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伯夷叔齐墓 |
罗马字母拼写 |
Bóyíshūqí Mù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郑州市 新郑市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因伯夷、叔齐死后葬于首阳山,故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伯夷叔齐墓位于新郑市,地址是新郑市孟庄镇京广铁路702千米处西侧。伯夷叔齐墓,两冢南北相距约30米。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现存冢高5米,周长分别60米、90米。商末,有个墨胎氏族建立的孤竹国,国君有三子,长者伯夷,次子逸名,三儿叔齐。伯夷、叔齐皆有贤德,父欲立叔齐。父死,叔齐不肯为君而让伯夷。伯夷认为父命不能违抗,于是出逃于外。叔齐认为以庶代长是不义的,也不愿立为国君,所以也出逃而走。国人无奈,只好立中子为君。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积善累德,仁义爱人,二人就西去归附。及至,西伯昌已死,武王正车载他父亲西伯昌的木棺,东向伐纣。见此情况,二人立即叩马而谏,说道:“父死不葬,大动干戈,称得上孝顺吗?以臣弑君,算得上仁人吗?”武王的左右人员想把他们二人杀掉。太公望阻止说:“皆大义之人,杀大义之人不祥。”命左右人扶之去。及武王灭纣,天下归周,而伯夷、叔齐义不肯归顺,耻食周之粟,遂隐居于首阳山(今新郑市孟庄镇秋稷寺),采薇(野豆类)而食。及至天寒,又采松柏籽充饥。因饥饿而将死,作歌唱道:“登上首阳山,采薇充饥;松柏有籽,供我而食。一暴毙来一暴又起,不知其非,我感觉羞耻。虞、夏禅让,忽然消逝。至高的天啊,我当何去,死亡临头,天何不语?”遂饿死于首阳山上。当地百姓钦佩二人高义,垒土为冢以葬。邮政编码是451161,管理单位是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联系电话是0371-69901111。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