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法王寺景区
罗马字母拼写  Fǎwáng Sì Jǐngqū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郑州市  登封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以法王寺命名。
地理实体概况 法王寺景区位于登封市区北2千米处,嵩山太室山南麓,占地面积1.380000平方千米。寺周群山环拱,峰峦叠翠,溪水长流,古柏、丛林、群峰、宝塔构成了秀美靓丽的自然景观,有“嵩山第一胜地”之美誉。 该寺创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四年(71年),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历史上曾多次更改,但每次更改都是经过帝王亲赐。魏明帝青龙二年更名护国寺;晋惠帝永康元年在寺左建法华寺;隋文帝仁寿二年更名舍利寺;唐太宗贞观三年更名功德寺,玄宗开元年间更名御容寺,代宗大历年复名法王寺,五代后唐分为五院,沿用护国、法华、舍利、功德、御容旧名。宋仁宗时又将五院合而为一,赐名“嵩山大法王寺。” 法王寺占地约13800平方千米,七进院落。寺内古树参天,建筑宏伟,特别寺内两株千年树龄的古银杏在冬春、秋夜之时,微风吹来,咚咚的木鱼之声及朗朗的诵经声不绝于耳,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香客留恋往返,实为天下一奇。站在法王寺月台东望,两座山峰,嶙峋崛突,相峙相应,形状如门,人们称之为“嵩门”,每到中秋佳节之夜,一轮银盘的皎月,从半圆形的门洞中徐徐升起,不偏不倚,月满嵩门,好似玉镜嵌于架中,世称此景为“嵩门待月”,此景是嵩山古八景之一,中原地区著名旅游胜地之一。同时,在法王寺周围有几座保存完好的佛塔,峻峭秀丽,雄伟壮观,工艺精湛,在学术和建筑艺术上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