占地面积2000.10平方米,此墓系汉代墓葬,有冢四座,1963年至1979年,由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开封地区文会与密县文管会联合发掘了三座。1号墓出土遗物共233件,有陶器、铜器、铁器、玉石器四类。以陶器最多,有陶楼、案、盘、鼎、壶、罐、奁、灶、猪圈等。最珍贵的莫过于南耳室东北角出土的彩绘陶仓楼。2号墓,画像和壁画的位置与1号墓相同,惜墓顶(中室)塌陷,画面被泥水冲坏,中室东壁绘出行图的前导仪仗部分。3号墓,中室北壁绘头扎带巾的两位老者对话,其中一人手执鸠杖坐于步辇上,顶部有扶桑树,上卧金乌。中室北壁西部有两个大型人物像,有执旂和跳舞形象。虽残破,但形态生动,线条清晰。在发现3号墓之后,又相继发现4—5号墓。墓皆坐北向南,为砖石结构,其形制基本相同,均为前有斜坡式墓道,园券形甬道、大门、前室、中室、南耳室、东耳室、北耳室、北主室、两侧室等。墓内保存有大面积的画像石刻和彩色壁画,内容丰富,雕刻绘画之精细,是汉墓中罕见的,该墓出土的陶仓楼上面的彩绘《地主收租图》,绘画细致,形象生动,是一副难得的陶器模型壁画;《斗鸡图壁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汉代石壁画,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研究汉代历史和文化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1963年7月29日,农民在后士郭村西约100米处取土时发现。1963年8月至1964年2月,由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发掘了1、2号墓。1971年元月,在一号墓东约10米处又发掘3号墓。1978年冬,原开封地区文管会与原密县文管会,联合进行了发掘。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新密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管理,联系地址是新密市西大街街道后士郭村,联系电话是0371-69822446。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