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启母冢 |
罗马字母拼写 |
Qǐmǔ Zhǒng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毛女冢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郑州市 登封市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因夏启母亲涂山氏葬于此地,故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启母冢位于告成镇冶上村朱家湾。冢高约15米,底部周长约100米,占地面积约800.00平方米。《帝王世纪》载:“阳城南有启母冢。”村人相传此冢灵验,古代谁家有红白事,就到冢前烧香磕头说明待客桌数,时间不长,冢前就会出现所需的桌凳、碗盘勺碟等。传说唐尧时,洪水滔天,到处一片汪洋,不知淹死了多少人畜。唐尧授命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鲧连治9年不见成效。虞舜即位后,又命禹继承父业治理洪水,并封禹为夏伯。禹便带着怀有身孕的妻子涂山氏,首先在他的家乡阳城(今登封告成)一带治水,继而到九州各地去治水。传说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将要分娩的妻子,骂他死鬼不知道回家。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妻子怀中玩耍,并发出“咯咯”的笑声。这时正是工程紧张时,他只是挥手打了个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正在家门口玩,他让儿子给妻子说“治服洪水就回来。”所以现在登封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一过家门听骂声,二过家门听笑声,三过家门捎口讯,治平洪水转家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管理单位:登封市文物局,联系电话:0371-62872569。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