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赵馥若墓
罗马字母拼写  Zhàofùruò Mù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郑州市  新郑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因此墓是赵馥若之墓,故名。
地理实体概况 赵馥若墓位于新郑市辛店镇赵家寨村西门外石桥南路西。纪念碑二座。其南碑为长方体,由四块青石组成,上刻修桥捐资者五百余人,边饰“八仙过海”图案,“文革”期间遭破坏。北边一座是六棱形纪念碑,该碑“文革”期间碑座、碑帽遭破坏,碑身犹存,于1985年运至县文物保管所保存。占地面积430.00平方米,碑身高约300厘米,六个侧面每面宽23厘米,碑身前方正面刻有楷书“赵馥若先生纪念碑”,现存赵家寨村赵馥若纪念碑亭。赵馥若,名醴泉,字馥若,号扶弱,新郑市赵家寨人。生于光绪五年(1879年),青年时期,立志树人以救国,虽家境贫寒,但能刻苦自励。宣统二年(1910年)求学于省优级师范学校及测绘学校。毕业后三任中小学教员,四任中小学校长,立足教育事业,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后任劝学所长,力排阻力整顿地方教育经费,接收学田,合理厘定课则,分别进行招佃。虽一时招致怨言,再所不辞。当时新郑教育事业能够进一步发展,馥若实出大力,他的卓越贡献,得到社会广大人士的赞誉。馥若一生正义满怀,以匡世济民为志,其号曰:“扶弱”,意即在此。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内忧外患交迫,特别是袁世凯阴谋称帝,国民革命处于危急之中,馥若即与孟登初、许子琴等共商大计,奔走党务,力阻袁氏复辟。北伐期间,军阀横征暴敛,派伕抓丁,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在北伐军未到达河南之前,为解脱人民倒悬之苦,馥若毅然奋起号召民众,组织团体以自卫,当时参加者达数万人以上。其浩然正气,卓绝乡堂。馥若秉性纯正,廉洁自持。他任县财委委员长,主持全县财政,依法办事,合理开支,大力给以支持,不合理开支,坚决杜绝。实行财务公开,纳地方财政于正轨。经营全县财政十多年,从不沾染公家分文,有关公务应酬,皆出自本身。遇事主张公道,不阿谀奉称,在当时贪污腐化成风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廉洁如此,确实很难。县长李日商在纪念题词中对馥若的评价是“廉正足式”。赵先生对公益事业非常关心,辛店镇赵家寨西门外有一条南北大道,是去密县拉煤必经之地,被深沟截断。目睹拉煤农民上下盘坡的艰难情形,心中倍感难受,便筹资修筑了一座长百余米的石桥,方便过往车辆和行人。又在深沟底栽上钻天杨树,沟两边沿台上栽满桃李。每到夏季桃李满树,河水潺潺,风景宜人,儿童在此捉鱼摸蟹,乐而忘返。先生这一义举,群众受益匪浅。民国三十年(1941年)十月八日,赵馥若因患脑溢血去世,享年63岁。他的一生堪称一县师表,一方楷模。邮政编码是451184,管理单位是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联系电话是0371-69901111。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