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
罗马字母拼写  Dàtáng Sōngyángguànjìshèngdégǎnyīngzhī Sòngbēi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大唐碑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郑州市  登封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此碑记录唐玄宗李隆基为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命嵩阳观道士孙太冲炼丹九转的故事,故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
地理实体概况 全称《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俗称大唐碑,在嵩阳书院大门前西10米处。唐代的文化艺术自开元盛世以后,发展到成熟阶段。嵩阳书院大唐碑的雕刻艺术正处在这一成熟阶段的顶峰,因而在唐代石刻中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全碑由基座、碑身、碑额、云盘、碑脊五层雕石组成。通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重80吨,雄伟壮观,为河南最大的石碑。额题“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12个篆字。碑文25行,行53字;主要记述唐玄宗李隆基为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命嵩阳观道士孙太冲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著名书法家徐浩八分隶书,字态端正,一丝不苟,堪称隶书上乘作品,清景日昣《说嵩》评此碑:“笔法遒雅,姿态横生。”《嵩阳石刻集记》评其书:“书法遒整,无一懈笔。论者谓其力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徐浩书刻石存世很少,独嵩阳书院大唐碑字迹保存完好,为世人所珍爱。大唐碑阴有宋熙宁辛亥年张琬等人和宣和乙巳年卢汉杰等人题名。另外,碑阴和两侧刻满了金至民国游人题名和唾骂李林甫的诗文。此碑还以雕刻精美而称著。长方形碑座四面刻有10个窟龛,前后各三,两侧各一。龛内各有1座高浮雕武士像。均高举一手,另一手或握蛇、或提鱼、或执蟾、或拿兵器,姿态威武,,龛外平线刻童子与卷草。碑首分三层,下层为额文,额文两边浮雕双龙和麒麟;中层为两石而并砌承托龙珠的云盘,盘身遍刻大朵云气图案;上层为碑脊,雕有巨大工细的二龙戏珠,此装饰既调和了碑首单调的氛围,又平衡碑顶的重心使整个碑身牢固稳健。该碑石质细腻,虽历经1270多年的阳光暴晒,风雨侵袭,至今仍碑面光滑,乌黑油亮,此碑的书法、雕刻、石质被誉为“三绝”。1963年6月20日被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管理单位:登封市文物局,联系电话:0371-62872569。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